岳飛北伐時有什麼優勢和進展

2008-01-06 8:02 pm
岳飛北伐時有什麼優勢和進展

回答 (2)

2008-01-08 5:49 am
✔ 最佳答案
第一次北伐
主条目:北伐 (岳飞第一次)
岳家军第一次北伐路线图
绍兴三年(1133年),宋神武左副军统制、襄阳府邓州随州郢州镇抚使、兼襄阳知府李横率随州知州李道联合伊阳县风牛山寨的翟琮北伐伪齐刘豫。伪齐部队纷纷倒戈,牛皋、彭玘、赵起、朱全、牛宝、朱万成等军归附于李横,董先、张玘、董震等军归附于翟琮,伪齐唐州知州胡安中由李道招降[100]。李横和牛皋、彭玘等克复了汝州、颍昌府、信阳军等地。翟琮和董震、张玘、董贵、赵通等攻入西京河南府,处死了盗掘宋朝皇陵的伪齐河南尹孟邦雄。但刘豫马上向金军求援。三月间,金元帅左都监完颜宗弼率主力会合伪齐李成的二万伪军,在开封西北牟施冈同宋军进行了决战,李横、牛皋等被金方重铠“拐子马”骑兵击溃。到十月为止,翟琮的伊阳县风牛山寨大本营、邓州、随州、唐州、襄阳府、郢州等地相继被金军攻占,彭玘战死,李横、翟琮、牛皋、董先、李道、张玘等全部败退到长江一带。伪齐的李成、许约等联络割据洞庭湖的杨幺、黄诚叛军,约定来年六月间南北夹攻,伪齐军和杨幺军水陆并进,顺江东下,“前去浙中会合”,消灭南宋政权,双方“建国通和”[101]。

绍兴三年(1133年)年底败逃到长江一带的宋军中,李道、牛皋等屡次上书岳飞和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赵鼎,“乞听岳飞节制”。宋廷于是将牛皋、董先共一千余人以及李道等部并入岳家军,张玘也拨归岳飞统辖;翟琮改任江南东路兵马钤辖,独立成军;李横和岳飞基本同级别,不愿隶属岳飞,其一万五千人马改隶官职更高的张俊。

绍兴四年(1134年),为击败伪齐军和杨幺军的合兵计划,岳飞决定先打李成、后打杨幺,“先襄汉,襄汉既复,李成丧师而逃,杨幺失援矣。第申严下流之兵以备之,然后鼓行。”朝廷里,宰相朱胜非支持这一作法:“襄阳上流,襟带吴、蜀。我若得之,则进可以蹙贼,退可以保境。今陷于寇,所当先取。”刚从江南西路调任政府参知政事的赵鼎也支持岳飞:“知上流利害,无如飞者。”[102]而惟独签书枢密院事徐俯却反对委派岳飞出兵[103],戍守淮南西路的刘光世也要求代替岳飞“措置荆襄”[104]。最后宋廷决定由岳家军出兵收复襄汉,刘光世军增援,王燮军牵制洞庭湖的杨幺军。宋廷正式任命岳飞为荆湖北路前沿统帅,在他的制置使官职上添入“兼制置荆南、鄂、岳”的加衔,岳家军里增加荆湖北路安抚使司颜孝恭部约一千九百人,崔邦弼部三千人,以及荆南镇抚使司的兵马。岳家军当时用于进攻襄汉六郡的总兵力,大致在三万五千人左右。

由于再败对战局有重大影响,南宋朝廷非常看重这次岳飞的出征。出师前,赵鼎又生怕岳飞有失,上奏高宗:“陛下渡江以来,每遣兵将,止是讨荡盗贼,未尝与敌国交锋。(岳)飞之此举,利害甚重,或少有蹉跌,则使伪境益有轻慢朝廷之意。”为了使岳飞之“将佐竭力奋死”,“以济事功”,宋高宗下诏称岳飞曾保奏王贵、张宪和徐庆三将“数立战效,深可倚办”、“理宜先有以旌赏之”,给王贵等三人颁赐捻金线战袍各一领,金束带各一条。宰相朱胜非通知岳飞,只要得胜即授予他节度使的头衔。宋高宗又特令张俊的“神武右军”和杨沂中的“神武中军”分别选战马各一百匹拨给岳家军,并在岳飞的制置使官衔上又增加“兼黄州、复州、汉阳军、德安府”的加衔。岳家军自鄂州渡江攻郢州,岳飞在江心对幕僚们发誓:“飞不擒贼帅,复旧境,不涉此江!”

