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辭係邊類古詩??

2008-01-02 10:53 pm
木蘭辭係邊一類既古詩??

回答 (6)

2008-01-02 10:59 pm
✔ 最佳答案
《木蘭辭》的體裁介紹:

樂府民歌的風格是樸質爽朗而又剛健,而膾炙人口的就是其中的表表者。《木蘭辭》 主要以五言為主,也夾雜少量七言、九言的句子,所以是一首雜言詩。

語釋﹕
唧唧又唧唧,木蘭對著門織布,沒有聽到織布機的聲音,只聽到她的嘆息聲。問她想什麼?問她想起什麼?「我也沒有想什麼,我也沒有想起什麼,昨晚看到徵兵的文書,可汗大規模徵募兵源,一卷又一卷的召集令中都有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大兒子,木蘭沒有兄長,願意去買鞍馬,從此替父親出征。」

到東市買駿馬、到西市買座墊和墊褥、到南市買馬籠頭、到北市買長鞭。早晨告別父母離開,晚上住在黃河旁邊,沒有聽到爺娘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聽到黃河濺濺的流水聲;沒有聽到爺娘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聽到燕山敵人馬匹啾啾的叫聲。

趕赴萬里機密性的軍事行動,像飛一樣度過重重關口與山嶺。北方的寒氣傳來打更的梆子聲,寒冷的月光照在鐵甲戰袍上。身經百戰的將軍戰死了,經過十年的征戰,壯士終於凱旋歸來。

回來見天子,天子高坐明堂。依照所記的功勳升到極高的職位,賞賜成千成百。可汗問她想要什麼?「木蘭無意作尚書郎,希望借我日行千里的精壯駱駝,送我回故鄉。」

爺娘聽到女兒回來,出城迎接。姊姊聽到妹妹回來,對著門急急化妝。弟弟聽到姊姊回來,趕緊磨刀宰殺豬羊。打開我東閣的門,坐我西閣的床。脫我戰時的衣袍,穿上舊時的衣裳。對著窗整理鬢髮,對著鏡子貼上花黃。出門看同袍,同袍都驚訝道:「一同生活了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雌兔腳步一樣跳躍,目光一樣模糊。當兩兔靠近在地面奔跑時,又如何能夠辨別雄雌?




《木蘭辭》是北方民間敘事詩的傑作,許多家誦戶曉的木蘭從軍故事,都是根據木蘭辭改編來的。原詩文字創造了木蘭這位女英雄的形象。作者在刻畫這形象時,用現實生活的描寫來烘托,同時採用了濃厚的民歌情調。


《木蘭辭》敘事明瞭,語言淺白,娓娓道出了一個女孩兒的傳奇故事,一個女孩子,在年邁的父親接到從軍令後,毅然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奔赴沙場,多年的戎馬生涯漫長而艱苦,“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當告別九死一生的疆場,得到了天子的獎勵,非常意外而動人的事情發生了,木蘭辭去了一切官爵與利祿,唯一願望是回家鄉。終於回家了,欣見久別重逢的親人。最戲劇性的場面出現了,當木蘭脫去戰袍,穿上自己的女兒裝,出門招呼送她回故里的伙伴,伙伴個個驚呆了,原來他們朝夕相處的木蘭是個女孩兒!

有很多人上戰場是因為宏大的理想或野心,諸如建立功名,發財升官等等,木蘭不是,她上戰場的動機非常簡單,就是替父親盡一份應盡的義務,自己為雙親盡一份孝心,如母親般地呵護年幼的弟弟。然而她的純真善良,勇敢與吃苦的犧牲精神,淡泊名利的超凡脫俗品格,使她成為中國傳統和文化中完美的女孩子的形象,也是後世傳誦她的根本原因。

自漢代起,民間開始修建木蘭祠,每年四月初八木蘭生日致祭,謂木蘭祠。歷經各代,香煙不絕。祠祀木蘭的廟宇遍布神州,較為遠古而著名的有安徽亳州木蘭祠、河北完縣木蘭祠、河南虞城木蘭祠、湖北黃陂木蘭祠、陝西延安萬花山木蘭祠等。

木蘭,這個因善良和孝心而勇敢的女孩兒,終因其傳奇的經歷和高貴品格而超越了人類本身,成為女性的典範,並散發著經久的神性的光彩。

2008-01-03 17:15:49 補充:
樂府詩書面化到漢末魏初,曹操父子用樂府的舊題寫時事,以樂府的舊曲作新詩,並開始注重文采。此時,樂府詩呈現一種脫離音樂、逐漸書面化的趨勢,樂府形式為之一變。到了晉代和南北朝,文人仿照樂府創作的詩歌已趨僵化,只有鮑照等少數詩人為樂府詩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同時,南北樂府民歌生機蓬勃,但這時的樂曲已經與漢魏樂府大不相同。唐代時,樂府詩更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2008-01-03 17:16:30 補充:
樂府詩的特點樂府詩原是配合音樂而演唱的歌辭,與音樂的關係十分密切。樂府詩的主體是民歌,必然用當時平民百姓的語言,表現當時平民百姓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與文人詩截然不同。具體來說,樂府詩的特點是:文本有聲有辭,內容多與詩題相聯,形式自由多樣,內容反映社會現實。

