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1.「相識」( xiāng shí )。拼音標注以《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為準,可查閱第二部份「普通話水平測試用普通話詞語表」之[表二] 副8391。
「不相識」 ( bù xiāng shí ),屬於不需要變調的類型。標原調,標朗讀時當然讀原調。
參考資料[1]:
「不 (bù)」的變調
1.在去聲音節前調值變為35,唸成陽平。換句話說,「不」在第四聲前面讀成第二聲。
2.嵌在動詞或形容詞中間,夾在動詞和補語之間都唸輕聲。
不(bù)的本調是去聲。在單唸或處在詞句末尾的時候,唸原調,在非去聲前也唸原調。例如:
不(bù)、不!(bù);
決不(juébù)、豈不(qǐbù)、進可替不(jìnkětìbù);
不堪(bùkān)、不服(bùfú)、不許(bùxǔ)
不得了(bùdéliǎo)、不敢當(bùgǎndāng)、不約而同(bùyuē’értóng)。
摘錄自《30天學普通話》
http://input.foruto.com/cccls/hk30pth.html
2.「鄉音無改鬢毛衰」,這個「衰」有兩種不同的說法,筆者認同應該是唸 ( shuāi )。
參考資料[2]:
……这首诗在语文版教材中的两次出现,就出现了两个不同的读音,自然就是两种不同的含义。其中二年级教材中读“shuāi”(教材中如此注音)七年级教材中注释为:“[鬓毛衰(cuī)]耳边的头发疏落。”不同版本的教材注音注释不同,且各有各的依据,这无可厚非,但就同一版本出现不同的音和义,这就令人费解了……
先从诗律方面来看。《回乡偶书》是唐诗,属于格律诗,也就是近体诗,除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以外,偶句必须入韵,而且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根据格律诗中绝句减半的特点,《回乡偶书》如果是首句就入韵,“衰”就应读“cuī”押平声韵“uī”;如果不是首句入韵,而是偶句入韵,则就读“shuāi”,因为末句是平声韵“ái”,且也符合唐诗“一韵到底”的格律要求。
从字义方面来看,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衰”的注释①将其读为“shuāi”理解为“衰老”,“两鬓斑白”而显得“衰老”嘛!这符合人的生理现象——人老是从“两鬓斑白”起,进而全白,也还说得过去;如果读“cuī”,就只能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衰”的注释②,将其理解为“减少”,这才与七年级教材中的注释基本相符,但似乎有悖于唐诗的格律要求。
http://www.52yuwen.com/Article/Class9/Class72/200603/9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