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寨公園!

2007-12-21 1:24 am
九龍城寨公園的資料,古代現代都要!!!!!!!!!!

回答 (3)

2007-12-21 1:34 am
✔ 最佳答案
古色古香‧鳥語花香的「九龍城寨公園」
讓歷史的歸於歷史。「九龍城寨」在1987年中、英政府協議下拆除重建,拆除當時在當地老居民的指引下竟發現清朝衙門及古蹟,包括寫有「九龍城寨」四字的匾額。這匾額原本掛於寨城城門上,二次大戰期間,民眾為了避免匾額遭日軍破壞於是將匾額拆下,並埋於城寨內的泥土中。當年偌大的九龍城寨現在雖然只剩「九龍城寨公園」,但是建築專家刻意讓城寨原有的圍牆等古建築重現,讓歷史有跡可尋。
現在的「九龍城寨公園」古色古香,典雅的江南造景有庭園山水、窗櫺、樓閣與荷花池,池中悠游的錦鯉像是在訴說著現在的太平盛世。公園中看得見建於清朝的衙門建築以及九龍城南門碑刻,這些都是香港重要的文化財。

九龍寨城(或稱九龍砦城,俗稱九龍城寨),是香港殖民地時代位於今九龍城區的一座圍城,於1993年被拆卸。


[編輯] 歷史
九龍寨城歷史最早可追溯至中國的宋朝時代,原是防衞外敵的據點。香港島1842年成為英國殖民地後,寨城一度擴建以抗衡對岸的維多利亞城。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九龍半島成殖民地,但九龍寨城仍然歸滿清派兵管轄,成為位處英國殖民地的中國外飛地。城寨更是清朝官員辦公的地方,地位約等於現代的領事館。英國曾一度於1899年入侵城寨,卻發現城內空寂無人,並放棄佔領、管理寨城和駐兵。1890年代至1940年代期間,這群清朝駐軍仍然留於寨城內的衙門及其他建築物。九龍寨城於是成為當時「感受舊中國」的旅遊點。

其後1941至45年,日本侵華,日軍佔領香港期間,為了擴建啟德機場的明渠,拆毀了全部城牆。日本投降後,露宿者開始在九龍寨城聚居,並於1948年成功抵抗英國政府進入整頓。由於香港警察、殖民地政府無權進入,中國的政權又拒絕管理,九龍寨城頓成罪惡溫床、貧民區,更有以「三不管」(即中國不管,英國不管,香港不管)來形容當地的管轄權問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批難民從華南地區湧入香港,並聚居於九龍寨城,港英政府最終完全放棄管理,寨城淪為三合會活躍地帶,成為販毒、賣淫、賭博等非法行為的溫床,最「著名」的色情場所、賭場、鴉片煙館、海洛英館、犬肉食堂等四處林立。1959年,寨城發生了一宗命案,中英兩國政府竟互相推卸處理案件的責任。此外,由於港英政府當時不承認中國醫生的資格,城寨也成為無牌牙醫診所和冒牌貨販賣點的集中地。

1973至74年間,香港警察派出過3,000人強進寨城,剷除寨城內的黑幫勢力。寨城後來「絕地逢生」,鋼筋水泥房屋如雨後春筍般建成,非法擴建、僭建嚴重,街道狹窄如走廊。居民用水來自八條公家的水管或水井。由於建築完全不經規劃,寨城環境衛生惡劣。1980年代初期,有推算寨城居有35,000人,而罪案率也比香港平均數字高得多。

到了1984年,中英兩國簽訂《中英聯合聲明》處理香港問題,1987年兩國共同決定清拆寨城,遷徙居民。九龍寨城在1993年清拆前,曾經讓藝人成龍拍攝《重案組》電影,並容許一群日本探索家以一星期時間描繪寨城地圖。

有指九龍寨城在拆毀之前有50,000多名居民;以寨城面積0.026平方公里推算,城寨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90萬人,是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編輯] 九龍寨城公園
九龍寨城清拆後,香港政府將原址改建為公園。原來計劃名為「九龍城寨公園」,但清拆期間經老居民指引,發現了一些古代文物,包括:兩塊寨城南門(即舊日寨城的正門)原址出土的花崗岩石額,刻有「南門」及「九龍寨城」字樣;寨城城牆殘存的牆基、東南兩門的牆基、一條沿寨城內牆建築的排水溝及旁邊的石板街。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民眾為免石額被日軍破壞,將之拆下埋於寨城內泥土中。政府遂將公園改名為九龍寨城公園,這些文物都安放於「南門懷古」景區。昔日三進四廂的衙門「大鵬協府」,則在修復和重建後成為展館,陳列了與寨城歷史有關的石碑(包括張玉堂拳書「墨緣」、「壽」字及載有衙門士兵出差配餉開支紀錄的光緒十二年《刊刻會議》)、寨城的歷史圖片等。

整個公園以江南園林規格建造,分為春、夏、秋、冬四季,共八個不同景區。除展示寨城文物的「南門懷古」外,另有景點如邀山樓、六藝臺、歸壁石、童樂苑、敬惜字紙亭等。廣蔭庭則擺放嶺南派四季盆栽,並有一幅以啤酒樽、碗、碟碎片和剩餘建園材料砌成的「五福壽鶴圖」。

