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恐龍的資料

2007-12-22 10:14 pm
有無人可以比一種龍既資料比我?我要:外貌特徵,性情/行動特點,食物及居住地區,thx!!!!!!!!!!!!!!!!!!!!!!!!!!!!!!!!!!!!!!!

回答 (6)

2007-12-22 10:29 pm
✔ 最佳答案
恐龍的由來:

恐龍(Dinosaur)一詞來自希臘語,意思是『恐怖的蜥蜴』

恐龍源自數十億年前生活在海洋裏的微生物。漸漸微生物演化

成魚類。由於海洋裏的生物漸多,魚類又演化出在陸地上行走的兩生

類,接著並演變出爬行類。其中一支爬行類便演化為主龍亞綱。

恐龍是一類從三疊紀晚期到白堊紀未(約6500萬年前)絕為止稱

霸陸地達1億4千萬年之久的主龍亞綱(Archosauria)爬行動物。恐龍

跟其他爬行動物不同的是站立時附肢直立於體下,而不是向側伸展

。現有證據顯示恐龍可能是溫血的。而發現鴨嘴龍在巢旁築室,則

證明恐龍可能有育幼行為。目前己發現的恐龍有800多種,還在地底

的種類可能更多。


恐龍的年代:
三疊紀
在三疊紀時期, 當恐龍最初出現時, 各大陸擠迫在一起, 形成了一塊超級大陸板塊, 叫作盤古大陸.

三疊紀晚期, 是恐龍的第一階段. 地球的大部分仍是沙漠. 盤古大陸是那麼大, 大多數地方遠離濕潤的海

風, 所以炎熱乾旱的情況十分常見. 更早的二疊紀時期, 是一個山岳的時代, 由於大陸板塊互相碰撞而造出了

山脈. 到了三疊妃, 這些高山早已大部分殘損成山丘了.

生活在這古代地形中的動物, 是最後的像哺乳類樣子的爬行動物. 牠們當中有闊板龍, 有類似帶鱗甲的

鋸龍一類的槽齒動物, 和像鱷魚的狂齒鱷, 同時也有早期的恐龍, 例如虛形龍.

山脈仍沿各大陸的邊緣在長高, 溪澗從年輕的落磯山脈潺潺而下, 將沙石沖到現在亞利桑那州所在的地

方. 沿這些河流的流向, 兩岸長出了一面面針葉樹和蘇鐵樹. 覆蓋這些林叢地面的矮小植物, 主要是蕨類植物.

木賊馬尾草布滿河岸邊.

在現今南美洲的地方, 跑動快速的恐龍如交龍, 已進化出來; 在歐洲, 生活了最早的大型恐龍板龍.

侏羅紀
在侏羅紀早期, 盤古大陸這塊大陸仍連在一起, 不過, 用不了多久, 它就開始解體了. 這大陸開始沿一條

線斷裂, 將北美洲扯離非洲.

淺海開始在盤古大陸的表面上擴展開來, 這樣就使遙遠內陸的氣候更濕潤, 曾是荒漠的地方變得林木茂

盛. 海水淹沒了北美和非洲之間的低地.

在海中已有像魚龍和蛇頸龍般的爬行動物; 早期的甲龍- 稜背龍和大型食肉恐龍生活在現今的歐洲中.

在大陸的另一端, 也就是今日南美洲的地方, 有素食恐龍如異齒龍和肉食恐龍如合跗龍.

當侏羅紀晚期時, 盤古大陸開始慢慢解體. 淺海擴展到低窪地區. 松丹斯海向南擴展到北美大陸上, 分開

了落磯山脈和大陸主體, 沙粒和鵝卵石往大海伸展, 形成了一個平闊的河流平原.

恐龍化石量豐富的摩利地層也在這時由沙成岩, 泥成岩和淤泥岩形成. 這時代有典型的巨大食草恐龍如

腕龍和大型肉食恐龍如異特龍.

白堊紀
在白堊紀早期, 盤古大陸的解體已在進行中, 北美和非洲被海洋分開了, 不過北美仍和歐洲相連; 非洲和

南美依然相連. 南極洲和印度卻像島般分開了. 覆蓋歐洲的淺海消失了, 巨大的淡水湖- 韋爾德湖殘留在法國

北部, 它四週是石炭紀時形成的石炭岩山脈.

生活在韋爾德湖四週的是草食的禽龍, 稜齒龍等, 還有肉食的重爪龍等. 韋爾德湖留下的地層, 稱為韋爾

德湖地層, 那裡有針葉樹, 蕨樹, 銀杏樹和早期開花植物, 同時也有哺乳動物.

