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遮打道附近有甚麼著名建築物??

2007-12-27 5:07 am
我想知中環遮打道附近有甚麼著名建築物??

回答 (1)

2007-12-27 6:40 am
✔ 最佳答案
中環遮打道附近有香港立法會大樓,皇后像廣場, 麗嘉酒店, 香港會

立法會位於香港中環昃臣道8號,是現時香港立法會舉行會議之地。

目錄
1 歷史
2 建築特色
3 楣飾與雕像
4 內部設施
4.1 最高法院時代
4.2 現有設施
5 未來發展
6 香港立法機關會議場地
7 參見
8 參考資料
9 外部連結

歷史
香港立法會大樓的前身是最高法院大樓,由立法局於1898年2月28日決議興建,大樓由英聯邦採辦處的顧問建築師亞士東.偉柏(Aston Webb)及英格里斯.貝爾(Ingress Bell)所設計。大樓於1900年開始動工興建,1903年奠基,由於缺乏石匠與合適的花崗岩,工程延至1912年才得以完成。

最高法院大樓於1983年至1985年期間進行改建工程,以供立法局進行會議及辦公之用,大樓外部並於1984年被列為法定古蹟。立法局大樓於1985年10月30日由港督尤德主持揭幕及召開首次會議。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大樓隨著立法機關更名而改稱為立法會大樓。

建築特色
大樓採用新古典主義的建築風格,仿效古羅馬及希臘的建築設計,四周築有約17米高的愛奧尼亞式圓柱,中央為圓頂建築,雄偉的外觀令人印象深刻。

同時,建築亦揉合中國建築特色,大樓的四坡屋頂以雙層中國瓦片鋪砌,並採用精心雕琢的中式柚木托架承托屋簷,別具風格。為配合香港的亞熱帶季風氣候環境,大樓地下築有拱廊,一樓則築有露臺,既可防止陽光直接照射大樓內部,同時有利通風,幫助散熱。

楣飾與雕像
大樓面向皇后像廣場的中央門廊部分築有三角楣飾(新古典主義的建築特色),並刻有「Erected AD MDCCCCX」(公元1910年豎立)的題字。

窗戶頂部為英國皇家盾形紋徽:左上方與右下方各刻有三頭獅子,代表英格蘭;右上方的一頭獅子代表蘇格蘭;左下方的豎琴代表愛爾蘭。盾徽由英格蘭獅子及蘇格蘭獨角獸護持,頂端雕有皇冠,下刻有最高統治者的銘辭「DIEU ET MON DROIT」(汝權天授)。倚在皇家盾形紋徽兩旁的雕像,則象徵憐憫及真理。

三角楣飾的頂部豎立一尊高2.7米,代表公義的泰美斯女神(英文:Themis;希臘文:Θέμις)雕像,女神右手持著代表公正的天秤,左手持著象徵權力的劍。女神蒙上雙眼,表示法律精神不偏不倚,公正嚴明。

大樓的最高點是青銅製的都鐸皇冠雕塑,是英皇愛德華七世於1902年採用的御冠。

三角楣飾及拱頂

三角楣飾的近攝

泰美斯女神像

內部設施

最高法院時代
5個供不同使用者進出的入口:向皇后像廣場的中央入口為囚犯專用(立法局遷入後停用);向昃臣道的兩個入口則為司法常務官、文員和法官專用(立法局遷入後改為議員及職員入口)
地下設有田土廳及司法常務官辦公室、服務櫃位、囚室、接收囚犯室、警員等候室、執達主任室。
地下設有室內高架橋,連接囚犯接收室與一樓的法庭,被稱為「奈何橋」。
一樓原設有3個樓高兩層的法庭。經過多次改建後,一樓及二樓共設有7個法庭。
1970年代,一樓的大法庭被改建為圖書館(即現時的立法會會議廳)

現有設施
佔地約300平方米,供全體議員進行會議的會議廳(又名「議事堂」)
會議廳前廳
3個會議室(以英文字母A、B及C命名)
宴會廳
主席辦公室
議員辦公室
職員辦公室
行政長官專用套房
記者採訪室
記者招待會室
電台廣播室

未來發展
由於立法會大樓面積有限,不僅無法滿足將來政制發展而增加議席的需要,現時的議員辦事處、立法會秘書處、研究部及圖書館等辦公設施現時亦分散在不同地點,構成相當的行政不便。因此遷建立法會大樓的建議,在主權移交前後一直被提出。

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後,香港特區政府放棄拍賣添馬艦地皮,並計畫改作興建新政府總部及立法會大樓。經過多年的討論與檢討,政府於2002年同意落實有關計劃,並邀請世界各地有興趣參與的機構,提交意向書和設計概念。然而受到SARS事件影響,政府於2003年5月擱置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就有關計劃的撥款申請,並於同年11月正式宣佈押後添馬艦發展工程。

隨著香港經濟的逐步好轉,行政長官曾蔭權於《2005-2006年度施政報告》宣佈,重新恢復展開在添馬艦興建新政府總部及立法會大樓的發展計劃。整個計劃耗資51億6890萬港元。建議的立法會綜合大樓,總樓面面積為36230平方米,包括設有89席的議事廳、5個會議室、3個記者室等設施。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於2006年6月23日通過有關撥款,工程重新招標,預計2007年年中開始動工,2010年年底完成。



