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耶穌
耶穌(公元前8年 / 2年 至 公元 29年 / 36年)是基督教的中心人物,他也被稱為拿撒勒的耶穌,或耶穌基督。耶穌2字音譯自希臘文「Ίησους,英文譯為「Jesus」,是希臘文「Ίησους (Iēsous)」英語化後的寫法,而「Ίησους」本身則是由希伯來語「יהושע (Yehoshua)」或希伯來亞拉姆語(亞蘭語;阿拉米語;阿拉美語)「ישוע (Yeshua)」希臘語化後而來,「יהושע」或 「ישוע」 的意思是 「耶和華是救世主」,音譯為「約書亞」。「基督」2字源自希臘文Χριστός(拉丁化的寫法是Christós),源自音譯為「彌賽亞」的希伯來文מָשִׁיחַ(阿拉米語是משיחא,阿拉伯語聖經是يسوع ,古蘭經記載是عيسى,伊斯蘭教漢譯為「麥西哈」),意思是「擦油淨身的人」,或譯「受膏者」、「受傅油者」、「受傅者」,也就是「被膏油澆灌的人」,「膏立」或「傅油」(也就是把膏油倒在「受膏」或「受傅」的人頭上)是古希伯來冊立君王的神聖儀式,細節詳見《舊約·撒母耳記》先知撒母耳膏立掃羅和大衛做王;「彌賽亞」和「基督」都是頭銜、尊稱,在《舊約·以賽亞書》和《舊約·但以理書》等多部先知書中,「彌賽亞」是先知所預言的解救萬民的救主。
耶穌基督有非常多的頭銜:人子、中保(保惠師)、大祭司、君王、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大醫生、神的兒子、羔羊、好牧人(善牧)、明亮的晨星(曉明)、大衛的兒子(大衛的子孫)、大衛的根、老師(音譯「拉比」或「拉波尼」)等等
「耶穌」是中文對於Jesus的翻譯而「基督」則是耶穌的頭銜之一,意思是救世主,彌賽亞。
耶穌生平的主要資料來源於新約聖經的四部福音書。這四部福音書是符合歷史而且準確無誤的。
[編輯] 降生為人
根據路加福音的說法,天使加百列 (Gabriel) 奉神的差遺去一個童女馬利亞家,跟她說主和你同在了 路1:28,又叫她不要害怕,馬利亞之後便照天使的話成就在她身上,之後天使便走了,當時馬利亞起身後路1:39,也急忙往另一地方去了。根據馬可福音的說法,約瑟是娶了馬利亞,但並沒和她同房,而是等她生下兒子馬1:25。耶穌在出世八天後,便行了割禮路1:59。基督宗教的信條認為耶穌是童貞女瑪利亞受聖神感孕[1],約翰福音則認為,「道 (Word,又譯作「聖言」) 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約 1:14。
耶穌基督在養父若瑟的祖籍、當時羅馬帝國猶太行省的白冷出生,其後為逃避當時猶太的長官黑落德王的追殺令而遠走埃及,至到黑落德王死後才回到約瑟的居住地、加里肋亞的拿撒勒定居(另一說「拿撒勒」這個地名是耶穌死後才命名的)。後來接受洗者若翰的施洗,開始在加里肋亞一帶開展傳道工作,並在信徒當中親自揀選了12人成為入室的宗徒。
(耶穌幼年遭追殺的描述僅見於馬太福音,同樣記錄耶穌出生的路加福音毫無類似記錄,疑似矛盾。)
[編輯] 生平事跡
耶穌主要的生平事跡都記載在四福音書中。在他三十歲時開始傳道達三年,主要是宣揚天主的國已經降臨的信息,到處醫病和趕鬼,當中也有挑戰猶太傳統,而宣稱自己是天主的兒子[2]也是不能被當時的人所接受。
[編輯] 猶大出賣
普遍認為耶穌是被群眾出賣,指他想自立為猶太的君王,因而被判釘死於十字架上。耶穌卻指出藉祂自己的死亡,來救贖世人所犯的罪。
在約公元33年時,由耶利哥城前往耶路撒冷,受到群眾的歡迎。基於各種宗教和世俗的原因,當時的猶太人對耶穌基督非常憎恨[3]。猶太教上層階級當權司祭與教士收買了十二宗徒之一的猶達斯,以30塊銀的價錢和他串通,以親吻耶穌為暗號,把耶穌拘捕,並控以「自稱為猶太人的君王」的罪名。耶穌被捕時,他的宗徒伯多祿(基督教稱為彼得)拔劍削掉一個打手的耳朵,耶穌責怪說:『把你的劍放回原處;因為凡持劍,必死在劍下』[4]彼得只好放下刀來,耶穌在治好了那人之後,終於被抓走了。根據聖經所說,那位受過刀傷的人後來成為了信徒。
在群眾壓力下,被本丟彼拉多判處釘死在十字架上,並隨即押往各各他的刑場。耶穌死時,更突然發生地震[5]。
[編輯] 死裡復活
死了三天後從死裡復活,向世人展示他自己已經勝過死亡。
聖經記載,稱耶穌死後被安葬於各各他附近的一個墓室,並於三天後復活。之後他回到加利利與眾門徒見面,並於40日後升天。
耶穌復活的那天,是過春分月圓的第一個星期日,後被基督宗教定為「復活節」,是西方社會的重要節目之一。
[編輯] 復活意義
有指復活宣揚了道是真理,凡信他的人將來必像他一樣身體復活;他的復活也證明自己是舊約先知所預言的「默西亞(Messiah)」(基督教稱彌賽亞),凡口裡承認耶穌是主,心裡相信他從死裡復活,在末世審判的時候,可以得到永生。
[編輯] 死裡復活後
自從耶穌從死裡復活後,一些追隨耶穌的猶太人發現,神差派下來的默西亞不單要拯救猶太人,而且要拯救全世界的人,使凡信他的人得享永生,於是宣告耶穌是真正的默西亞,是基督,故稱他為耶穌基督(Jesus Christ)。
中文譯名:羅馬天主教根據希臘文古譯作「基利斯督」;基督新教只取首末兩個字,現在羅馬天主教普遍都稱「基督」。
自此,他的信徒們前僕後繼,飽經風霜,以不怕死的精神去傳播基督宗教,使得基督宗教的影響越來越大。公元4世紀時,羅馬統治者君士坦丁一世認為基督宗教愛護仇敵,反對同邪惡做鬥爭的說法與他們的統治有利,就把基督宗教定為國教。從此,基督宗教以更快的速度傳遍全世界,成為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
聖誕
聖誕節,亦作主聖誕日,在臺灣也稱作耶誕節,是教會年曆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是基督徒慶祝耶穌基督誕生的慶祝日。在聖誕節,大部分的基督教教堂都會先在12月24日的平安夜舉行禮拜,然後在12月25日慶祝聖誕節;而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東正教的聖誕節慶祝則在每年的1月7日。根據基督教福音書,耶穌是伯利恆的聖母瑪利亞受聖靈感孕後生下的,瑪利亞和丈夫約瑟當時正在去羅馬人口普查註冊的路上。耶穌的出生在信徒看來是猶太教預言中的彌賽亞將要到來計劃的實現,因為伯利恆是約瑟祖先大衛一族的家。聖誕節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區的公共假日,例如:在亞洲的香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但耶穌確切的出生日期是存在爭議的。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81%96%E8%AA%95&variant=z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