到白堊紀晚期, 盤古大陸已完全解體, 北美已和歐洲, 南美分離, 非洲也和南美分開. 不過南極洲和澳洲

仍然相連, 北美西方和亞洲有一道陸橋相連.

現代的橡樹, 柳樹森林已代替了針葉樹和蕨樹的巨大森林, 有花植物已經繁衍. 棕櫚樹在較暖的地方出

現. 這個時代較有代表性的恐龍為甲龍, 三角龍和暴龍等.
參考: 自己
2007-12-31 3:12 am
埃德蒙頓甲龍
化石時期: 上白堊紀
保護現狀
絕滅 (化石)
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鳥臀目 Ornithischia

亞目: 裝甲亞目 Thyreophora

下目: 甲龍下目 Ankylosauria

科: 結節龍科 Nodosauridae

屬: 埃德蒙頓甲龍屬 Edmontonia
Sternberg, 1928


E. longiceps
E. rugosidens
南方埃德蒙頓甲龍 E. australis

埃德蒙頓甲龍(學名Edmontonia)是一類裝甲恐龍,屬於上白堊紀的結節龍科。牠是以發現牠的埃德蒙頓地層(現名為馬蹄鐵峽谷組)來命名的。牠的化石並不是發現於加拿大艾伯塔省的埃德蒙頓。

發現及物種
埃德蒙頓甲龍的模式種E. longiceps是於1924年發現的。直至1928年才由查爾斯·斯騰伯格(Charles M. Sternberg)命名。E. rugosidens由查爾斯·懷特尼·吉爾摩爾(Charles W. Gilmore)於1930年正式命名,是從美國德克薩斯州發現的。埃德蒙頓甲龍的物種包括有:

E. longiceps:模式種。
E. rugosidens:最初於1988年,羅伯特·巴克(Robert T. Bakker)基於牠的頭顱骨與E. longiceps的差異而認為牠是一個亞屬,稱為Chassternbergia。[1][2]這個亞屬卻不被接納。[3][4]Chassternbergia的語源是「紀念斯騰伯格」。[5]
南方埃德蒙頓甲龍(E. australis)[2]:只有一些頸部甲板,一般都認為是可疑名稱。[3]
丹佛龍一般都被認為是屬於此屬。丹佛龍是由巴克於1988年命名,包括了一個從南達科他州蘭斯組發現的上白堊紀麥斯特裡希特階頭顱骨。[1]但後來發現牠其實是屬於E. rugosidens的。[4]丹佛龍的完模標本現正存放在丹佛自然科技博物館之中。

古生物學
埃德蒙頓甲龍是巨大及像坦克的恐龍,身長約7米及高2米。牠們的口鼻部為狹窄、缺乏牙齒的喙狀嘴,可用來切碎植物。頭顱骨的骨頭緊密癒合,可使骨頭堅固。[6]

牠的背部及頭部都有骨質甲板,背部及尾巴都有數列尖刺,頸部有兩排鱗甲,肩膀間有第三排鱗甲,兩側的肩膀都有四條長棘,其中兩條再分枝成亞棘。這些刺可能是用來較力用的。為保護自己,牠們可能會臥在地上,以減低對沒有保護的腹部的攻擊的可能性。
2007-12-24 6:29 pm
主龍亞綱分為兩個目:「蜥臀目」和「鳥臀目」。


蜥臀目:
蜥臀目具類似蜥蜴的三角狀腰帶,原始類型為後足行走,而進步代表又有四足行走者。根據「肢骨結構」,結合「生活方式」,蜥臀目又分為兩個亞目:獸腳亞目和蜥腳形亞目。

1.獸腳亞目:分為三個次目。

(1)虛骨龍次目:
具輕盈靈活的軀體,早期虛骨龍很可能是食肉類型, 後期代表成雜食性,有的則是以蛋為其主食(像無牙的似鳥龍)虛骨龍次目包括了三疊紀中晚期的「包斗龍」、侏羅紀的「西格龍」、晚三疊紀至白堊紀的「虛骨龍」和白堊紀的「似鳥龍」等科。

(2)肉食龍次目:
幾乎全是龐大的雙足行走食肉型的動物。頭骨高大而適應捕食,因多肌肉固著,固其表面粗糙不平。肉食龍次目包含了「玻玻龍」、「巨齒龍」、「棘龍」和「霸王龍」等科。