2008-01-03 17:16:44 補充:
聲與辭的關係聲,指樂曲;辭,即歌辭。漢代樂府機關在採集民歌時,原是把歌辭與樂曲一起記錄下來的。隨著歲月流逝,樂府的「聲」逐漸失傳了,在現存的漢樂府中,只留下少量的「聲」,如《有所思》的結尾:「妃呼豨。秋風肅肅晨風颸,東方須臾高知之。」這後兩句是歌辭,「妃呼豨」則是表聲的字。除「妃呼豨」外,漢樂府中還有「路訾邪」、「伊阿那」、「何何吾吾」、「烏烏武邪」之類的「聲」。
2008-01-02 11:05 pm
木蘭辭係樂府詩

「樂府」原是漢代管理音樂的政府機關。樂,就是音樂;府,就是官府。後人把這個機關所收集、整理和演唱的詩歌稱為「樂府詩」,簡稱「樂府」。樂府詩中主要是漢代民歌,也有一些文人作品。魏晉以後,文人仿照樂府體裁而作的詩歌,也叫樂府。
配樂歌唱的詩歌
樂府原是漢武帝所建立掌管音樂事務的機關,後來變成一種詩體的名稱。這種新詩體以漢代民歌為主,它的主要特點是能夠配合音樂而歌唱。

樂府詩書面化
到漢末魏初,曹操父子用樂府的舊題寫時事,以樂府的舊曲作新詩,並開始注重文采。此時,樂府詩呈現一種脫離音樂、逐漸書面化的趨勢,樂府形式為之一變。到了晉代和南北朝,文人仿照樂府創作的詩歌已趨僵化,只有鮑照等少數詩人為樂府詩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同時,南北樂府民歌生機蓬勃,但這時的樂曲已經與漢魏樂府大不相同。唐代時,樂府詩更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樂府詩的特點

樂府詩原是配合音樂而演唱的歌辭,與音樂的關係十分密切。樂府詩的主體是民歌,必然用當時平民百姓的語言,表現當時平民百姓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與文人詩截然不同。具體來說,樂府詩的特點是:文本有聲有辭,內容多與詩題相聯,形式自由多樣,內容反映社會現實。

聲與辭的關係
聲,指樂曲;辭,即歌辭。漢代樂府機關在採集民歌時,原是把歌辭與樂曲一起記錄下來的。隨著歲月流逝,樂府的「聲」逐漸失傳了,在現存的漢樂府中,只留下少量的「聲」,如《有所思》的結尾:「妃呼豨。秋風肅肅晨風颸,東方須臾高知之。」這後兩句是歌辭,「妃呼豨」則是表聲的字。除「妃呼豨」外,漢樂府中還有「路訾邪」、「伊阿那」、「何何吾吾」、「烏烏武邪」之類的「聲」。

樂府詩題取名的方法
漢樂府的詩題往往就是曲名,取名方法大抵有四種:
1.採用民歌的首句為題,如《戰城南》、《有所思》、
 《上邪》、《枯魚過河泣》、《孔雀東南飛》等。
2.採用首二句中的兩三個字為題,如《江南》用首句
 「江南可採蓮」的前兩字為題;《薤露》用首句
 「薤上露」中的兩個字為題;《雉子班》用首二句
 「雉子,班如此」中的三個字為題。
3.用首句的二至五個字,加上詩歌體裁的名稱為題,如
 《相逢行》、《東門行》、《婦病行》、《孤兒
 行》、《長安有狹斜行》等。
4.用詩中核心句的兩個字,加上詩歌體裁的名稱為題,
 如《白頭吟》以詩中「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的「白頭」二字,加上詩歌體裁名「吟」為題。

詩題與內容的關係
上述四種取名方法,不論哪一種,詩題都與內容緊密相聯。因為民歌的起句,大抵有兩種手法:一是開門見山,直抒胸臆,或直陳其事。二是使用比興手法。這兩種起句,都與內容有緊密聯繫。至於用核心句為題,那詩題與內容的關係就更密切了。



樂府詩沒有固定的章法和句法,形式自由,句法多樣,長短不拘,眾體兼備,有利於表現豐富的社會生活和複雜的思想感情。大致說來,可分為「齊言詩」與「雜言詩」兩大類。

齊言詩
全詩句式整齊,沒有變化。如《練時日》、《天馬歌》是三言詩;《公無渡河》、《善哉行》、《短歌行》是四言詩;《陌上桑》、《相逢行》、《江南》、《孔雀東南飛》是五言詩;曹丕《燕歌行》是七言詩。在音樂上,齊言詩多採用傳統的楚聲與秦聲。


反映民生
樂府詩的精華是民歌和一些文人模擬民歌的優秀作品。東漢何休《公羊傳解詁》說:「男女有所怨恨,相從而歌。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這就是說,民歌是平民自己的聲音,歌詠的是平民的生活,表達的是平民的情感。因此,真實反映當時的社會現實,是樂府詩內容的主要特色。