皇后像廣場

位於中環區皇后大道中,以廣場形式建設作為休憩之用。此廣場內設有和平紀念碑,紀念於二次世界大戰時不幸陣亡人仕。而附近更有很多近在咫尺的建築物和景點可供遊覽,如香港匯豐銀行大廈、香港前最高法院、現立法局大樓、皇后碼頭等,是到港必遊之地。

‧立法局大樓

‧烈士紀念碑 特色:如想於星期日到此遊玩,會有如置身菲律賓的感覺。因為全港萬計菲傭在星期天會在此聚集,各自成群在廣場一帶活動。而附近街道於星期天每禁止車輛進入,全作行人專用區以方便遊人。故此地又有小菲律賓之稱。

前往方法︰中環地鐵站,依指示牌行。或乘坐的士。

皇后像廣場位於香港島中環,是香港的一個歷史悠久的公眾廣場。然而,到了現時皇后像廣場已經沒有任何皇后或女皇的銅像,只有一座紀念銀行家昃臣的銅像。

歷史

皇后像廣場原名中央廣場,隨著1880年代的填海而產生,原本是一塊空地。1897年,為紀念英國女皇維多利亞60週年的慶典,香港政府鑄造了一座女皇的銅像,並安置於中央廣場,而廣場亦改名為皇后像廣場。稱為皇后像而不是女皇像,是因為早年香港一律將女皇誤以為是皇后,例如皇后大道。

早期廣場為草地,中央有一條獲利街貫穿。1906年,為表揚身為匯豐銀行總經理的銀行家昃臣對香港經濟的貢獻,亦把他的銅像安放至皇后像廣場。1923年,廣場旁豎立了一座抗戰勝利紀念碑,以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英軍。當時廣場還有英皇愛德華七世及皇后雅麗珊、英皇喬治五世及其皇后瑪麗的銅像。

香港日治時期,皇后像廣場中的女皇銅像被日軍運往日本,準備熔掉成為製造武器的原料。原址則豎立了一個石碑,宣告香港已經被日本佔領。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女皇銅像獲得歸還,但放置銅像的位置於1940年代末期計劃進行遮打道的擴闊工程。適逢位於銅鑼灣的維多利亞公園於1951年開始興建,女皇銅像改為放置於公園內,而公園亦以「維多利亞」來命名。而原址則只剩下昃臣的銅像。由於皇后像廣場的英文名稱是Statue Square,直譯為「銅像廣場」,因此很多外地人士誤以為皇后像廣場是因昃臣的銅像而得名。

現況

現在每逢星期日,皇后像廣場及其附近街道被劃作行人專用區。而有不少菲律賓女傭都選擇此處作為其休息的地方。在1980年代時,不少香港報章的專欄作者都把這廣場戲稱為「賓妹廣場」。及至1990年代中期,當時立法會通過《人權法》後,各人都自動停止這個半開玩笑的名稱,以免被指為種族歧視。

另外,每年的香港重光紀念日,廣場旁的抗戰勝利紀念碑都會有儀式紀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軍人。在回歸以前,紀念活動都只限於香港的英兵及華籍英兵。回歸之後,東江蹤隊及港九大隊的成員亦獲邀請出席紀念活動,以表示對他們當年保衛香港所作出貢獻的肯定。

此外,每年12月皇后像廣場都會舉行香港繽紛冬日節。廣場仿照北歐芬蘭的聖誕老人鎮,設有很多與聖誕節有關的佈置,並且設有一棵35米高的戶外聖誕樹,為全香港最高。



麗嘉酒店

香港麗嘉酒店(Ritz-Carlton Hotel Hong Kong)為香港的一間五星級酒店,位處於香港中環干諾道中3號,於1993年開業,共提供216個房間

麗嘉酒店的規模雖然不大,但設施比較豪華,又具有某些私人會所的特色。而且,酒店鄰近香港地鐵中環站和商業區。麗嘉酒店東鄰美國國際集團大廈、西鄰香港會、北鄰愛丁堡廣場、南鄰遮打花園



香港會

香港會,又名 香港會所,是香港一家私人會所,位於中環遮打道3號A,位處皇后像廣場側。

香港會創辦於1846年,提供商務及高級飲食服務,會員非富則貴,入會必須經介紹人,也要付出昂貴的入會費、年費及買會所發出的債劵。在殖民地時代,是英國人娛樂及社交的地方。早期曾不准中國人進入,華人富商何東爵士被拒入會便是一例。

現在的香港會所大廈在1984年興建,樓高21層,設有8層會所設施,6至21樓為辦公室,由置地公司發展。重建前的香港會大廈建於1897年,為4層高,是當時其中一座香港最後的文藝復興風格建築物,設計精緻。再之前的香港會大廈建於德己笠街與皇后大道中交界。
參考: Wikipedia


收錄日期: 2021-04-17 00:07:5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226000051KK0402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