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原因:
以巴之戰最直接的原因,是巴勒斯坦人的反對以色列復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約旦以西、以至地中海岸邊的南北狹長地帶,古之迦利利、今之巴勒斯坦,由猶太人回歸,並與該地千多年來的原居民 ~ 巴勒斯坦人共建一個國家。在巴勒斯坦人的反對、無法達成協定之下,以色列人獨自建國,乃引發了以、巴之間無窮無盡的衝突。
地理因素:
以色列建國所在的巴勒斯坦土地狹小,以國人口亦不多,只有二百餘萬人,巴勒斯坦人除部份不願離開故地,被迫受以色列統治外,不少巴人均離開了故土,遷往黎巴嫩、約旦、埃及甚至利比亞、摩洛哥等,其中尤以約旦為最多。約旦首都安曼的百多萬人口中,幾乎一半是原籍巴勒斯坦的人。
由於巴勒斯坦人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部份,他們又是被阿拉伯人認為是"落難兄弟",因此,各阿拉伯國家均對其大力支持(在約旦的巴勒斯坦人有其自己的武裝力量),故以色列實際是在人口超過1億的十多個阿拉伯國家的包圍下,不得不枕戈待旦,時刻備戰。
政治因素:
除了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的衝突外,大國背後的角力,也是造成以巴戰爭及中東衝突的重要原因。
以色列受到英、美、特別是美國強力支援。而阿拉伯世界中,不少是在東西方冷戰當中,倒向蘇聯,成為蘇聯將勢力伸入中東地區的尖兵。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中的兩次大規模中東之戰,敘利亞、伊拉克和埃及,即受蘇聯大力支持,給予最先進武器的援助,使其夾攻以色列。
其他因素:
中東問題難以解決,因其具有無比的複雜復國、巴勒斯坦人在整個阿拉伯世界的支持下對抗以色列,以及美、蘇兩大集團分別支持以色列和部份阿拉伯國家外,尚有民族上、宗教上、經濟上的諸多因素,構成了中東地區縱錯複雜的局面。
民族衝突:
在民族上,這地區除主線上有以色列的猶太人與廣泛的阿拉伯世界之間的對立外,也存在著阿拉伯族與其他部族的紛爭,以及不同國家的阿拉伯族人之間的糾紛。
前者如阿拉伯族人的伊拉克與波斯族人的伊朗,為了邊界及其他民族上的一些問題,長期互相對立,因而引起了兩伊戰爭。此外,在土耳其、伊朗和伊拉克之間有著為數多達數千萬的庫爾德族人,要求獨立建國,也是中東民族問題的一項不穩定因素。
在阿拉伯民族當中,她們共建了伊拉克、敘利亞、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阿聯酋、阿曼、也門、約旦、黎巴嫩、埃及、蘇丹、利比亞、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等國,但彼此間的政治體制狀況卻差異甚大。
利比亞、敘利亞、伊拉克及也門,一向採取偏激的反西方立場。阿拉伯民族性亦比較豪邁熾熱,故往往不是極度親密就是尖銳對立。20世紀50年代,納薩主政埃及時,曾與敘利亞合組"阿拉伯聯合共和國",但這只是其領袖的一股熱情,兩國始終無法融合,最後合組的聯邦亦無疾而終。
70年代 ,利比亞的卡達菲,曾熱熾地希望與埃及聯合組成一個國家,但埃及總統沙達特反應冷淡,使卡達菲大為不滿,幾至反目成仇。
此外,伊拉克、敘利亞、也門、蘇丹及利比亞等,一直被視為支援國際恐怖主義者。利比亞的卡達菲,被視為與國際上的回教激進組織有關,美國甚至因卡達菲須要對泛美航公司 在蘇格蘭的空難負責,因而曾對利比亞進行轟炸。
直接與以色列作戰的、如受敘利亞支援的黎巴嫩南部反以組織真主党,與及活躍于巴人地區、經常向以色列發動恐怖襲擊的哈瑪斯激進組織;都是阿拉伯民族中取態激烈的組織。也由於他們的不斷發動襲擊,使以色列人認為巴勒斯坦自治組織,無法加以駕馭,以人無安全保障,因而拒絕給予巴人徹底自治以至建國。
宗教問題:
在宗教上,中東地區也異常複雜,猶太人在中東復國,固然引起信奉伊斯蘭教的泛阿拉伯世界各國的一致反對,至於非阿拉伯族的其他伊斯蘭國家,雖然或均因某些問題而與部份阿拉伯國家存在矛盾,但其對基督文化的以色列,卻在宗教上有著相同的立場。
如伊朗本身是波斯民族,但因宗教上的因素,對以色列便採取了一如阿拉伯民族的立場。不過,就以伊斯蘭教本身,也存在著不同派別間的矛盾。
由於對穆罕默德先知的崇奉、與及穆氏侄兒兼門徒的宗教改革的不同立場,產生了原教旨主義(什葉派)與遜尼派之不同。兩個教派之間存在極大的爭執,歷史上彼此勢成水火。如伊拉克與伊朗,就因前者由遜尼派主政,後者為什葉派伊斯蘭革命政權,因而引致兩伊之間的齟齬。而伊拉克本身,佔少數的遜尼派成為了統治者,使佔大多數的什葉派教徒備受壓迫,也是中東地區宗教問題複雜的因素之一。
