咩係做冬?

2007-12-23 1:47 am
咩係做冬?

回答 (2)

2007-12-23 2:08 am
✔ 最佳答案
冬至
  冬至,又名「冬節」、「至節」、「長日」或「長至節」,它的起源與中國人的二十四節氣有關,由於陽曆十二月廿二或廿三日之後,太陽的照射由南回歸線漸向北移,令北半球的的晝日,開始由日短夜長,慢慢回復日長夜短,所以到了冬至這個時刻,陰氣盛極而衰,陽氣亦隨之萌生,曆法文獻記載有云:「斗指戊,其時陰氣始至明,陽氣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也。」《禮祀.郊特牲》云:「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禮記.月令》指出:「律中黃鐘,乃陽之極,萬物之始也。」可見我國古代已重視陰陽觀念,冬至實屬古人推算曆法中節氣的依據。日屬陽,夜為陰,此時陽氣始生,適宜安息靜養,所以又有冬至忌出遊的說法。《易經.復卦象傳》說:「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施不行,後不省方」。
  冬至這個節令,由來已久。周代以十一月為正月(今以建寅為正),天子就選在冬至日舉行郊祀的典禮。冬至後白日漸長,陽氣轉盛,認為是祭天的最佳時節。秦延其制,以冬制為歲首,稱為「小過年」。儘管冬至後,日光照射逐漸北移,但酷寒的氣候仍會持續一段日子,漢朝有在冬至獻履襪給尊長的習俗。《四民月令》記載:「十一日,冬至之日薦羔。先薦玄冥於井,以及祖禰。齋、饌、掃滌如薦豚。其進酒尊長,及脩謁剌賀君、師、耆老如正日。」漢代人在冬至以糕祭水神玄冥及祖先,以酒進奉尊長,並在冬至這天準備「謁剌」。謁剌的做法是將竹木削薄後,再於其上書寫姓名。同時漢朝以冬至為「冬節」,稱為「日至」,官場並舉行賀節之儀,稱為「賀冬」,冬至被定為正式的節日,朝庭上下百官皆有一天的假期,所謂「冬大過年」,反映中國人對「冬至」是非常重視。
  沿至魏晉元朝,冬至稱為「亞歲」,百姓這一天要對父母尊長拜節。
  及至宋代,皇帝要在該日祭天,百姓則祭祖,《宋書.禮志》:「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因小會其儀,亞於歲朝也。」有人因此就稱冬至為「亞歲」。《秦中歲時記》記載:「冬至,賜百官辛盤,謂之借春。」除了在冬至賜臣下外,官中也於此日受外邦進貢。《東京夢華錄》記載:「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賀往來,一如年節。」宋人注重冬至的程度,遠超過其他的歲時節慶。南宋時,甚至在冬至前後三天商店罷市,垂簾飲酒賭博,稱為「做節」。
  元朝的冬至,由太史院向宮中進次年的曆書。宰相並率百官入宮朝賀。士庶人家則往來賀節,互贈禮物。
  明洪武十七年(1384)起,冬至開始放假三天。《酌中志》記載,明朝宮中自冬至節開始,宮眷內臣都換穿陽生補子蟒衣,房中則掛綿羊太子畫貼。司禮監刷印「九九消寒」詩圖。一般認為,冬至後,要過九九八十一天才能寒盡春來。
明、清皇帝「郊祀」,就在北京的天壇。南北朝時的冬至,融合了逐疫的傳說,有作赤豆粥的習俗。《荊楚歲時記》中說:「共工氏有不才之子,以冬至死,為疫鬼,畏赤豆,故冬至日作赤豆粥以禳之。」文中同時提及,晉魏官中有用紅線以測日影的習俗:「冬至後,日影添長一線。」
  清朝皇室於冬至日祭天,次日百官上表朝賀。是一年當中相當重要的典禮。《帝京歲時紀勝》記載:「紳耆庶士,奔走往來,家置一簿,題名滿幅。」這種習俗,又稱拜冬。拜冬的時候,不論男女,都會穿上新衣來互相拜揖。南方人則有在冬至拜墓的習俗,稱為掛冬。先冬至一日,親朋之間就以食物相饋贈,提筐擔盒,往來不紀於道,稱為「冬至盤」。節前一夜,稱為「冬至夜」,人家設席飲宴,稱為「節物」。歸寧娘家的女兒,在這天一定得回到婆家。據說,冬至夜若留已嫁的女兒在娘家過節,那會使兩家都發生不吉利事情。不論貧富,家家都在冬至拜祖先。
  民間在此日,要隆重祭祖,所謂「冬大過年」,來源於此,不只是就觀念而言,而是在生活中表現的。廢除帝制後,再也沒有了皇帝祭天,但民間祭祖則沿襲下來。人們也習慣把「冬至」前一天稱「小至」,過一天稱「至後」。
「冬節糰子年節糕」、「冬至餛飩夏至面」。冬至的應 節 食 品 ,北方人吃水餃或餛飩,南方人吃糰子。
  《歲時雜記》:「京師人家,冬至多食餛飩,故有『冬餛飩,年發飥』之說」。南宋時,餛飩也用來祭祖。富貴人家講究新奇,還有在一碗餛飩中,作出十幾種口味的,稱之為「百味餛飩」。
  《燕京歲時記》:「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渾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大約從宋朝開始,中國人就在元宵節吃湯圓。明清以後,江南人也在冬至以湯圓祭祖、祭灶。
  《清嘉錄》記載:「比戶磨粉為糰,以糖肉豇豆沙,蘆菔絲等為餡,為祀先祭灶之品,並以餽貽,名曰『冬至糰』。」其中湯圓還分大小,有餡而大者稱為粉團,是晚上祭祖的供品。無餡較小的是粉圓,是早上拜神的供品。
  其他各地冬至食俗很多。例如湖南人過冬至,會殺雞宰豬,把肉陰乾,稱為冬至肉。有俗話說「吃過冬至肉,身體賽牛犢」。杭州人把冬至那天吃剩的魚頭魚尾,放在米缸裡過一夜,第二天再拿出來吃,稱為「安樂菜」,俗語說:「吃安樂菜,萬事都順遂。」常州人則吃一種隔夜的熱豆腐,說「若要富,冬至隔夜吃塊熱豆腐」。除了固定的節食以外,人們也有在冬至進補的習慣,俗稱「補冬」。過去的人們由於物質缺乏,營養較差,在寒冷的天氣裡,為了抵禦嚴冬,身體會消耗掉比平常更多的熱量。因此,以肉類為主高熱量的食品進補,是很符合養生之道的。所以選擇在立冬到冬至這段時間吃些進補的食品及藥材來暖暖身子,對於身體特別有益。
2007-12-23 3:20 am
冬至,又名「冬節」、「至節」、「長日」或「長至節」,它的起源與中國人的二十四節氣有關,由於陽曆十二月廿二或廿三日之後,太陽的照射由南回歸線漸向北移,令北半球的的晝日,開始由日短夜長,慢慢回復日長夜短,所以到了冬至這個時刻,陰氣盛極而衰,陽氣亦隨之萌生,曆法文獻記載有云:「斗指戊,其時陰氣始至明,陽氣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也。」《禮祀.郊特牲》云:「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禮記.月令》指出:「律中黃鐘,乃陽之極,萬物之始也。」可見我國古代已重視陰陽觀念,冬至實屬古人推算曆法中節氣的依據。日屬陽,夜為陰,此時陽氣始生,適宜安息靜養,所以又有冬至忌出遊的說法。《易經.復卦象傳》說:「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施不行,後不省方」。