绍兴四年(1134年)五月五日,岳家军开到郢州城下。伪齐郢州知州荆超和长寿知县刘楫率一万多人马守城,拒绝投降。由于后勤供应有困难,岳家军的军粮不过两餐饭,但岳飞却说:“可矣,吾以翌日巳时破贼!”六日黎明,岳家军开始总攻。荆超投崖自杀,刘楫被活捉后斩首,伪齐守军被杀达七千人。

然后岳家军分兵两路,张宪和徐庆率军往东北去进攻随州,岳飞率主力往西北主攻伪齐大将李成驻守的襄阳府。李成不战而逃,五月十七日,岳飞占领襄阳[105]。而另一边,伪齐随州知州王嵩坚守不出,张宪和徐庆连攻数日不果,牛皋自告奋勇,只带三日口粮领兵支援张宪和徐庆。五月十八日,三日粮食尚未吃完,牛皋便与张宪、徐庆合军攻下随州城,其中十六岁的岳云使两杆数十斤重的铁锥枪,第一个攻上城头。五千伪齐军被歼灭,王嵩被俘并被押赴襄阳府处斩[106]。

和前一年(1133年)对付李横北伐一样,刘豫急忙调度兵力并请来一部分金兵,集结在邓州东南的新野、龙陂、胡阳、随州的枣阳县以及唐州、邓州[107],加上李成逃到新野的部队,号称三十万大军。岳飞命令岳家军统制王万和荆南府镇抚使司统制辛太守住清水河,以引诱伪齐军进攻。但辛太怯战,竟私自逃往峡州宜都县(今湖北枝城市)[108]。 六月五日,王万军与伪齐军交战后,岳飞亲率主力夹攻,击败了李成。第二天,李成又列阵求战,却犯了刘邦在彭城之战中犯的战术错误,被岳飞看出破绽。对于王贵、牛皋等将的请战,岳飞说:“且止,此贼屡败吾手,吾意其更事颇多,必差练习,今其疏暗如故。夫步卒之利在阻险,骑兵之利在平旷;成乃左列骑兵于江岸,右列步卒于平地,虽言有众十万,何能为!”岳飞举鞭对王贵说:“尔以长枪步卒,由成之右击骑兵。”又对牛皋说:“尔以骑兵,由成之左击步卒。”和刘邦在彭城之战的败局相似,李成的前列骑兵溃散之后,将后列骑兵挤入水中淹死,军队崩溃一败涂地。李成一军因此元气大伤,后来再也没能反攻襄阳府。[109]

刘豫不断火急向金国求援,但是完颜宗弼刚刚在三月被吴玠一军在仙人关杀金坪之战中大败,金军主力损折较大。又恰逢盛夏,女真人不耐酷热,正在北方避暑。于是只派了一员史书上未记录姓的、名叫刘合孛堇的二等战将,会合李成,拼凑了陕西和河北伪军数万,在邓州西北扎了三十多个营寨防守。[110]

在备办粮草准备了一个多月以后,王贵和张宪分别率军从光化路和横林路向邓州挺进。七月十五日,王贵和张宪两军在邓州城外三十几宋里,同数万伪齐军和金军会战;王万和董先两部突然出现夹击,击败了对手。金将刘合孛堇只身逃窜。岳家军俘虏降签军将领杨德胜等二百余人,夺取战马二百多匹。伪齐军高仲退守邓州城。七月十七日,岳家军攻城,岳云又是第一个登城的勇士,攻下邓州活捉了高仲[111]。岳飞为避嫌,只报了岳云随州之功,未将邓州之功申报。事隔一年,宋廷查清此事,方才将岳云升迁武翼郎。由于岳云勇猛善战,被称为“赢官人”[112]。

