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節慶習俗
由於過往女子的命運只能嫁作人婦、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織女的傳說,並希望以織女為榜樣。所以每逢七姐誕,她們都會向七姐獻祭,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獲得美滿姻緣的節日。這也就是「乞巧」這名稱的來源。婦女亦會結綵樓,預備黃銅製成的細針(七孔針),以五色細線對月迎風穿針,穿進了為之得久。久而久之,七夕也成為了「女兒節」。不過,古人乞巧不獨七夕,正月及八九月都可以乞巧,只有宋以後才有七夕乞巧。宋元時期,七夕乞巧節變得很隆重,有專門賣乞巧飾品的市場,稱作乞巧市。
江南的刺繡女孩會在夜晚月光下,將一根繡花針輕輕放到一碗水面上,借助水的表面張力將針托浮,在月光照射下,針周圍會出現水波紋,那一個波紋最複雜,就會繡出最好的作品,有時針上穿有紅絲,也是向七仙女「乞巧」。唐代詩人林傑的詩《乞巧》說:「七夕今宵看碧宵,牛郎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現時在香港,仍然有不少家庭保留過往的傳統習俗,於七姐誕當日到紙紮店購買「七姐衣」,於當晚用來拜祭七姐。而過往日子的婦女,亦有在拜祭之時利用小蜘蛛、豌豆或綠豆等物品,祈求七姐暗示能否傳得手藝。
在閩南和臺灣當天同時是「七娘媽」的誕辰,是保護孩子平安的神。閩南的習俗在七夕這天吃石榴和使君子煮蛋、肉,以及紅糖糯米飯以驅蟲防瘟疫。
除了在台南有「做十六歲」的儀式,七夕民俗活動在台灣已逐漸式微。
山東乞巧習俗
七月七日,習稱「七夕」,明代的羅顧在《物原》中說:「楚懷王初置七夕。」恐不足信。相傳七夕為牛郎織女雙星相會之日,故亦稱「雙星節」、「情人節」。這個傳說雖在《詩經》中就已肇其端,但當時並無七夕渡河的記載,到漢代《淮南子》中始有「烏鵲填河而渡織女」之說,《風俗通》亦記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從後漢崔(寶蓋頭下加一「是」字)的《四民月令》和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來看,七夕作為節日當始於漢代,節俗是曬經書及衣裳,向雙星乞願和穿針乞巧。晉代周處《風土記》中記述乞願有乞富、乞壽、乞子等內容,此後才以乞子和乞巧為主,故又稱為「巧節」、「乞巧節」、「女兒節」等。唐五代時,北方民間多以七月六日為七夕,宋太宗曾頒佈令恢復古制,但至今仍有在七月六日過節的。膠東的招遠、掖縣、長島等部分地區,多以七月六日為七夕,有「招遠人,性子急,拿著初六當初七」之諺。
從前山東各地都以七夕為節,舉行多種多樣的乞巧活動。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修《濟南府志》記載:「七月七日為七夕,婦人陳瓜果於庭中,結彩樓,穿針乞巧,有(蟲喜)子網於瓜上為得巧。暴經書及農裳。《歲時記異》:『七夕,俗以蠟作嬰兒形,浮水中以為戲,謂之「化生」,為婦人宜子之祥,本出西域,今人鮮有效而為之者矣。』牧童採野花插牛角,謂之『賀牛生日』。「穿針乞巧,用芝麻芽,或用線,穿過縫衣針,或特製的七孔針。單縣的七月七日之夜,乞巧活動十分熱鬧,穿著新衣的少女,三五成群地聚在庭院中,擺上香案,陳列瓜果和各種化妝品,一起祭拜七姐姐,邊彈邊唱:「天皇皇;地皇皇,俺請七姐下天堂。不圖你的針,不團你的線,光學你的七十二樣好手段。」然後每人從老太太手中接過一根針,七根線,藉著香頭的微光,穿針引線。誰穿上線;誰就算是乞得巧了;穿得快者最巧。漂針乞巧,用一碗水在太陽底下曬一中午,然後將針或者穀物的芽放進碗里,讓它漂浮水面,看水底的針影,成各種花紋者為得巧,如針影粗直;、細微則是拙的徵兆。膠東地區在乞巧之前有請七姐姐的活動,姑娘們白天到田地里去「偷」一些青秫秸,一路上不回頭,不說話,回家後扎一佛龕,或在土臺上搭一小柵,內供牛女圖。入夜後,姑娘們再手持秫秸圍井台轉一圈,請七姐姐位歸佛龕,然後坐在織女像前,對拍巴掌向織女乞巧。邊拍邊唱:「一拍巴掌一月一,姐姐教我納鞋底。二拍巴掌二月二,姐姐教我繡花裙…。」一直唱到十二月。濟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動簡便易行。只是陳列瓜果乞巧,如果有喜蛛結網於瓜果之上,就意味著乞得巧了。鄄城、曹縣、平原等地吃巧巧飯乞巧的風俗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乞巧以後,她們一起吃水餃,據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乞巧節的節日活動,帶有競賽性質,類似古代斗巧的風俗。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悖悖、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紙、彩繡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就是斗巧風俗的演變。舊時長島縣的拉巧.其實就是斗巧。節前姑娘們聚在一起,精心裝飾巧溯、巧棚中有獅子,鬥雞、鳳凰、鯉魚跳龍門、戲出於、轉燈、餑餑、金鐘等。節日間。把巧棚佈置一新,晚飯後,姑娘們聚在一起,明燈蠟燭,唱喜歌拉巧。觀眾絡繹不絕,有的還到外村去表演,一般延續四天左右。無棣、長島等地有做巧芽湯的習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將穀物浸泡水中發芽,七夕這天,剪芽做湯。榮成兒童特別重視吃巧芽,看巧雲。民間傳說,七夕三更躲在葡葡架下,能聽到牛郎織女的悄悄話。一些好奇的少年男女,總是喜歡試驗一下靈不靈。無棣牧童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叫做「賀牛生日」(傳說七夕是牛的生日)。曲阜、寧陽等地習慣於七夕之日曬衣物。日照婦女在節日這一天都要洗頭,據說這天洗頭後,頭髮明亮柔軟、沒有汗臭味。臨沂一般都在這天洗涮油罐子。據說這一天油罐子特別容易洗刷,用水輕輕一衝就潔淨了。諸城、滕縣、鄒縣一帶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淚」,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所致。膠東,魯西南等地傳說這天喜鵲極少,都到天上搭鵲橋去了。
乞巧節的飲食,一般是麵條、水餃、饅頭和烙果子等。臨沂習慣用儲蓄的露水做麵條,堂邑縣把七夕做的麵條叫雲面,意為巧雲。昌邑用七種野菜包包子,膠東家家戶戶烙「巧果子(先用油、雞蛋、糖把麵粉和好,再用荷花、桃、魚等模子印製成各種花樣,最後烙熟)」用線穿起來、給小孩掛在脖子上,邊玩邊吃。親友之間互相饋送。臨朐等地,婦女習慣在七夕之日回娘家串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