  冬至這個節令,由來已久。周代以十一月為正月(今以建寅為正),天子就選在冬至日舉行郊祀的典禮。冬至後白日漸長,陽氣轉盛,認為是祭天的最佳時節。秦延其制,以冬制為歲首,稱為「小過年」。儘管冬至後,日光照射逐漸北移,但酷寒的氣候仍會持續一段日子,漢朝有在冬至獻履襪給尊長的習俗。《四民月令》記載:「十一日,冬至之日薦羔。先薦玄冥於井,以及祖禰。齋、饌、掃滌如薦豚。其進酒尊長,及脩謁剌賀君、師、耆老如正日。」漢代人在冬至以糕祭水神玄冥及祖先,以酒進奉尊長,並在冬至這天準備「謁剌」。謁剌的做法是將竹木削薄後,再於其上書寫姓名。同時漢朝以冬至為「冬節」,稱為「日至」,官場並舉行賀節之儀,稱為「賀冬」,冬至被定為正式的節日,朝庭上下百官皆有一天的假期,所謂「冬大過年」,反映中國人對「冬至」是非常重視。

  沿至魏晉元朝,冬至稱為「亞歲」,百姓這一天要對父母尊長拜節。

  及至宋代,皇帝要在該日祭天,百姓則祭祖,《宋書.禮志》:「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因小會其儀,亞於歲朝也。」有人因此就稱冬至為「亞歲」。《秦中歲時記》記載:「冬至,賜百官辛盤,謂之借春。」除了在冬至賜臣下外,官中也於此日受外邦進貢。《東京夢華錄》記載:「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賀往來,一如年節。」宋人注重冬至的程度,遠超過其他的歲時節慶。南宋時,甚至在冬至前後三天商店罷市,垂簾飲酒賭博,稱為「做節」。

  元朝的冬至,由太史院向宮中進次年的曆書。宰相並率百官入宮朝賀。士庶人家則往來賀節,互贈禮物。

  明洪武十七年(1384)起,冬至開始放假三天。《酌中志》記載,明朝宮中自冬至節開始,宮眷內臣都換穿陽生補子蟒衣,房中則掛綿羊太子畫貼。司禮監刷印「九九消寒」詩圖。一般認為,冬至後,要過九九八十一天才能寒盡春來。

明、清皇帝「郊祀」,就在北京的天壇。南北朝時的冬至,融合了逐疫的傳說,有作赤豆粥的習俗。《荊楚歲時記》中說:「共工氏有不才之子,以冬至死,為疫鬼,畏赤豆,故冬至日作赤豆粥以禳之。」文中同時提及,晉魏官中有用紅線以測日影的習俗:「冬至後,日影添長一線。」

  清朝皇室於冬至日祭天,次日百官上表朝賀。是一年當中相當重要的典禮。《帝京歲時紀勝》記載:「紳耆庶士,奔走往來,家置一簿,題名滿幅。」這種習俗,又稱拜冬。拜冬的時候,不論男女,都會穿上新衣來互相拜揖。南方人則有在冬至拜墓的習俗,稱為掛冬。先冬至一日,親朋之間就以食物相饋贈,提筐擔盒,往來不紀於道,稱為「冬至盤」。節前一夜,稱為「冬至夜」,人家設席飲宴,稱為「節物」。歸寧娘家的女兒,在這天一定得回到婆家。據說,冬至夜若留已嫁的女兒在娘家過節,那會使兩家都發生不吉利事情。不論貧富,家家都在冬至拜祖先。


收錄日期: 2021-04-16 14:12:0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222000051KK0318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