七月二十三日,选锋军统制李道攻占唐州。与此同时,王贵和张宪在唐州以北三十宋里再次击败伪齐军和金军。同一天,信阳军也被攻下,岳家军俘虏伪齐唐州知州、信阳军知军、通判等官员共五十名。第二年,宋高宗为此特奖赏李道和崔邦弼金束带各一条[113]。

七月二十六日,刘光世的部将郦琼率五千援军赶到,但已经无仗可打。岳飞特别上奏,要求给这五千人“先次推赏”、“卒使不沾寸赏,恐咈人情”[114]。

收复襄汉是岳飞的第一次北伐,由于两三个月前吴玠仙人关杀金坪之战大破金军主力,客观上帮助了岳家军完成了自南宋开国八年以来第一次收复了大片失地的目标。收复的地方包括前一年丢失的原先李横的辖区,以及额外的原由伪齐控制的唐州和信阳军。
2008-01-10 4:56 am
人們從此認識了「盡忠報國」,為追求正義而獻身的精神

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把徽、欽二帝及后妃、宗室俘虜北去,當時宋朝嫡
親宗室中只有在河北組織兵馬的康王趙構和哲宗的廢後孟氏倖免於難。五月,趙構在南
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這個重建的小朝廷,後來被稱為南宋,趙構
就是宋高宗。
趙構是南宋初期投降派的首領,他同乃父乃兄一樣懼怕與金朝打仗。趙構所信用的
汪伯彥、黃潛善二人,也都是些主張逃跑和屈膝投降的人。為了籠絡人心,他曾一度起
用因組織開封保衛戰而聲望很高的李綱擔任宰相。不久就因李綱堅決主戰,不符合他的
苟安議和的意願,只讓李綱擔任了75天的宰相,就罷了李綱的官。建炎元年九月,趙構
聽說金朝以傀儡張邦昌被廢為借口,再次南侵已抵達河陽,也不問消息是否確實,立即
準備南逃。十月初從南京(今河南商丘)出發,月底逃到揚州。十二月金朝分兵三路南
下。完顏宗輔率東路金軍自滄州渡河,進攻山東,完顏宗翰率中路金軍自河陽渡河,直
攻河南,西路金軍由完顏宗望所派的婁室率領,進攻陝西。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金
軍奔襲揚州,宋高宗倉皇出逃,經鎮江府到杭州。九月金兵渡江南侵,趙構又率臣僚南
逃,十月到越州(今浙江紹興),隨後又逃至明州(今寧波),並自明州到定海,漂泊
海上,直到建炎四年夏,金軍撤離江南後,他才又回到臨安府,後將臨安府定為南宋的
都城。
這年九月,金冊立劉豫為「大齊皇帝」,建立傀儡政權,統治河南、陝西大部地區,
與南宋對峙。
面對金朝的入侵,雖然南宋最高統治者奉行屈膝投降的政策,但是宋朝各地人民紛
紛奮起抗擊金軍的殘暴虜掠,而宋廷內部的主戰將士亦活躍在抗金的最前線。民族英雄
岳飛,就是南宋初期抗金的一面旗幟。
岳飛(1103—1142年),字鵬舉,河北西路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出身農家,
曾當佃客。北宋末年從軍參加征遼戰爭。南宋初他曾作為河北招撫司的下級將校,隨王
彥渡過黃河在河北一帶抗金。離開王彥後,又投到東京留守宗澤的麾下參加開封保衛戰,
為宗澤所賞識。其後轉戰於廣德軍(今安徽廣德)等地,建炎四年,金兀術率軍自臨安
府沿運河北撤,岳飛率軍襲擊常州,克復建康府(今江蘇南京),金軍退至江北。這時
的岳飛,已經經歷了大小200余戰,因英勇善戰,聲譽日高,很快就升任獨當一面的將
