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漢武帝有咩野功過!

2007-12-31 11:00 pm
我想知漢武帝有咩野功過

回答 (4)

2007-12-31 11:09 pm
✔ 最佳答案
繼續他父親生前推行的養生息民政策,進一步削弱諸侯的勢力,頒佈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來推動諸侯分封諸子為侯,使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縮減。同時他引入了刺史的官級,監察地方。在軍隊和經濟上則加強中央集權,將冶鐵、煮鹽、釀酒等民間生意編成由中央管理,同時禁止諸侯國鑄錢,使得財政權集於中央。他採用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儒學在古中國的特殊地位鋪平了道路。但是一般認為他利用儒學敦化民風,同時採用法術、刑名鞏固政府的權威,即是所謂的「表儒裡法」。當時積極啟用的汲黯和對司馬遷用宮刑即是其中著名的例子。

漢武帝即位初,一方面政治形勢比較穩定,國家經濟狀況也相當好,另一方面諸侯王國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所以,他在繼續推行景帝時各項政策的同時,採取了一系列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措施。在政治方面,首先頒行「推恩令」,使諸侯王多分封子弟為侯,使王國封地被分割,以進一步削弱諸侯王國勢力;其次建立中朝削弱相權,鞏固了皇權的神聖地位;再設置十三部刺史,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在軍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權,充實了中央的軍事力量;在經濟方面,整頓財政,頒佈「算緡」、「告緡」令,徵收商人資產稅,打擊富商大賈;又採取桑弘羊建議,將冶鐵、煮鹽收歸官營,禁止郡國鑄錢;設置平準官、均輸官,由官府經營運輸和貿易,大大增強了國家經濟實力。同時興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實行「代田法」,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在思想方面,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學成為了中國社會的統治思想,對後世中國政治、社會、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漢武帝也非常注重人才的開發,他確立了察舉制度,是中國有系統選拔人才制度之濫觴,對後世影響很大。


漢武帝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人口統計。
2008-01-01 1:43 am
漢武帝的文治武及其影響

漢興七十年,施行無為而治不擾民的政策,至於武帝,社會財富日趨豐厚,漢年初功臣,外戚,同姓三系之紛爭,亦至武帝時已止息,中央政府統一之權威於此確立,民間古學復興,學者不再安於無為,邊患亦迄未寧息,更侵擾亟,不得不謀反擊之道,凡此均為促成漢武一朝政治的背景,武帝以雄才大之氣魄,乘時奮發,在位五十四年間,對外用兵擴彊士,對內興作,多所創建,把道家思想的無為政治,改變為以儒家學說為主的政治措施,由是造成漢代文化和武功的極盛時期,現將漢武帝文治武的成就及 影響分述於下

文治方面的成就

創年號,立曆法:中國古無建年號以紀年,自武帝時始建年號曰建元,漢書武帝紀載:武帝建元元年,師古曰;自古帝王,未有年號,始起於此,自此曆代帝王皆以年號紀年,又武帝太初元年,詔令造太初曆,改以正月為歲首,中國之有曆元.,始於武帝時期,其用意乃在表示武帝之統治權是出於天意
行封禪之禮 :古有五岳之說,而泰岳居首,相傅有德之王,功成治就,必登泰山,封土為壇,祭告上帝,後再至梁父山,亦築土為壇,祭告後土,合稱為封禪,始皇時曾行封禪之禮,其後至武帝即位後的三十年內,未再舉行,至武帝元封元年,方士公孫卿說:封禪能僊,孑外登天矣,於是舉行封禪之禮,者井藉著這種具有神秘性升和談宗教性的典禮加強皇帝的威權和統治地位
置五經博士,興太學:博士遠始於戰國,齊之稷下先生亦博士之類,秦博士七十人,掌通古今,漢承此制,博士本無政治上實際任務,只代貴族政府,軍人政府下,一輩隨從的知識份子,因此性質極雜,占夢卜筮的人亦得成為博士,至武帝,從董仲舒議,罷黜百家,只立五經博士,從此博士一職,漸漸從方技,旁門雜流中解放出來,純化為專門研治歷史和政治的學者,博士官雖不參加實際政務,但常得聞種種政務會議,對政治漸漸發生重大的影響,博士官的主要職責除作皇帝的顧問外,兼傳講經學,董仲舒因有興太學的建議,興太學必然置明師,也就是興經學博士,故置五經博士與興太學實有密切關係
為博士設立博士弟子員:武帝採納公孫弘的建議,為五經博士置弟子員,額定五十人,選拔各地優秀青年隨博士學習一年,能久通一經以上得補吏,高第可以為郎中
設郡國長官察舉屬吏的制度: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建議,令郡國每歲察舉孝子,廉吏各一人,推薦到中央任官,又命丞相,列候等推舉才幹之士,親加策問,以選拔人才,博士弟子考試中第,亦得補郡國吏,再從吏治成績升遷,又得察舉為郎,從此再走入中央任途
禁止官吏兼營商業:漢初商人捐貨可入仕,至武帝時用董仲舒之議,禁止官吏營商,並不斷裁抑兼拼,武帝推行此法令社會上人士皆專心讀書,不屑為商人
立均輸, 平準,鹽鐵專賣等制度:漢初本由商人專賣鹽鐵,遇國家有事需商人捐錢,而商人多不肯捐錢,武帝用子弦羊之議,由國家專賣鹽鐵,利潤由國家賺取,用以從事建國家所需,免商人謀取私利,此政策對商人為一大打擊,商人無多利潤可賺,聰明人士皆棄商而專攻學術
武帝設平準均輸之制,為防止商人操縱資本和囤積居奇,藉此調整物價,流通有無,並增國庫收入,亦為打擊商人之措施

