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和劉邦,兩種性格、取向大相迥異的人物,他們的結局也全然不同。
劉邦出身平民,學識不很豐富,也不是精通兵法或勇猛善戰的大將。但他能夠重用人才,獲得張良、韓信等人的幫助,因此能夠得到天下。他注意人心的重要性,例如曾與秦民約法三章,使民眾對他感恩戴德,鞏固發展基礎。甚至連項羽的部下例如英布等人,也加以挖角。劉邦本人在性格上不喜歡儒生,但他知道儒生對他有幫助,於是對於酈食其以至後來的叔孫通等,也加以禮遇。他在取得天下的過程中表現出與眾不同的忍耐力,例如在項羽企圖烹殺其父時竟然請項羽「分一杯羹」。可見其人能屈能伸,富有彈性,甚至為求目的不擇手段。
項羽的背景與劉邦不同,他是楚國貴族之後,勇猛善戰。但他與劉邦相反,猜忌人才,又不能量才用人,謀士范增被他棄而不用,韓信、英布等先後背叛項羽而去。項羽殘忍嗜殺,例如殺死不成威脅的秦朝降王子嬰,並不人道,故項羽不會得到人心。項羽驕傲自滿,四處征戰,缺乏政治上的考慮。到最後,他以無顏見江東父老為由,不肯過烏江,顯示項羽雖然是一位豪氣的勇士,卻不是老謀深算的政治家或老奸巨猾的陰謀家,這正是他不及劉邦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