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蘇軾的問題

2008-01-05 6:28 pm
我想搵一D著名既人對蘇軾既評論
唔該

回答 (2)

2008-01-06 3:19 am
✔ 最佳答案

評價
國學大師錢穆說:「蘇東坡詩之偉大,因他一輩子沒有在政治上得意過。他一生奔走潦倒,波瀾曲折都在詩裡見。但蘇東坡的儒學境界並不高,但在他處艱難的環境中,他的人格是偉大的,像他在黃州和後來在惠州、瓊州的一段。那個時候詩都好,可是一安逸下來,就有些不行,詩境未免有時落俗套。東坡詩之長處,在有豪情,有逸趣。其恬靜不如王摩詰,其忠懇不如杜工部。」

當代作家李敖評論蘇軾雖是達者,「但他的思想水準只是超級文人式的,最高境界止於《赤壁賦》,並沒有思想家式的細膩與深入。又摻入佛、道及民間迷信,行為上搞求雨、煉丹,境界有低段出現。他的政治觀點尤其舊派,比王安石差多了,真所謂『汝唯多學而識之,望道而未見也』了。」


家世
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和其父蘇洵,其弟蘇辙并称“三蘇”。其名“軾”原意為車前的扶手,取其默默無聞卻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

仕途
宋仁宗景佑三年生,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神宗時蘇軾任祠部員外郎,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
元豐二年,四十三歲時,發生了著名的李定「烏臺詩案」,他因此事入獄,幾死,其弟苏辙自请贬职以轻其罪才得以保全,翌年被貶至黃州。
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颍州等,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被章惇貶謫至惠州、儋州。北還後第二年病死常州,終年六十六歲。南宋時追諡文忠。

文風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答謝民師書》中曾自謂︰“大略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 其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黃州詞,是蘇詞的奇觀;黃州文,則是蘇文的尖峰;《赤壁賦》是其尖峰之巔。

詩風
現存約四千首[來源請求],其詩內容廣闊,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對後人影響也最大的是抒發人生感慨和歌詠自然景物的詩篇。表現出宋詩重理趣,好議論的特徵。《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元豐四年暮春三月,東坡寫下《黃州寒食詩帖》。此帖為兩首五言古風,詩句沉郁蒼勁,低回長嘆,極富感染力。其書法筆力沉勁,氣勢磅因因因礡,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後世譽為《蘭亭序》、《祭侄文稿》之後的“天下第三行書”。黃庭堅在此帖後題跋:“東坡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台筆意,試使東坡複為之,未必及此。它日東坡或見此書,應笑我於無佛處稱尊也。”朱弁《曲洧舊聞》︰「東坡文章至黃州以後,人莫能及,唯黃魯直詩時可以抗衡;晚年過海.則魯直亦瞠乎其後矣。」

詞風
現存三百四十多首,衝破了專寫男女戀情和離愁別緒的狹窄題材,具有廣闊的社會內容。在中國詞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將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精神,擴大到詞的領域,掃除了晚唐五代以來的傳統詞風,開創了與婉約派並立的豪放詞派,對後代很有影響,擴大了詞的題材,豐富了詞的意境,衝破了詩莊詞媚的界限,對詞的革新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几时有》傳誦甚廣。

書法
擅長行書、楷書,取法李邕、徐浩、顔真卿、楊凝式,而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蔡襄(原為蔡京)、黃庭堅、米芾並稱“宋四家”。

畫風
能畫竹,學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認爲“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

著作
詩文有《東坡七集》等。存世書迹有《答謝民師論文帖》、《祭黃幾道文》、《前赤壁賦》、《黃州寒食詩帖》、《題西林壁》、《飲湖上初晴後雨》等。畫跡有《枯木怪石圖》、《竹石圖》等。另,今傳《蘇沈良方》是在沈括《良方》基礎上,增益蘇軾的醫藥雜說而成。


2008-01-05 7:15 pm
作家李敖評論蘇軾雖是達者,「但他的思想水準只是超級文人式的,最高境界止於《赤壁賦》,並沒有思想家式的細膩與深入。又摻入佛、道及民間迷信,行為上搞求雨、煉丹,境界有低段出現。他的政治觀點尤其舊派,比王安石差多了,真所謂「汝唯多學而識之,望道而未見也」了。
家世
宋代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和其父蘇洵,其弟蘇轍並稱「三蘇」。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52:5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105000051KK0093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