(3)恐爪龍次目:
小到中等的獸腳類恐龍,頭部不大,牙齒強烈後彎,軀體結構輕巧。本次目僅一科:「馳龍」科,生存時代是白堊紀。除亞洲外,北美也有發現。

2.蜥腳形亞目:
恐龍中最大、最長的類型全在此亞目中,四足行走和植物食性是本亞目屬種的特點,當然較原始代表也有雙足行走和雜食性者。本亞目又分為兩個超科。

(1)古腳龍超科:
雙足行走,雜食性。該超科為演化不成功的一支恐龍,一直保存一些原始祖先類型特點,故很快在早侏羅紀末就絕滅了。中國的『祿豐龍』就是本超科典型代表。共有兩科:「槽齒龍」科和「板龍」科。

(2)蜥腳龍超科:
龐大的四足行走的恐龍。頭極小,頸尾皆長,四肢粗壯。根據『牙齒構造』,分為兩個科群:牙齒棒狀,前部尾椎為前凹形者稱「棒齒蜥龍科群」;牙齒勺狀,前部尾椎為雙平形者稱「勺狀蜥龍科群」。

鳥臀目:
腰帶為四射型結構,與鳥類者相似。植物食性或少量雜食性,除鳥腳亞目外,其餘是四足行走動物。鳥臀目共有五個亞目:鳥腳亞目、劍龍亞目、甲龍亞目、角龍亞目和腫頭龍亞目。

