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德治
"德治",是指以禮樂教化來提升民眾的道德素質,將遵守社會等級秩序及其行為規範變為一種自覺,從而達到國泰民安的目的,其中心思想便是對民眾施行道德教化,以令人主動地心悅誠服,而不是靠嚴刑峻法來迫使民眾畏敬。
德治也是孔孟儒學大力提倡的政治主張,後來儒家把這種德治思想進行了發揮與弘揚,對傳統政治影響巨大。"以德為主,以刑為輔"便是歷代王朝政教奉行的一條基本原則
1.德治並不排除法治。
子路篇︰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媵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意思是賢人相繼治理國事,也要到百年之後,才能感化殘暴之人,達到廢除刑罰的境界。換句話說,那百年之內當然還是須要刑罰的。
子路篇︰…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指罪與刑必須適當,重罪重罰,輕罪輕罰。既然如此,刑罰,而且是適當的刑罰,還是須要的。
堯曰篇…不教而殺謂之虐…。從另一角度來看,教而後殺就不算虐了。
裡仁篇…君子懷刑,小人懷惠。是說君子敬畏刑法,小人貪圖利益。
憲問篇…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如怨於社會國家時,若不以刑罰報之,何謂直?
2.德治是主觀的理想,還須其它很多客觀的環境配合,才能達成。
2-1.時間──德治的教化,是得花費相當時間的。同前例,子路篇︰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善人為邦也要百年時間。同篇中︰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意指如有聖人為天子,也要三十年的時間,才能使仁道行于天下。
2-2.人民的生活情況──子路篇︰子適衛,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和冉有一齊到了衛國,孔子見衛國人煙稠密,便說︰這裡人口真是眾多啊﹗冉有問到︰治理國家時,當人口多了以後,我們還能為他們作些什麼呢?孔子說︰改善大家的生活,使他們富裕起來。冉有又問︰使民眾的生活富裕之後,還能為他們再作些什麼呢?孔子說︰那就是要開始教育、教化他們的時候了。由此可知使民眾豐衣足食,也是想要施行德治的基本條件之一。
2-3.政治製度──德治和法治是指治國的方法,民主製度和社會主義製度或共產主義製度則指是不同的政治製度,在不同的政治製度下,可采不同或相同的治國方法。
如前所述,德治的教化是得花費相當時間的。因此一個可長可久又穩定的政治制度也是必須的。以孔子當時君主制度的背景而言,想想看善人為邦百年,那必定是要經由好幾位賢人持續接力式的努力才能作到的。
綜言之,孔子的德治思想可以用下圖來表示︰
養民步驟 庶──〉富──〉教
治國方法 法治由重而輕而無
────────────〉
德治由輕而重
────────────〉
政治製度 長久穩定合理的政治製度
=============================〉
法治的特點是方便,收效快速;德治的優點則是︰在早期可使法治的效果增加,中後期則可減少治國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讓民眾理性且快樂。故孔子的德治思想在早期增加了法治的成份,在中後期則加重德治的份量,並慢慢將法治成份減到最低,最終的目的還是使民有恥且格。這也是義的表現之一吧﹗
王道
王,顧名思義,就是高高在上的意思。“王道”是說君主以仁義治天下,以德政安撫臣民的統治方法。常與“霸道”相對稱︰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王道"可解為王走的道路、正確的道路、正確的方法、或解為最強大的正統的配對,有時會變成偏執的認定.
所謂王道,實際上就是人們在一定的歷史時期,處理一切問題的時候,按照當時通行的人情和社會道德標準,在不違背當時的政治和法律製度的前提下,所採取的某種態度和行動。
讀古代歷史,處處可以發現有王道和霸道這兩派人物,兩派做法。過去的歷史家,對于王道和霸道,也有不少評論。用我們現下的觀點,對于王道和霸道,究竟應該怎樣看法呢?