領。當紹興二年(1132年)他剛30歲的時候,已經成了守衛長江中游的主帥。
紹興四年(1134年)岳飛奉命揮師北伐,自鄂州(今湖北武昌)趨襄陽(今湖北襄
樊),向偽齊政權的守軍發起猛烈進攻,僅用二三個月的時間就按照預定計劃收復襄陽、
郢州(今湖北鐘祥)、隨州(今湖北隨縣)、鄧州(今河南鄧縣)、唐州(今河南唐
河)、信陽軍(今河南信陽)等六州軍之地。這是南宋建立政權以來第一次收復大片失
地。因此年僅32歲的岳飛被封為節度使,成為南宋大將中最年輕有為的一員。他所率領
的「岳家軍」因紀律嚴明,戰功顯赫,深受人民愛戴,成了南宋抗金鬥爭的一個中流砥
柱。
由於南宋軍民的英勇鬥爭,到建炎四年(1130年)時,宋金雙方力量對比開始發生
巨大的變化,先是韓世忠在黃天蕩(今江蘇南京東北)一帶大敗金兀術;在陝西戰場吳
玠、吳璘兄弟亦給金兀術以沉重打擊,並迫使他放棄由陝進入四川的打算;在荊湖一線
岳飛重創偽齊收復襄陽六州軍,使西北戰場的防線同兩淮戰線的聯繫保持暢通,南宋的
防禦力量得到加強。紹興四年九月金兀術率軍夥同偽齊軍大舉渡淮南侵,又遭到岳飛、
韓世忠所率宋軍及兩淮許多水寨義兵的英勇抗擊,很快以失敗告終。這一切說明宋金戰
場的形勢,已經向有利於南宋方面轉化,金兵的軍事逐漸在消失,就連金人自己也認識
到「昔我強彼弱,今我弱彼強」,因此,金廷內部掌握實權的撻懶一派主張將偽齊管轄
的河南、陝西劃歸南宋,以此換取南宋的臣服,決定同南宋議和。這個消息傳到宋廷,
宋高宗喜出望外,認為多年盼望的「和議」又有了希望。紹興八年(1138年)三月,宋
高宗任命秦檜為右相,十月又把向金屈膝投降的事交給他專辦,其他大臣不得參預。秦
檜是中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大漢奸,宋高宗和他沆瀣一氣,於紹興九年正月不顧一切,
同金朝訂立和議,向金稱臣納貢。為此,南宋小朝廷還大事慶祝,文武官員紛紛上表慶
賀。
宋高宗、秦檜的投降求和,激起宋廷抗戰派將士的強烈反對,岳飛不僅沒有按慣例
向宋高宗敬獻賀表,反而上表對宋高宗說「願定謀於全勝,期收地於兩河,唾手燕雲,
終欲復仇而報國,誓心天地,尚令稽首以稱藩」,從根本上否定了這次求和協議。岳飛
這種堅決反對「和議」的態度。使宋高宗甚為惱怒,更為秦檜所切齒,從此被宋高宗和
秦檜視為眼中釘。紹興九年七八月間,金廷內部發生內訌,原主張同宋朝議和的撻懶,
被金廷以謀反罪處死,對宋戰爭的急先鋒金兀術掌握了軍權。他立即撕毀與南宋訂立的
「和議」,並於紹興十年(1140年)五月,分兵兩路向陝西和河南大舉進攻,在很快奪
回了河南、陝西之後,又率大軍向淮南大舉進攻。這時宋高宗又慌了手腳,急忙下詔讓
已經辭職在家守母喪的岳飛從襄陽出擊,牽制向淮南及陝西進攻的金兵,並「圖復京師
(開封)」。但是進攻淮南的金兵卻在順昌(今安徽阜陽)遭到劉祐所率原「八字軍」
的沉重打擊,金兀術不得不撤回開封。金兵對淮南的威脅很快就解除了。宋高宗也馬上
改變主意,立即向岳飛下了「兵不可輕動,宜且班師」的命令。岳飛卻認為機不可失,
大舉北上,向中原進軍,分別攻佔鄭州、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陽)等地區,並派遣梁
興等深入黃河以北,襲擾金軍後方。金兀術乘岳家軍兵力分散之機,親率精銳騎兵
15000人向岳家軍指揮中心——郾城(今屬河南)發動進攻。