(1)鳥腳亞目:
全是雙足行走的恐龍。鳥腳類從中三疊紀至晚白堊紀皆有代表屬種。最早的代表是中晚三疊紀的「畸齒龍」科,皮薩龍科的屬種。侏羅紀、白堊紀有「稜尺龍」科「禽龍」科和「鸚鵡嘴龍」科,最進步的為晚白堊紀的「鴨嘴龍」科。 
(2)劍龍亞目:
有各式甲板的恐龍,植物食性,前肢短於後肢的4足行走動物。劍龍類最早期屬種生存在晚三疊紀或早侏羅紀,至早白堊紀絕滅,其化石分布於亞洲、歐洲、北美及東非等地。該亞目共包含兩個科:「劍龍」科和「腿龍」科。
(3)甲龍亞目:
全是4足行走,植物食性恐龍,軀體扁平,幾乎全被骨甲所覆蓋。甲龍從中侏羅紀開始出現,白堊紀時大發展,特別在晚白堊紀時,甲龍類屬種幾乎遍布北美,歐亞等世界各地,甲龍亞目共有三科:「結節龍」科;「棘鎧龍」科;「塵龍」科。        
(4)角龍亞目:
全是植物食性的四足行走的恐龍,其特點是頭上不同部位發育大小差異的角。角龍出現較晚,由鳥腳類演化而出,其原始類型為在亞洲發現的『原角龍』,進步屬種在北美發現最多,是晚白堊紀的標準化石。本亞目共有兩科:「原角龍」科、「角龍」科。
(5)腫頭龍亞目:
皆為植物食性、兩足行走的小型恐龍,形態特化,突出特徵是頭頂腫厚成盔狀。本亞目只含「腫頭龍」科一科,在亞洲發現最多,其生存時代為晚白堊紀。
生存的年代
三疊紀(約2億4千8百萬到2億8百萬年前)通常被稱為恐龍時代,是中生代的第一個時期。當時所有的陸地形成了一個超級大陸,叫做盤古大陸,北半部稱勞拉西亞古陸,南半部則是岡瓦納古陸。當時各地的氣候都限暖和或者炎熱。極地沒有冰層覆蓋,沙漠在內陸地區擴展。顯花植物尚未演化出來;柞柏類物、棕狀的蘇鐵和蕨類植物生長在潮溼的區域。能適靡乾燥環境的史前爬行類在陸地上占盡優勢;爬行類也出現在天空與海洋之中。恐龍就是三疊紀後期演化出來的。當時,恐龍的種類還是很少,三疊紀後期的恐龍有包斗龍、虛骨龍、畸齒龍、劍龍等等。侏羅紀 (約2億1千萬─1億4千萬年前)是中生代的第二個時期。在亞洲針葉樹和銀杏繁茂。盤古大陸繼續分離。
白堊紀 (約1億4000萬─6500萬年前)是中生代的第三個時期。雖然恐龍不斷繁盛,但是在這個時代末期就都滅絕了。白堊紀時期的恐龍有似鳥龍、霸王龍、恐爪龍、鴨嘴龍、原角龍、腫頭龍等等。
2007-12-24 6:04 pm
恐龍曾經是地球上最具影響力的一類生物,支配陸地生態系大約1億6千萬年之久。恐龍最早出現在2億3千萬年前,消亡於約6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所發生的白堊紀滅絕事件。恐龍至少有一支倖存發展至今,分類學家認為現代鳥類可能是獸腳亞目恐龍的直系。最先發現恐龍的是曼特爾夫婦。
自從19世紀第一批恐龍化石被發掘,復原的恐龍骨架化石始終是博物館最受歡迎的展品。恐龍已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無論兒童或者成年人均對恐龍有很高的興緻。恐龍往往是熱門書籍電影的題材,如侏羅紀公園,有關恐龍的科學研究的進展也頻繁見諸於各類媒體。
恐龍(dinosaur)這個術語有時也被用來指向其他史前爬行類,如盤龍目,翼龍目,魚龍目,滄龍科等,從科學角度來看,這些都不是恐龍。
定義
英國古生物學家理察歐文(Richard Owen)在1842年正式把恐龍總目(Dinosauria)定義為蜥形綱(Sauropsida)的一個獨特部族,或者亞綱。它由希臘詞彙deinos(意為「恐怖的」或「極其巨大的」)和sauros(意為「蜥蜴」)組成。恐龍一詞最早是日文漢字『恐竜(きょうりゅう)』的翻譯,後為中國引用。歐文用這樣的命名來表示對於這類生物巨大形體和令人顫栗的巨牙的敬畏。
恐龍家族極為龐大。截止到2006年的學術研究,已有探明的527個種,可能存在的種的總數為1844。有草食性,也有肉食性。有雙足行走,或四足行走,或如砂龍(Ammosaurus)和禽龍(Iguanodon)可以在雙足和四足間自由轉換。無論體型大小,恐龍對陸地生活的適應性堪稱卓越。
大小
儘管目前證據不全,但是作為整體,恐龍的形體很大。即使以恐龍的標準來看,蜥腳亞目也是其中的巨無霸。在漫長的恐龍時代,即使是體型最小的蜥腳亞目也要比它的棲息地內的其他動物要大,而最大的蜥腳類則比任何曾經在地球上行走過的動物都要大出幾個數量級。巨型史前哺乳動物如巨犀和猛獁在巨型蜥腳亞目動物前不值一提,僅有少數現代的海洋生物接近或超過它們的體型:最為人熟知的是藍鯨,大約可以達到190000公斤和33.5米長。
然而,大部分的恐龍要比這小得多。現有的證據表明,恐龍的平均大小在三疊紀、侏羅紀早晚期和白堊紀都不斷變化。根據古生物學家比爾·埃里克森(Bill Erickson)的研究,恐龍的體重中間值預計在500公斤到5噸之間。一項對於63種恐龍的研究得出的平均值大於850公斤,大約是一隻灰熊的重量;而中間值將近2噸,約為一頭長頸鹿的體重。這些數據與現代哺乳動物形成強烈的對比,哺乳類的平均值僅為863克,相當於一隻大一點的齧齒動物。最小的恐龍也比現代2/3的哺乳類要大,恐龍中的絕大部分都大過98%的現存哺乳類。