漢代有一位大學者,名叫劉向,博通經術,評論朝政治得失,有獨到見解,兼曉天文地理三教九流之學。漢元帝叫他負責校閱天祿閣藏書,他一邊讀書,一邊著書。在他所著的《新序》《善謀篇》中寫道︰“王道如砥,本乎人情,出乎禮義。”他在同卷的另一處又寫道︰“三代不同道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看來劉向是稱揚王道,而不贊成霸道的。他把王道看做是由於人情和法律道德相結合的結果。這也有道理。因為《禮記》老早就寫道︰“禮、樂、刑、政,四達而不悸,則王道備矣。”
這樣說來,所謂王道,實際上就是人們在一定的歷史時期,處理一切問題的時候,按照當時通行的人情和社會道德標準,在不違背當時的政治和法律製度的前提下,所采取的某種態度和行動。反之,如果罔顧一切,依靠權勢,蠻橫逞強,頤指氣使,巧取豪奪,就是所謂霸道了。
但是,這種解釋仍然是很不夠的,尤其不是我們現在的看法。用我們現下的眼光看去,古人的所謂王道和霸道,從本質上說是沒有多大區別的。在古代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實行王道和實行霸道,結果可以完全相同;而贊成王道的人和贊成霸道的人,雖然有時分為兩派,甚至互相攻擊,各不相讓,然而,有時是同一種人,甚至是同一個人,忽而提倡王道,忽而又提倡霸道。特別是春秋戰國時代的所謂“縱橫家”之流,往往隨機應變,朝秦暮楚。他們既能宣揚王道,又能宣揚霸道,完全是以政治投機為目的。
在這一方面最突出的代表人物是商鞅。據司馬遷寫的《史記》《商君列傳》所載︰“(商鞅)西入秦,因孝公寵臣景監,以求見孝公。孝公既見衛鞅,語事良久。孝公時時睡弗聽。罷,而孝公怒景監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監以讓衛鞅。衛鞅曰︰吾說公以帝道,其志不開悟矣。后五日,複求見鞅,鞅複見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罷,而孝公複讓景監。景監亦讓鞅。鞅曰︰吾語公以王道而未人也。請複見鞅。鞅複見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罷而去。孝公謂景監曰︰汝客善,可與語矣。鞅曰︰吾說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誠複見我,我知之矣。衛鞅複見孝公,公與語,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
同是一個商鞅,他前后四次見到秦孝公,說的話卻變化了幾個樣子。頭一次,他敷敷衍衍地說了一通所謂“帝道”,目的是做一下試探,覺得不對頭;在第二次談話的時候,他就改變了腔調,說出了關於所謂“王道”的一些議論,結果仍然不好;在第三次談話中,他就又改變了腔調,說了一套所謂“霸道”,結果顯然比以前兩次談話要好得多,卻還不夠滿意;因此,在第四次見面的時候,商鞅就索性充分發揮他關於實行“霸道”的一大套意見,結果就完全達到目的了。這個例子非常清楚地表明,古人有時不管談論王道和霸道,或者隨便談論其他什麼道,都只是當作進行政治投機的一種方法,簡直象闖江湖的騙子一樣,信口胡說而已。
但是,古來關于王道和霸道的兩派做法,在實際效果上仍然有很大的差別。只是古人對于王道和霸道的解釋,在我們今天看來,未免太不確切了。
那么,照我們現在的觀點,用我們的語言來說,究竟什么是王道,什么是霸道呢?所謂王道,可以做一種解釋,就是老老實實的從實際出發的群眾路線的思想作風;而所謂霸道,也可以做一種解釋,就是咋咋呼呼的憑主觀武斷的一意孤行的思想作風。不過,這種解釋是不能強加于古人的,用這種觀點去評論古人也是不合實際的。
但是,無論如何,從古代的歷史中,人們卻也不難找出經驗教訓,說明即便在古代,王道也畢竟要比霸道好得多。《漢書》的作者班固,追述秦漢以前諸侯爭霸的局勢時,在好幾個地方都對霸道有所譏刺。例如,他說︰“晉文公將行霸道,遂伐衛,執曹伯,敗楚城濮,再會諸侯。”這使人一看就會感覺到當時要想做霸主的,到處樹敵,多么不得人心﹗
至于歷來也有一部分人,對于王道和霸道兩派之間的斗爭,采取所謂不偏不倚的態度,企圖找到一條折衷的道路。如漢代韓嬰的《韓詩外傳》寫道︰“懷其常道,而挾其變權,乃得為賢。”這便是想在王道和霸道之間,尋找折衷的“常道”,加上某些權宜變通的方法,並且自誇為“賢”人政治。其實,這種折衷的道路也只能用以自欺欺人,因為它事實上是不存在的啊﹗
中国古代战略文化与外交思想应一分为三,即以孟子为代表的“纯粹王道”、以荀子为代表的“务实王道””、以韩非子为代表的“霸道”。
“純粹王道”外交的內涵是︰外交不以追求本國利益為主要目的,而以仁義道德的實現為最大目標,道德並非外交手段,而是外交的目的。
“務實王道”外交的內涵是︰外交以維護與追求本國利益為主要目的,在追求本國利益同時兼顧道義原則,反對濫用武力,盡量和平解決國際爭端。
“霸道”外交的內涵則是︰迷信武力與唯利是圖,只顧本國利益,以爭奪霸權與取得霸主地位為外交的最大目的,仁義道德至多只是外交工具而已。
在中國古代外交史上,務實王道占主導地位的時間最長,包括兩漢、唐及清朝(1840年前);純粹王道占主導地位的時間為第二長,包括兩宋與明朝,鄭和下西洋就屬于純粹王道;霸道外交只在秦、隋、元三朝占主導位置。
指儒家所主張的仁義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