此外,巴勒斯坦邊境,有不少同時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聖地,如耶如撒冷等,兩教均認為是其不可退讓的聖城,更增難以解決的困難。
以巴戰爭:
猶太人以建國之議未獲巴勒斯坦人支持,雙方無法達成共識,於是不再理會巴人,自行建國。為此,猶太人曾與阿拉伯人先後發生過兩次戰爭,阿拉伯人眼巴巴地看著以色列單方面建國而無可奈何。
建國後的以色列,鑑於被阿拉伯世界所包圍,因而銳意發展軍備。世界各地的猶太人,亦紛紛對"祖國"捐輸,或前往以色列,以支援建設國家。
至於拒絕與猶太人共建國家的巴勒斯坦人,面對猶太人單獨建國,惟有紛紛離開故地,逃到鄰近的阿拉伯國家。其中以到達埃及、黎巴嫩和約旦的最多。約旦境內的巴勒斯坦人更佔了約旦人口中一個相當大的比例。
在黎巴嫩南部定居的巴勒斯坦人建立了大量難民營,有部份人受到敘利亞支持,成立了"真主党",並經常自黎南向以色列炮轟或發射導彈,但每次都會被以色列以加倍的報復。
移居約旦及埃及等地的,則成立了多個不同的反以色列武裝組織,有取態極度偏激的、也有取態較為溫和的。前者如哈瑪斯伊斯蘭聖戰組織,後者如法塔赫等。
法塔赫並與其他一些巴勒斯坦組織聯合,組成了"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聯合陣線",簡稱"巴陣"或"巴解",繼續以武裝力量,爭取恢復家園,將以色列消滅。至於未有離開巴勒斯坦的巴人,惟有受著以色列的猶太人政府統治。
1967年,中東爆發了以色列立國以來第3次大戰,這次戰爭為時只有6日,故稱為"6日戰爭"。此戰雖然很短,但戰況卻非常激烈。
當時,埃及、敘利亞及伊拉克均受蘇聯支持,獲得大量先進武器,包括飛機及坦克等。該三國聯同與以色列接壤邊境線最長的約旦,以閃電手法,分由敘、埃、約三國向以色列進攻。
不過,以色列人口及軍隊數量雖較少,訓練、士氣與武器裝備卻旺盛及非常先進。幾日之間,以色列就俘獲了敵方大批戰俘及蘇援武器,並將以敘邊境的戈蘭高地、埃及的加薩走廊和西奈半島以及約旦的約旦河以西大片土地佔領。這一場"六日戰爭",四國可說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六日戰爭後,伊、敘、埃與及約旦由於大敗,一時間無法採取進一步行動,以阿之間,雖然敵對如故,但此後幾年,卻只呈僵持狀態。這時,由1963年開始統治蘇聯,並支持伊、埃、敘三國進行6日戰爭的蘇共總書記布里茲尼夫再度支持三國對以用兵。1973年,伊、埃、敘及約旦再次聯合,向以色列施以突襲。
在初期,以色列不虞四國發動襲擊,頗有損傷。但以色列武裝部隊久經訓練,在國防部長達仁將軍的運籌帷幄之下,迅即穩定局勢,並進行反攻。
其中,以色列更推進至埃及西奈半島東面的蘇彝士運河;一面將埃及遠征軍的歸路截斷,另一方面直撲蘇彝士運河,迫使埃及在恐怕運河被以色列控制之下,將航行中船隻鑿沉,以封鎖運河。這一場戰爭,由於亦只維持了10日,故稱為"10日戰爭"。
在此次戰爭中,以色列雖然最終將4國打敗,但本身亦在最初階段受到了頗大創傷。而4國亦因再次遭失敗,一時之間,對以色列實在無可奈何。
20世紀80年代,中東地區雖再無國際之間的戰爭,但巴勒斯坦的不同游擊組織,卻不停地由以色列所佔領的加薩地帶和約旦河以西地區,向駐守的以軍襲擊,甚或偷襲以國境內的一些目標。真主黨亦經常由黎巴嫩南部將導彈射向以國,以色列則每次總是加倍報復,亦經常進入黎南,對難民營加以摧殘,使血腥事件幾乎無日無之。
以色列要求各阿拉伯國家承認其生存權利,但阿拉伯國家則提出"以土地換取和平",即要以色列交還在1967年"6日戰爭"中所佔領的埃及的加薩地帶、敘利亞的的戈蘭高地和約旦河以西的土地。
對於阿拉伯國家的要求,以色列一概拒絕。她指出:這些土地是她的安全所寄,絕對不會交還。同時,以色列更在河西的佔領區進行殖民計劃;因此更加引起阿拉伯國家和巴勒斯坦人的反感。
以巴和約:
90年代,中東和平終於有了轉機,以色列答允將其所佔自埃及的加薩地帶和約旦的河西地區,作為巴勒斯坦人自治的地區,並將西奈半島交還埃及。但她拒絕交還佔自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因其認為該以、敘邊境高地,是其安全所寄。而埃、約兩國,亦答允將加薩及河西地區讓出,予巴人自治。
這是以色列總理拉賓和巴解領袖阿拉法為了大局著想而達成的諒解。也是拉賓為了和平而用生命換來的成果。因為拉賓和阿拉法特雖然亦雙雙獲得了和平獎,但拉賓在達成和議不久後,便被一名以色列的激進大學生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