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985,在0.65元購入1000000股,近來有降冇升,我應該繼續持有,還是賣出,請c兄救我一命

2007-12-27 9:58 pm
我有985,在0.65元購入1000000股,近來有降冇升,我應該繼續持有,還是賣出,請c兄救我一命

回答 (3)

2007-12-31 5:53 am
✔ 最佳答案
可參考「HEQ投資心理學」投資13大根本問題NO.1&NO.2:

1. 應否訂立止蝕位(不包括衍生工具)?

A.無需要訂立止蝕位;
因為在作出投資前已經認定「目標」的現價是低於其實際的價值,故若在出擊後,「目標」的市價向下調,即代表更具吸引力可以再次買進;
或保守一點來看,亦只須繼續持有便可;
何況即使在出擊前已訂立了止蝕位,亦往往會遇上裂口波動,一下子便超越了止蝕價位,更令自己進退兩難;

再者,在出擊前有止蝕位此概念,亦即是該「目標」的現價根本就不算是最有利的位置,那何不等「止蝕位」出現時才出擊?
至於市場常說的「止蝕不止賺,溝上不溝落」,不是萬試萬靈的。

B.必要訂立止蝕位;
須知投資具風險,賺錢之餘,理應保本為上;
無論對「目標」有多大信心,亦應有管理風險的策略;
「目標」實際的價值往往會受市況推低至不合理的地步且持續頗長日子,若不訂立止蝕位,則必定會喪失「時間成本」及「機會成本」;

雖然止蝕位往往表示自己看錯了,但死守或再次買進所造成的損失又豈會比「認錯」為少;
故此,勇於止蝕則尚有餘力待下回出擊,此才是投資之道;
何況,不設止蝕位的結果,多數還離不開在更低的市價下投降,到其時無論在金錢上、心理上的折損必然更大;
所以,投資前理應預設止蝕位。

HEQ研究小組註
在研究應否訂立止蝕位(不包括衍生工具)此課題前,必須認清「訂立止蝕位」的意義及功能;

「訂立止蝕位」的意義:
「訂立止蝕位」只是一種假設,來說明投資者認定在該項交易中,本身預定的損失底線,亦即表明在出擊前「以最多輸此數額」為意願,等同於控制注碼;
以另一角度來看,其他賭博中,例如在賽馬、百家樂上,每一次的賭注,其實亦等同於該次落注「最多輸此數額」;
但是,在賽馬、百家樂等投注方式中,每一次落注「最多輸此數額」此項意願,是完全掌握在投資者手上,而不受任何因素影響;

反過來說,在其他投資項目上,任何以該「投資成本」中的若干部份作為的止蝕位,都未必可如願;
所以,止蝕位的訂立,只能視為一種未必能達成的意願,不可視作為一項保險,除非已將該「投資成本」預設為「最多輸此數額」;

「訂立止蝕位」的功能:
在瞬息萬變的市況上,無論是預早發出「止蝕位」的指示,或是分秒不離開報價系統來監戰,「止蝕位」往往都是不堪一擊,一衝便破,還衍生出「應否等待回到止蝕價位才止蝕」?或「立刻壯士斷臂」等問題?

同時,還往往因預早發出的指示,促使到在「止蝕位」被攻破後,而於最不利的價位上平倉;
再者,相對於「訂立止蝕位」只能視為一種未必能「達成的意願」而言,「止蝕位」的功能亦不見得能將損失減至最低;
在認清「設立止蝕位」的意義及功能後,就可以察覺到「訂立止蝕位」極其量只屬於一種態度;

HEQ研究小組亦不反對此不失為一種良好的習慣,但投資者往往將之混淆,並視為萬全的保險線,而忽略了出擊前的準備功夫;
須知無論有如何良好的止蝕習慣,充其量只能達成「最多輸此數額」的意願而已,亦不能和做足準備功夫所帶來的好處相比,更遑論屬於致勝之道;
何況,還須面對能否「嚴守止蝕位」及其帶來的「罪咎感」及「挫敗感」;

2. 應否嚴守「止蝕位」?

A. 若然預先設立了止蝕位,則必須嚴格遵守;
即使在裂口波動時,止蝕位被破而至有頗大距離,亦須壯士斷臂,不應再寄望可回升至止蝕位後平倉;

同時,倘若不存有「應嚴守止蝕位」的觀念,則又何須預先訂立止蝕位;
再者,預定了止蝕位但又不嚴格遵守,根本是沒有章法可言。

B. 須按市況來定奪,未必要一成不變,此乃隨機應變;
即使預設了止蝕位,都須顧及到市況、其他因素來衡量應否按策略止蝕;
況且,有許多非出於基本因素而引致的波動,是能預計到只屬一時且會瞬間平復;
故此,貿然止蝕,等同墨守成規;
即使是早有策略,亦須有迴旋餘地,才屬明智之舉;

再者,在遠較「止蝕位」為低時平倉,更無可取之道理;
所以,「嚴守止蝕位」的說法,是有商榷之餘;

HEQ研究小組註
在「預設止蝕位」此觀念下,衍生出來的「應否嚴守止蝕位」的問題,除了涉及經濟效益,還會因應情況,產生心理上的「罪咎感」及「挫敗感」;
站在「謹慎」角度而言,「訂立止蝕位」或多或少是等同於在出擊前針對風險的一種考慮;