活現平民苦樂的畫卷
樂府民歌暴露了當時統治者對平民的剝削,描述平民的窮困,譴責貴族的奢淫,揭示貧富懸殊、貴賤不均的社會現象,還敘說戰爭和徭役所帶給人民的苦難,控訴封建禮教和宗法制度的罪惡,吟詠遊子思鄉的情懷,也歌頌人民的勞動和愛情。那一首首的民歌,像一幅一幅描繪社會現實的圖畫,充分表現了人民的苦與樂、愛與憎。
2008-01-02 11:01 pm
語釋﹕
唧唧又唧唧,木蘭對著門織布,沒有聽到織布機的聲音,只聽到她的嘆息聲。問她想什麼?問她想起什麼?「我也沒有想什麼,我也沒有想起什麼,昨晚看到徵兵的文書,可汗大規模徵募兵源,一卷又一卷的召集令中都有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大兒子,木蘭沒有兄長,願意去買鞍馬,從此替父親出征。」


到東市買駿馬、到西市買座墊和墊褥、到南市買馬籠頭、到北市買長鞭。早晨告別父母離開,晚上住在黃河旁邊,沒有聽到爺娘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聽到黃河濺濺的流水聲;沒有聽到爺娘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聽到燕山敵人馬匹啾啾的叫聲。

趕赴萬里機密性的軍事行動,像飛一樣度過重重關口與山嶺。北方的寒氣傳來打更的梆子聲,寒冷的月光照在鐵甲戰袍上。身經百戰的將軍戰死了,經過十年的征戰,壯士終於凱旋歸來。

回來見天子,天子高坐明堂。依照所記的功勳升到極高的職位,賞賜成千成百。可汗問她想要什麼?「木蘭無意作尚書郎,希望借我日行千里的精壯駱駝,送我回故鄉。」

爺娘聽到女兒回來,出城迎接。姊姊聽到妹妹回來,對著門急急化妝。弟弟聽到姊姊回來,趕緊磨刀宰殺豬羊。打開我東閣的門,坐我西閣的床。脫我戰時的衣袍,穿上舊時的衣裳。對著窗整理鬢髮,對著鏡子貼上花黃。出門看同袍,同袍都驚訝道:「一同生活了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雌兔腳步一樣跳躍,目光一樣模糊。當兩兔靠近在地面奔跑時,又如何能夠辨別雄雌?


《木蘭辭》的體裁介紹

樂府民歌的風格是樸質爽朗而又剛健,而膾炙人口的就是其中的表表者。《木蘭辭》 主要以五言為主,也夾雜少量七言、九言的句子,所以是一首雜言詩。


《木蘭辭》是北方民間敘事詩的傑作,許多家誦戶曉的木蘭從軍故事,都是根據木蘭辭改編來的。原詩文字創造了木蘭這位女英雄的形象。作者在刻畫這形象時,用現實生活的描寫來烘托,同時採用了濃厚的民歌情調。


《木蘭辭》敘事明瞭,語言淺白,娓娓道出了一個女孩兒的傳奇故事,一個女孩子,在年邁的父親接到從軍令後,毅然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奔赴沙場,多年的戎馬生涯漫長而艱苦,“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當告別九死一生的疆場,得到了天子的獎勵,非常意外而動人的事情發生了,木蘭辭去了一切官爵與利祿,唯一願望是回家鄉。終於回家了,欣見久別重逢的親人。最戲劇性的場面出現了,當木蘭脫去戰袍,穿上自己的女兒裝,出門招呼送她回故里的伙伴,伙伴個個驚呆了,原來他們朝夕相處的木蘭是個女孩兒!

有很多人上戰場是因為宏大的理想或野心,諸如建立功名,發財升官等等,木蘭不是,她上戰場的動機非常簡單,就是替父親盡一份應盡的義務,自己為雙親盡一份孝心,如母親般地呵護年幼的弟弟。然而她的純真善良,勇敢與吃苦的犧牲精神,淡泊名利的超凡脫俗品格,使她成為中國傳統和文化中完美的女孩子的形象,也是後世傳誦她的根本原因。

自漢代起,民間開始修建木蘭祠,每年四月初八木蘭生日致祭,謂木蘭祠。歷經各代,香煙不絕。祠祀木蘭的廟宇遍布神州,較為遠古而著名的有安徽亳州木蘭祠、河北完縣木蘭祠、河南虞城木蘭祠、湖北黃陂木蘭祠、陝西延安萬花山木蘭祠等。

木蘭,這個因善良和孝心而勇敢的女孩兒,終因其傳奇的經歷和高貴品格而超越了人類本身,成為女性的典範,並散發著經久的神性的光彩。
2008-01-02 10:59 pm
《木蘭辭》當然是「辭」。

「詩辭歌賦」的「辭」。
2008-01-02 10:58 pm
雜言古體詩

2008-01-02 15:00:03 補充:
李白的詩不是古詩,是今體詩
2008-01-02 10:56 pm
係樂府詩.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51:1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102000051KK0166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