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變白話文,最佳回答(20)

2007-12-21 4:10 am
北齊.斛律金(敕勒歌)
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唐.杜甫(絕句)
唐.王維(鳥鳴澗)
唐.孟浩然(夜歸鹿門歌)
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以上每一首詩既白話文,如果好心人士話埋俾我知用左咩修辭手法,唔該!

回答 (1)

2007-12-27 9:44 pm
✔ 最佳答案
敕勒歌,北朝時遊牧於陰山漠南一帶的蒙古族民歌。歌為:「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此歌最早見於唐李延壽撰《北史》,又見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北史》還記述了一段故事:東魏孝靜帝武定四年(546),高歡攻北周玉壁,慘遭大敗,憂慮成疾,謠傳其中箭將死。高歡聞之,勉強坐帳以安撫將士,令斛律金(人名)唱敕勒歌,自己則與之合唱。敕勒歌雄渾闊大,悠揚高亢的氣勢與南朝歌嫵媚纖巧的風格恰成對照。這種壯美的審美範疇,成為內蒙古文學藝術的傳統。敕勒歌至今仍膾炙人口,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瑰寶。 作者背景
相傳這是北齊人斛律金所唱的敕勒民歌。這首歌原為卑語,後被翻譯成漢語。敕勒是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居住在今山西北部和內蒙古南部一帶。

注詞釋義
川:指平原。敕勒川,大概因敕勒族居住此地而得名。
陰山:陰山山脈,起於河套西北。橫貫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偏西一帶。
穹廬:遊牧民族所住的圓頂帳篷。即今蒙古包。
野:為了押韻,此處也可以按古音讀作yǎ。
見:同「現」, 這裡不讀jiàn。

古詩今譯
遼闊的敕勒川在陰山腳下。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帳篷,籠蓋了整個原野。蒼天遼遠空曠,草原一望無際,微風吹倒了牧草,露出了藏在草中的牛羊。

名句賞析——「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這是一首北齊所唱的民唱,它唱出了草原的遼闊和牛羊的繁盛,唱出了大草原的壯美景色。前兩句,寫敕勒川的位置。把天比作穹廬,非常貼切,同時又讓我們想起遊牧民族的圓頂帳篷和他們的生活;後兩句,用「天蒼蒼」和「野茫茫」形容草原上的所見,給人以無限遼闊的感受。而「風吹草低」一句,寫出了草原上水草的茂盛和牛羊的肥壯,又把整個畫面變成了一幅天人和諧的人文圖景,生動異常。語言簡練質樸,音調雄壯,風格明朗豪放,雄渾天成,是描寫草原風光的千古絕唱。

王之渙(登鸛雀樓)

[原文]:

白 日 依 山 盡,

黃 河 入 海 流。

欲 窮 千 裡 目,

更 上 一 層 樓。

[譯文]: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
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湧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註釋]:

1.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永濟縣,樓高三層,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傳說常有鸛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陽。

3.依:依傍。這句話是說太陽依傍山巒沉落。

4.窮:盡。

杜甫(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兩隻黃鶯在柳枝間相互追逐,唱出了悅耳的歌聲。成行的白鷺在高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好像要與青天相接的樣子。這巍峨的西嶺,儘是皚皚白雪,千年不化。門前的岷江上,看見沿河停泊著許多商船。


王維(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春天寂靜無聲,桂花不知不覺地凋落。寂靜使春夜裡的山更讓人覺得空空蕩蕩。月亮出來了,小鳥竟然被月光驚動。時時發出的鳴叫在山澗中迴響。


夜歸鹿門歌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夜來去。


孟浩然(夜歸鹿門歌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體裁】:七古
詩文解釋】
山寺裡的鐘聲響起,天色已經昏暗,漁梁渡口人們爭著過河喧鬧不已。行人沿著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乘著小舟返回鹿門。鹿門山的月亮照清楚了朦朧的樹影。不覺中忽然來到龐公隱居的地方。巖穴的山門及松間的小路靜悄悄的,只有我這個隱者獨自來來去去。
【詞語解釋】
晝已昏:天已黃昏。
漁梁:在湖北襄陽城外污水邊。
鹿門:山名,在襄陽。孟浩然在山中建有別業。
龐公:龐德公,東漢襄陽人,隱居鹿門山。
巖扉:巖洞的門。
幽人:隱士。指龐德公,也是詩人自指。
【詩文賞析】
孟浩然家在襄陽城南郊外的峴山附近,漢江西岸,名為「南園」或「澗南園」。鹿門山在漢江東岸,與峴山隔江相對。漢江隱士龐德公,因拒絕征辟,攜帶家眷,隱居於鹿門山,因此,鹿門山便成了隱居聖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隱居在峴山南園的家中,後來,在長安謀仕不遇,遊歷數年後,決定步龐德公之後塵,隱居鹿門山。但是,只是偶爾去住住,不過是標榜隱居罷了。
詩中描寫了詩人夜歸時一路所見的景色,抒寫了隱者清高的志趣和情懷。本詩自然流暢。筆墨淡雅,景物描寫充滿了生機,令人倍感親切。

題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皆寂,惟聞鐘磬音。

【詩文解釋】

清晨我漫步走到這座古寺,初升的太陽照耀著高聳的叢林。一條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靜的遠方,那裡是被花木濃蔭覆蓋著的禪房。山光明淨,鳥兒歡悅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覺得心境的空靈。萬物一片沉寂,只聽到那悠悠鐘磬的回聲。
【詞語解釋】
禪房:僧侶的住房。
萬籟:各種聲響。
【詩文賞析】

晨遊山寺,看到幽靜的竹林、清澈的水潭,青山煥發、鳥兒歡唱,裊裊的鐘磬聲時隱時現。如此清幽的環境使詩人頓去雜念,心中豁然開朗。全詩雖詠禪房寺院,實抒寄情山水及隱逸之情。
語言古樸,意象深微;構思工於造意,妙在言外,引人在平易中進入勝境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46:4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220000051KK0283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