九龍寨城公園與毗鄰的賈炳達道公園相連,形成面積龐大的公眾休憩地方。
2007-12-21 1:45 am
九龍城寨,係喺香港嘅九龍城區入面一座圍城,喺1993年已經拆咗。九龍城寨原名九龍寨城,亦有人叫九龍城砦,因為舊時九龍城寨嘅城池只係用石頭起出嚟,所以以前啲人鐘意叫呢度做城砦,即九龍城砦。喺香港歷史上,呢個地方曾經係一個引起好多政治爭論嘅敏感地方,又曾經係一個出名「三不管」嘅神秘地帶。1987年港府宣佈清拆城寨,引起社會關注,最後落實分三期進行清拆,而家九龍城寨已經變咗做一個公園,叫做九龍寨城公園。

歷史
九龍城寨嘅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宋朝。佢位於九龍灣中心,由鯉魚門南行嘅船都一定會經過,而且仲係沿海重要嘅戰略地點,不過喺二三十年代因為填海起啟德機場,九龍灣就唔再係海港。



[名稱由來]
九龍城寨原名叫九龍寨城,後來由於香港政府喺劃分區域時,將九龍寨城周圍嘅地方都全部叫咗做「九龍城」,後來為咗唔想混淆,於是就將九龍寨城改為九龍城寨,等佢可以同「九龍城」分返開


[城寨來由]
九龍城寨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宋朝,原本係防衞海盜嘅據點,為咗防止海盜,喺1810年就起咗座九龍寨炮台。而喺經歷過鴉片戰爭之後,九龍城寨嘅戰略地位就變得更加重要。於是去到清初康熙年間,為咗方便防守同官衙做嘢,就開始起城池,而九龍城寨就因為咁喺1846年起咗出嚟


[殖民地時期]
到咗1898年,英國希望租借深圳河以南同離島所有島嶼,於是要求簽署《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九龍半島同香港島一樣變成英國殖民地,但中國方面堅持唔畀九龍寨城列入租地範圍,結果就令九龍城寨變成中國喺香港宣示主權呢個獨特地位。城寨變成清朝官員做嘢嘅地方,即係有啲似領事館咁。

不過由於城寨地方細,所以駐喺城寨衙門入面嘅清朝官員幾乎都係啲唔話得事嘅細官,官細之餘重無軍隊,得幾個捕快,於是喺1899年,英國曾經想將城寨收返為九龍半島一部份,於是派咗啲英軍入去,入面啲官立即嚇到走夾唔抖。

但係喺1890年7月17號,李鴻章路經香港,同當時嘅港督卜力見面,提醒返九龍城寨仲係中國領土,唔好亂嚟,自此之後港英政府就無再搵人入城寨搞搞震


[獨特地位]
由於港英政府唔可以搞,結果當時城寨一直保留住由清朝到辛亥革命後嘅狀態,令九龍城寨成為當時好多外國人走去「感受舊中國」嘅旅遊點





[龍津義學]
龍津義學係喺九龍城寨入面最古老同最出名嘅建築,佢同九龍城寨同一時期完成,即係喺清道光廿七年(1847年)起好。佢起得好似以前啲「貢院」咁,喺門前面有條走廊仔,兩邊有大條石柱,門下面有石刻,刻住由當時新安縣知事王銘鼎寫嘅「龍津義學」四個字,門口兩邊重有門聯,寫住:「其猶龍乎,卜他年鯉化蛟騰,盡洗蠻煙蛋雨﹔ 是知津也!愿從此源尋流溯,平分蘇海韓潮。」而義學大樓入面分三個部份,叫做「三進」,分別係:前面叫「前進左壁」、中間係空地,後面叫「後進講堂」

呢間義學,喺當時仲做埋鄉公所,所有九龍司嘅事務,都係喺呢度傾,而喺民國之後仲畀一啲九龍城嘅人改建成小學,叫做「九龍城公立高初兩等義學」,據講仲係香港第一間學校。

1940年由於城牆倒塌,香港政府於是以衛生理由清拆城寨房屋,當時只有「廣蔭院」同「龍津義學」無拆到,到咗七十年代,開始有地產商喺城寨發展,龍津義學因為咁而改建成「義學大樓」


[龍津石橋]
龍津石橋其實即是舊底九龍城碼頭,當清政府割讓九龍畀英國時,除左保留九龍城寨,亦保留左一座碼頭畀九龍城寨居民出入使用,到1930年因為要填海起啟德機場,個碼頭就拆到無淨。由於碼頭起喺龍津路,個碼頭又用石做,而且起到好似條橋咁,所以啲人就將個碼頭叫做「龍津石橋」。

喺1867年到1871年期間香港曾經開放賭博,公開招標畀人開賭場,不過到咗1972年又再禁賭,於是好多做開賭場嘅人就將啲賭場搬晒入九龍城寨,由於有個碼頭,於是九龍城寨嘅賭場就成日都有好多外國人入去,而且重係當時遠近知名嘅旅遊景點。





