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例子一:晉武帝司馬炎傳位給晉惠帝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晉惠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弱智』皇帝,從後來八王之亂中的眾藩王來看,晉室其實不乏智力正常的人,為何惠帝的父親晉武帝偏偏傳位給他呢?我在大半年前也在知識+問過這問題: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7030202380
當時取得最佳回答的isotl2002兄指出除了晉惠帝司馬衷是晉武帝的嫡長子外,晉武帝欣賞晉惠帝的兒子司馬遹也是原因之一,以下是節錄isotl2002兄的回答供大家參考:
『《晉書.武帝紀》:爰至未年,知惠帝弗克負荷,然恃皇孫聰睿,故無廢立之心。
《晉書.愍懷太子傳》:宮中嘗夜失火,武帝登樓望之。太子(指司馬遹)時年五歲,牽帝裾入暗中。帝問其故,太子曰:「暮夜倉卒,宜備非常,不宜令照見人君也。」由是奇之。嘗從帝觀豕牢,言於帝曰:「豕甚肥,何不殺以享士,而使久費五穀?」帝嘉其意,即使烹之。因撫其背,謂廷尉傅祗曰:「此兒當興我家。」嘗對群臣稱太子似宣帝,於是令譽流於天下。
武帝雖知惠帝之材不足以為帝,但因惠帝長子遹聰慧,深得武帝喜愛,甚至說他似宣帝(司馬懿)。因喜愛孫子望他將來能登帝位,故而立惠帝為太子,正在情理之中。』
不過後來司馬遹的才能被惠帝的皇后賈南風妒忌,結果被賈后賜死,沒法繼承大統。
例子二:明成祖朱棣傳位給明仁宗朱高熾
朱高熾為明成祖朱棣的嫡長子,早在朱棣為燕王時已被朱元璋立為燕王世子,朱棣登基後也立他為太子,但朱棣一向不喜歡這個太子。朱高熾是個仁厚的好人,不像他父親朱棣般殘忍好殺,但他可能心廣體胖,是個胖子,甚至胖到要左右扶持,才能走路。對於自肆英勇善戰的朱棣來說,對這個胖兒子一點好感也沒有,而且朱棣認為朱高熾性格與建文帝是同一類,繼位後必定重蹈建文帝覆轍。
反而朱棣的次子朱高煦卻像父親般英勇善戰,在靖難之變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故較兄長討得父親歡心。朱棣曾親口向朱高煦表示,太子朱高熾體胖多病,將來皇位必將是朱高煦繼承。
雖然朱棣有心廢長立幼,但一來這有違儒家法統,加上朱高熾世子地位是由太祖朱元璋確立,廢除他也有違祖訓,也因為朱高熾本身沒有犯下大錯,又得朝中文臣的擁護,故朱棣仍對廢立存在猶豫。
正常朱棣為廢立的決擇感到煩惱,他諮詢了一個叫解縉的文臣的意見,解縉一心支持太子朱高熾,向朱棣表達太子仁孝成性,天下歸心,但朱棣仍然猶豫,於是解縉就說:『皇長子且不必論,陛下寧不顧及好聖孫麼!』
所謂聖孫,就是朱高熾的長子朱瞻基。據說朱瞻基都幾好腳頭。朱瞻基出世前夕,當時仍是燕王的朱棣發了個夢,夢見父親朱元璋將一塊圭(大玉)授給自己,朱棣認為此夢為吉兆,對剛出生的朱瞻基更加寵愛有加。後來朱瞻基長大後,英氣滿面,才能出眾,更令朱棣這個爺爺更加鍾愛。解縉明白朱棣的心理,明白他不甚喜愛長子朱高熾,但更不捨得長孫朱瞻基不能繼承在統,故說服朱棣不要廢太子。
不過,朱高熾在他二十多年的太子生涯中不斷被弟弟朱高煦挑戰,幸他行為謹慎不至有任何痛腳被人拿往,結果成功繼位成為明仁宗皇帝,但他在位不及一年就駕崩,而朱棣寵愛的朱瞻基終繼承在統,是為明宣宗。
例子三:康熙傳位予雍正
有很多清代的歷史記載,本身康熙傳位給雍正,不單只是考慮雍正的才能,也考慮到雍正的兒子弘曆的才能才傳位給雍正。但有很多清人的記錄可能是當乾隆登基後才撰寫,未必合符事實,但當時朝鮮人所著的《朝鮮李朝實錄》卻指出康熙臨終時曾指胤禛(雍正)的次子(應該是指乾隆)有英氣,必封為太子。朝鮮人的說法比中國人為客觀,成為支持康熙指定乾隆為將來帝位繼承人的有力旁證,但仍有人指這種說法只是事後孔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