武帝在文治方面有輝煌的成就,主要精神在於祟儒,其對後世的影響,至為深遠,茲就政治,學術方面論述於下:

在政治方面的影響有以下數端

士人政府出現:因為祟儒的關係,設置五經博士和弟子員,官吏多由太學出身的讀書人出任,自此漸有文學入士正途,代替以前之任廕與貨選,打破漢初朝廷大臣多為為宗室,軍人,功臣,商人組成的局面,於是構成漢代的士人政府,可說是漢代政治一大進步
打破封侯拜相之慣例,開啟布衣卿相之局:漢初丞相均為貴族或軍人階級所獨佔,自武帝以公孫弘為相,始以布衣儒術進,遂打破先封侯後拜相的慣例,既拜相,乃封侯,從此漢代政治實權由軍人轉入儒士之手,也可說漢代政治轉向文治精神的表現
儒術混合五德終始時代觀念,產生一種禪讓思想,以為篡奪的根據:殞西漢董仲舒以陰陽五行思想滲入儒學,儒生們喜以自然現附會人事禍福,常以天變災異藉口攻擊當政的人事,讖緯盛行,成為野心定篡位的理論根據,昭帝以後,即有人指出漢運已衰,應該更換朝代,王莽把握此種輿論製造許多對他有利的符命讖語,暗示自己就是天子,可說是當時儒生替他下父篡漢基礎
在學術方面的影響則為

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學術思想的正統: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結果是從此儒學遂成為中國歷代的正統思想,支配中國此後二千年的社會思想
經學空前發達,更為進身之階:由於置五經博士及博士弟子員,因而不得不尊五經,使天下士子盡趨之,以經為學入士選才的標準,利祿之途既開,天下士皆專注於研習經學,影響所及,使中國經學造成空前的發達的現象,社會重經學,視經學成為取得功名宙貴的工具
扼殺科學發展的生機:由於祟儒之故,遂扼殺其他科學發展的機會,堵塞了人民的心智,亦妨礙各家思想和一切技藝的發展,使學術不能分途競進,使中國文化從此走上偏狹之路,科學陷於停滯不前
2008-01-01 12:12 am
功:漢武帝推行中央集權,施行推恩令,藉以削弱封國的勢力。又派刺史巡察地方,令社會安定。凡此種種,皆有助鞏固漢代政權,漢武帝的新經濟政策亦有助解決漢初財困的局面,例如鹽鐵酒專賣政策,不但增加國庫收入,亦可防止商人囤積居奇,改善長民生經濟,平準均輸之法,旨在平抑物價,使百姓生活進一步提高。此外,漢武帝獨尊儒術,創立士人政府,政權不再為少數特權階級所壟斷,提高了官員的質素及施政效率,是歷史上的一大突破。

過:漢武帝好大喜功,他改變了漢初「無為而治」的方針,為擴張版圖而連年征戰,令「海內虛耗,戶口減半」,經濟疲弱,動搖國家根基,破壞漢初昇平的局面,為西漢的衰落埋下伏線。另外,漢武帝採取集權措施,將權力集中於君主一人身上,但後世君主多屬年幼即位或昏庸無能之輩,加上武帝壓抑相權而令皇帝輔弼無人,以致外戚有機可乘,把持朝政,如篡漢自立的王莽便是得權外戚。再者,漢武帝晚年時,經常在內朝決策,於是內朝中的尚書成為了發送政令的中樞機關,讓外戚有機會以「大司馬」一職控制尚書,如霍光以「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輔政,朝中大事均由其決策,加劇了外戚專權的局面。
2016-02-19 6:31 am
功:1.命令衛青,霍去病討伐匈奴,令日後的匈奴走左去歐洲發展
2.開拓絲綢之路,促進中外交流
3.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家思想在中國一直受到重視
4.開拓彊土,把新疆,寧夏,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重慶,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朝鮮納入中國版圖
5.派張騫出使西域,確立中國在中亞的地位
6.將漢朝推向盛世,創建漢武盛世
7.確立推恩令,成功削弱諸侯勢力來鞏固中央集權
過:1.殺了司馬遷,<史記>從此完結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51:2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231000051KK0207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