紹興十年(1140年)七月初八日,金兀術率部在既城與岳家軍對陣,岳飛令其子岳
雲率輕騎攻入敵陣,往來衝殺。金軍出動重甲騎兵「鐵浮圖」作正面進攻,另以騎兵為
左右翼,號稱「拐子馬」配合作戰。岳飛遣背嵬親軍和游奕軍迎戰,並派步兵持麻扎刀、
大斧等,上砍敵兵,下砍馬足,殺傷大量金兵,使其重騎兵不能發揮所長。岳家軍中的
勇將楊再興,突入敵陣,打算活捉金兀術,殺金兵數百人。雙方從下午激戰到天黑,金
軍大敗。郾城之戰是宋金雙方精銳部隊之間的一次大決戰,宋軍以少勝多,給金軍以沉
重打擊。接著岳家軍又在穎昌府打得金兀術狼狽逃竄,並一直追擊到距開封僅22.5公
裡的朱仙鎮。這時黃河南北許多堅持鬥爭的義兵,都打著岳家軍的旗號響應岳飛的北伐,
其他各路宋兵也轉入局部反擊。抗金鬥爭呈現一派蓬勃發展的大好形勢,金軍驚呼「撼
山易,撼岳家軍難」,金兀術曾準備撤離開封,到河北以避岳家軍的兵鋒。
岳飛根據中原戰場的大好形勢,向高宗上書提出宋軍全線進攻的要求,然而宋高宗
所求的只是抵擋住金軍的進一步南侵,能保住半壁江山,成為金的屬國就已心滿意足了。
所以不僅不同意岳飛的要求,反而急忙下令各路宋軍班師,使岳家軍處於孤軍無援的狀
況,接著又連發金牌,強令岳飛退兵,岳飛悲憤地說「十年之功,廢於一旦」,然後無
可奈何地下令班師,岳飛北伐的巨大成果,就這樣讓宋高宗、秦檜拱手送給了金朝。
宋高宗、秦檜強令岳飛班師後,為了掃清向金人議和的障礙,先後解除了岳飛、韓
世忠等大將的兵權。而這時金兀術攻打淮西又連敗於宋軍,終於使他認識到對宋戰爭已
不可能用武力取勝,也表示願意與南宋議和,於是雙方開始了緊張的和議活動。宋高宗
和秦檜見和議可成,像岳飛這樣的良將不僅不再需要,還有礙於投降活動,加之金兀術
害怕岳飛反對和議,也派人授意秦檜害死岳飛。因而宋高宗和秦檜便以謀反罪名將岳飛
父子及部將張憲逮捕入獄。此後宋金雙方終於在紹興十一年十一月訂立和議:南宋正式
向金朝稱臣,每年納貢銀25萬兩、絹25萬匹,並以淮水為界,將淮水以北的地區劃歸金
朝。這個和議因是在紹興年間簽訂,故被稱作「紹興和議」。紹興和議訂立不久,秦檜
秉承宋高宗的旨意,加緊了迫害岳飛的活動。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終以「莫須有」
的罪名將岳飛父子殺害,當時岳飛年僅39歲、岳雲年僅23歲,岳飛臨刑前在獄案上揮筆
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表示了對投降派的最後抗議。
發生於12世紀的宋金戰爭,是我國歷史上範圍最廣、持續很久的民族戰爭。在岳飛
生前,酷烈的戰禍遍及宋朝疆土,對經濟造成很嚴重的破壞,而宋金南北對峙分裂的局
面,又嚴重地阻礙社會經濟的發展,給各族人民造成深重的苦難。因此,以岳飛為代表
的抗金鬥爭,不僅服務於趙宋政權,而且實質上體現了各族人民的利益和願望,是反對
分裂、爭取進步、反對倒退的正義鬥爭。
參考: 網址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53:1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106000051KK0120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