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外型特徵:
黑臉琵鷺屬大型涉禽,喙部形狀特別,既像匙羹,又像琵琶,面部呈黑色,是故名為黑臉琵鷺。在越冬期完結前,成鳥胸部、頸項和頭部會長出鮮艷的金黃色繁殖羽。在全球六種琵鷺類(Platalea)中,數牠的身型最少,雄性的高度分別可達81公分和73公分。翼展長度為約36公分,成鳥的體重約1.6至2.2公斤。
跟成鳥不同,不足3至4歲的幼鳥喙部呈褐色,有水平「皺紋」。與其他大型白色水鳥,如鷺等不同,黑臉琵鷺飛行時頸部會完全伸展。不足6至7歲的黑臉琵鷺的初級飛羽尖呈黑色,飛行時極易察覺。
全球狀況與分布:
黑臉琵鷺只在東亞地區出沒,全球數量估計不足2,000,被列為「瀕危」物種。
黑臉琵鷺在3月至9月期間,只於南北韓至中國遼寧省之間的西部海岸上的小島上繁殖。當中以限制人類進入的南北韓休戰區是最大和最成功的繁殖區。
黑臉琵鷺在冬天南遷至越冬地,已確認的越冬地包括中國大陸、日本、南韓、台灣、香港、澳門、越南、泰國和菲律賓的沿岸地區。其中以台灣和珠三角區(米埔后海灣、福田自然保護區和澳門)是黑臉琵鷺的主要越冬地,越冬種群佔全球總群超過六成。
由於全球數目稀少,黑臉琵鷺天生已容易受絕種威脅。要繼續生存,牠們的主要繁殖地必須得到長久保護、越冬範圍內的沿岸濕地不受污染,兼備大量食物,以及避免致命的疾病或感染。
本地狀況:
每年在港越冬的黑臉琵鷺,平均佔全球總數兩成。首個鳥群於10月中至月底到達,數目在11月底達至高峰。牠們通常逗留至翌年5月底,然而有小部分年紀太輕(不足3至4歲),未能繁殖的幼鳥會留在后海灣渡過夏天,不會飛返繁殖地。
在1980年代末期之前,在香港越冬的黑臉琵鷺不出35隻,10年後數目已上升至152隻。及至2005年,數目已接近400隻。
在后海灣越冬的黑臉琵鷺,主要集中在米埔、尖鼻咀、南生圍和落馬洲,亦有小部分出現遠離后海灣的地方,包括大欖涌、大埔、長洲與沙頭角海。米埔基圍是黑臉琵鷺的核心棲息地區,供牠們停棲和覓食。世界自然基金會將保護區北部部分基圍劃為棲息區,整個冬天均保持淺水狀態。另一個能惠及黑臉琵鷺的重要管理措施就是在冬天放乾基圍,提供小魚小蝦給牠們食用。
基本生態:
黑臉琵鷺以濕地為家,牠們特別會在淺水地帶,包括潮間帶濕地、稻田、基圍和魚塘等地方停歇和覓食。牠們通常在晨光曦微和夕陽西下的時分覓食,食物主要是小魚、小蝦和其他甲殼動物,但亦會吃海藻、兩棲動物和昆蟲。
成鳥用枯枝和落葉在岩壁上築巢,一至兩星期後,雌鳥將產下約三枚蛋。雌雄鳥會輪流孵蛋,鳥蛋約在五星期後孵化。幼鳥在五星期後懂得走路,七星期後開始學會飛翔,三個月後可以和父母一起展開遷徙旅程。
黑臉琵鷺的壽命估計為20至25年,如今在記錄中壽命最長的黑臉琵鷺在1995年夏天出生。這頭已有環誌的鳥類每幾年在香港出現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