最大和最小的恐龍
只有很小比例的動物最後會成為化石保存下來,況且絕大部分的化石都仍埋藏於地底。只有極少數的已被發現的樣本保留有完整的骨骼,而其中保存有皮膚和其他軟組織痕跡的則更為稀有。通過與相近的了解較多的物種比較骨骼的大小及形態來重建一副完整的骨架是一個藝術創作的過程,而重塑肌肉和器官則更像是猜謎了。一句話就是,科學家可能永遠無法確定最大和最小的恐龍。
從現有的狀況較好的骨架來看,最高和最重的恐龍是腕龍(Brachiosaurus brancai),又稱長頸巨龍(Giraffatitan)。它的遺骸在1907年至1912年間發現於坦尚尼亞。從多具大小相近的個體中取出不同部位的骨骼最終拼湊出現展示於柏林洪堡博物館的骨架模型,該模型高12米,長22.5米,預期活體的重量在30000到60000公斤之間。最長的恐龍是27米長的梁龍(Diplodocus),1907年發現於美國懷俄明州展示於匹茲堡的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
以上這些當然都是巨大的恐龍,但是對它們的所有的了解都是基於一丁點碎亂的化石而來。大部分的已被記錄的巨型草食性品種都是在1970年代後被發現的,包括沉重的阿根廷龍(Argentinosaurus),預測體重在80000到100000公斤之間;最長的是40米長的超龍(Supersaurus);最高的,18米的波塞東龍(Sauroposeidon),可以一直夠到6層樓的窗口。而易碎雙腔龍(Amphicoelias fragillimus)可能是它們中最長,僅稱「可能」是因為我們對它的全部了解都來自於1878年對於一片脊椎的神經弓化石的描述,該化石現已遺失。從當時對該化石的圖釋推斷,它有可能達到58米長和120000公斤重,在重量上僅次於罕為人知的巨體龍(Bruhathkayosaurus),後者的體重可能達到175000到220000公斤。其他的巨型食肉類有南方巨獸龍(Giganotosaurus),馬普龍(Mapusaurus),霸王龍(Tyrannosaurus rex)和鯊齒龍(Carcharodontosaurus)。
不計現代鳥類(如吸蜜蜂鳥)的話,最小的恐龍體型相當於烏鴉或者雞。獸腳亞目的小盜龍(Microraptor)和小馳龍(Parvicursor)體長都在60厘米以下。
恐龍的演化
恐龍與牠們的初龍類在三疊紀中到晚期分開演化,接近2億3000萬年前,大約是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後約2000萬年,該次滅絕事件消滅了接近95%的地球生物。 [1][2] 對於早期恐龍始盜龍的放射線定年法檢驗,證實始盜龍生存於中三疊紀。古生物學家認為始盜龍的外表類似所有恐龍的共同祖先; [3] 如果屬實,則顯示最早的恐龍應該是種小型、二足掠食者。 [4] 在阿根廷的中三疊紀地層所發現的原始、類似恐龍的鳥頸類初龍,例如Marasuchus與Lagerpeton,也支持這個說法;已出土的化石證據顯示這群動物都為小型、二足掠食者。
原始恐龍的第一次適應演化發生於三疊紀;各種恐龍快速地演化出不同的特化特徵,並發展出不同的體型大小,佔據者不同的生態位。在恐龍佔優勢的侏儸紀與白堊紀期間,幾乎所有身長超過1公尺的陸地動物皆為恐龍。
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發生於白堊紀末期,接近6500萬年前,造成所有恐龍的滅絕,以及鳥類的崛起。但仍有其他雙弓動物在滅絕事件中存活下來。
2007-12-22 11:01 pm
暴龍

外貌特徵:
暴 龍是地表上出現過的最大型肉食性動物之一,身 體 高 達 十 四 公 尺 , 體 重 大 約 十 公 噸 , 牠 的 後 腳 十 分 粗 大 強 壯 , 甚 至 能 各 自 撐 起 一 隻 犀 牛 。 從 暴 龍 的 化 石 發 現 , 牠 的 每 一 顆 牙 齒 , 都 大 如 一 個 成 人 的 手 掌 , 即 使 是 眼 睛 也 比 人 頭 還 大 。 暴 龍 雖 然 身 體 大 部 份 都 大 得 驚 人 , 但 是 暴 龍 的 一 對 前 肢 卻 是 既 小 又 短 , 短 得 甚 至 於 沒 有 辦 法 把 食 物 送 入 口 中 。  

性情:
是肉食性恐龍中最殘暴,兇 猛 的

行動特點:~~

食物:
暴龍是肉食性恐龍,以其他恐龍為食物

居住地區:
多分佈於美國和與北美洲其他地區。

額外:
*學名:
Tyrannosaurus rex)意為「暴君蜥蜴」,又名霸王龍,或音譯為雷克斯龍。

*出 現 的 時 間 :
是 恐 龍 時 代 的 最 末 期 , 距 離 現 在 大 約 八 千 萬 年 前 。

   
參考: 書:恐龍--暴龍
2007-12-22 10:51 pm
恐龍的品種繁多,生活在古勞亞古大陸(即現今北美洲、歐洲和亞洲)和古罔瓦納古大陸(即現今南美洲、非洲、印度、南極洲和澳洲)的恐龍,各有不同。我想你可以參考今期國家地理雜誌,是講有關恐龍,而且有很多不同圖片可供參考。

因為外貌特徵,一定要看圖片,文字是難全面形容外貌特徵。
性情/行動特點,食物及居住地區,是可以以文字告訴你,不過你要指明是那一種。

希望資料有用!
參考: National Geographic No. 84, 2007年12月號--奇異恐龍(一窺演化大驚奇)


收錄日期: 2021-04-20 00:08:5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222000051KK0219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