而無論「止蝕位」訂得高或低,對於欠缺經驗的投資者來說,無疑是一種訓練,或是一種自我警惕的方法,最低限度亦顯示未必存有「投資目標是只升不跌」的想法;
撇開能否如願在預設的止蝕位平倉而言,倘若可於預定價位下止損,則無疑是一種紀律的表現,亦可以有效率地控制注碼的進與退,故在「時間成本」及「機會成本」上是能產生協調作用,且符合經濟效益,減少與逆市角力的情況,而致休養生息,以待下一回的佈署;

但是,實際上卻往往有下列情況出現:
在臨近或到達預設止蝕位時,投資者便猶豫不決;
甚至將原先預設的止蝕位降低;
或裂口波動一舉攻破止蝕位後,便舉棋不定;
俳迴於壯士斷臂或再等一會之抉擇下;
甚至打消止蝕位的念頭,立下「不平手、不罷休」的宏願;

在上述的心路歷程上,等同將原先的投資策略變換成長期持有的資產;
雖然,作者並不反對在臨陣時隨機應變,改變策略來長期持有而不賤賣具有內在價值的資產;

同時,此舉亦未嘗不是節衷的應變模式;
甚至乎早已在投資前訂立下來的第二手準備;
而往往亦出現波動過後獲利的例子;
可是,在市況一直往下之情況中,部份投資者的心路歷程會隨之再起變化;
什麼「留得青山在,那怕無柴燒」……
「保留實力、再待下回」……
「撤退」等等的念頭;
就會挑戰早前經修訂後而產生的「長期持有、不賤賣」之想法;

而隨著市況一再波動,內心不同立場的聲音便互相糾纏,周而復始;多數還是離不開一直守至大大低於早前預設的止蝕位之市價上投降平倉;
或是每天記掛屢創新低的「投資目標」;
由此而起的「罪咎感」及「挫敗感」,折磨心智所帶來的損失,實在遠遠大於經濟上之損失;

「HEQ投資心理學」上之致勝之道,講求的是冷靜、清醒以及處於「+HEQ」之狀態;
倘若按策略行事在預設的止蝕位平倉,雖然在經濟上是有所折損;
或會自責事前準備功夫不足;
又或會自認欠缺投資觸角;
但卻不會產生「罪咎感」,亦多數會於下一次出擊前,更深入部署一番;
而若然在臨陣時改以「長期持有而不賤賣」之策略,並持之而恒,雖然未必能如願獲利,但只要是深信及明暸「投資目標」的固有價值,縱使是時不予我,亦只會損失「時間成本」及「機會成本」,而不會產生「挫敗感」;

但假若是在心路歷程幾經糾纏,一再錯過於預設的止蝕位平倉之機會,而飽歷內心的交煎之折損後,終在遠低於預設止蝕位之市價投降平倉,則相關的「罪咎感」及「挫敗感」多數會隨之而來;
又或是在並不明暸「投資目標」的固有價值,甚至連自己亦信心動搖,其真有否投資價值下,則每天因「投資目標」屢創新低而引致的「挫敗感」,亦會混合「悔歎不按策略止蝕」此聲音,如影隨形;

而通常最令投資者飽受折磨的,則莫過於在打消了止蝕的念頭後,抵不住市況屢創新低而平倉,卻隨即反彈至有利可圖的價位,其時內心自怨、自責、憤怒甚至乎失控或不理智地再次高位追入,但結果總是事與願違,再一次經歷心路歷程之折損,犯了「財不入急門」之「投資大忌」;
誠然,經濟上的損失固然是其中關鍵,但只要不是涉及槓杆式交易或經借貸得來的本金,則在往後要收復失地,亦非全無可能;
可是,投資致勝之道在於心理質素,由「罪咎感」引致的「-HEQ」除了令人不能處於冷靜、理智之狀態外,並會使人犯上不可能犯的錯,而陷入萬劫不復的地步;
小則損兵折將,本金不斷萎縮;
大則終日忐忑不安,無心工作;
或演變成躁狂、抑鬱;
甚至乎導致悲劇發生;

因此,在預設止蝕位前,必須再三反問自己是不是一個嚴守紀律的人,及認清「出爾反爾」所帶來的負面因素;
儘管,投資的大前題是經濟效益,促使投資者在決定止蝕與否前,所考慮到只在金錢方面上;

但是,要做到「贏多輸少」卻必須顧及到投資心理上的高與低,尤其是若不能長期處於「+HEQ」之狀態下,則必然是「輸多贏少」;
故此,「應否嚴守止蝕位」此課題的背後,是隱含另一更深層次的問題,就是「應否遵守自己訂下來的紀律」;
若然,在不能肯定自己能否嚴守紀律時,倒不如寧可不預設止蝕位,只隨機應變便可,避免因臨陣時「不能嚴守止蝕位」所引致的「罪咎感」及「挫敗感」,折損自己的心智。
參考: HEQ投資心理學
2007-12-27 10:56 pm
咁慘呀!走為上著啦,細價股有排先有機。
2007-12-27 10:08 pm
保本為上~最緊要係唔好入肉~


收錄日期: 2021-04-29 20:11:3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227000051KK0193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