[天后廟]
九龍城寨入面嘅天后廟喺係天后廟街,當然天后廟街因為天后廟而命名,大約就喺老人街南面桂盛樓附近。天后廟其實係三十年代先起,不過入面供奉嘅天后神像,就比九龍城寨重要古老。初初起九龍城寨時,其實有座關帝廟,因為關帝廟係清朝法定建築,所以一定要起,用嚟畀啲武官拜。不過係三十年代初,關帝廟因為日久失修而倒塌,令九龍城寨入面無晒廟宇,但啱啱出面沙浦村因為政府要填海發展而要清拆,就係咁原本喺沙浦村嘅天后廟就搬咗入去九龍城寨。

不過後期城寨越住越多人,天后廟由於四周圍都畀大廈圍住,而住喺大廈嘅人又鐘意掟垃圾出街,結果搞到間天后廟周圍都係垃圾,後來喺天后廟頂起咗個網,垃圾問題先解決。


{ 街道}
九龍城寨雖然只係得六英畝半面積,但係就有成二三十條街,可算係世界上同面積最多街巷嘅細城。城寨主要街道分南北同東西兩邊行嘅大街大路,係呢兩條大街大路再分好多支線出嚟。




{ 龍津路}
龍津路 (Lung Chung Road) 分別有六條街:龍津後街、龍津一巷、龍津二巷、龍津三巷、龍津尾巷、龍津橫巷。喺廣東省有好多城市都有龍津路,所有龍津路都有一個特點,就係佢一定對住城門口嘅津樑,因為龍津意思係「聚龍通津」,即係指城門同城門津樑。以前喺九龍城寨真係有一個津樑,重係由風水佬睇過度過定,搵最正個龍氣位而定出嚟。龍津路亦係九龍城寨入面,最古老嘅街道。

龍城路 (Lung Shing Road)係同九龍城寨界外嘅東正道平行嘅一條路,佢北面路口就係喺正東頭村道南邊嘅行人道度,而南面入口係好隱蔽,因為佢啱啱係龍津道同龍津路之間,又夾住益華樓同東南樓,喺正個三叉口,如果係城寨出面望入去,龍城路就啱啱畀龍津路同龍津道隔住,城寨嘅人就將呢條路叫做龍城路,作為九龍城寨嘅代表,龍城就即係九龍城寨簡稱
2007-12-21 1:44 am
改建公園
到了1984年,中英兩國簽訂《中英聯合聲明》處理香港問題,1987年兩國共同決定拆掉寨城,遷徙居民。九龍寨城在1993年清拆前,曾經讓藝人成龍拍攝《重案組》電影,並容許一群日本探索家以一星期時間描繪寨城地圖。1987年1月14日,港英政府與中國政府達成清拆寨城的協議,並於原址興建公園。而公園將盡量保留寨城一些原有的建築物及特色。有指九龍寨城在拆毀之前有50,000多名居民;以寨城面積0.026平方公里推算,城寨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90萬人,是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拆城工程於1994年4月完成。在清拆期間,一些寨城的遺跡被古物古蹟辦事處發掘出來,並揉合在公園的設計中或予以保存為展品,以供遊人欣賞。整個發掘工作的最大收穫是兩塊於寨城南門(此乃寨城的正門)出土的花崗岩石額,它們分別刻有「南門」及「九龍寨城」字樣。其他的遺跡還包括原來寨城城牆殘存的牆基、東南兩門的牆基、一條沿寨城內牆走的排水溝及旁邊的石板街。其餘的文物如三座炮、石樑、對聯及柱礎等亦被一一保留下來。

九龍寨城清拆後,港英政府將原址改建為公園。原來計劃名為「九龍城寨公園」,但清拆期間經老居民指引,發現了一些古代文物,包括:兩塊寨城南門(即舊日寨城的正門)原址出土的花崗岩石額,刻有「南門」及「九龍寨城」字樣;寨城城牆殘存的牆基、東南兩門的牆基、一條沿寨城內牆建築的排水溝及旁邊的石板街。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民眾為免石額被日軍破壞,將之拆下埋於寨城內泥土中。政府遂將公園改名為九龍寨城公園,這些文物都安放於「南門懷古」景區。昔日三進四廂的衙門「大鵬協府」,則在修復和重建後成為展館,陳列了與寨城歷史有關的石碑(包括張玉堂拳書「墨緣」、「壽」字及載有衙門士兵出差配餉開支紀錄的光緒十二年《刊刻會議》)、寨城的歷史圖片等。(註:九龍城寨是分別於87和89年一月分2期遷拆,並在90和92年3月完成。)

九龍寨城公園
公園是以清初江南園林為設計模式


[編輯] 禁煙安排
此場地全面禁煙。

九龍寨城(或稱九龍砦城,俗稱九龍城寨或者九龍城砦),是香港殖民地時代位於今九龍城區的一座圍城,於1993年被拆除。


收錄日期: 2021-04-16 12:54:0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220000051KK0204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