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南京的大屠殺

2007-12-20 9:16 pm
今年是南京大屠殺七十周年,但事實上,作為中國六大古都的南京,由三國時代開始成為首都以來,常常都受戰亂直接波及而發生平民大量被殺的事。各位網友可否由三國時代至現代南京歷次有大量平民被殺的事件羅列出來?
(我要的並非單是南京大屠殺的資料,請勿胡亂作答)

回答 (4)

2007-12-22 9:24 am
✔ 最佳答案
細心找尋資料之下,發覺原來南京最少經歷過四次大屠殺。

1. 南朝梁:侯景之亂

548年,梁武帝時,羯人候景叛亂,在圍攻建康(今南京)期間,侯景大肆放火焚燒民宅、營寺、樓館、城門,又引玄武湖水灌入台城,守軍則燒東宮台殿,繁華的建康城被糟蹋得一片狼藉。後來侯景帶羯兵進入建康後,「悉驅城市文武,僳身而出」,「交兵殺之,死者三千人」,又「縱兵殺掠,交屍塞路」(《南史‧侯景傳》)。最後的結果是28萬戶居民死亡十之八九。

* * *

2. 南宋:金兀朮火燒建康

1129年-1130年,金朝大將金兀術率領大軍,南下攻宋。1130年4月,在與韓世宗的“黃天蕩之戰”失利後,金兵在俘虜大批建康居民與大量金銀財寶後,帶兵火燒建康(今南京),並縱兵屠城, 3日屠殺17萬居民,居民十亡其九。

* * *

3. 清:太平天國之亂-天京之屠

南京在太平之亂期間,被屠了三次,一次是太平軍對滿城和外城的屠城,第二次是太平軍自己內亂的大屠殺,第三次是湘軍破城後的屠殺。

有關第一次太平軍的屠殺,據各種史料記載,內城破後,城內除四百滿兵突圍外,六萬旗人中,男性成年人全部戰死或者被殺,男性未成年人都被割掉男性生殖器而痛殺,女性幼童和老年婦女,被太平軍誘至火藥鋪地處,全部炸殺,屍骨無存。一部分婦女被引出城外用火燒殺投入河內。另有六千年輕婦女被押入江南貢院女營,押那去幹什麼了呢,原來做了太平軍的慰安婦。

而朝廷的清兵回報又是如何呢?天京淪陷時,城裏的太平軍只有一萬多人,老百姓數十萬,幼天王等一部分人突圍出城。「兩廣老賊,紛紛搥城而出」。曾國藩上報說:曾國荃率所部在南京城內「分段搜殺,三日之間斃賊共十餘萬人。秦淮長河,屍首如麻。」這實際上是3天就屠殺了十餘萬南京居民。

清人記載:「金陵之役,伏屍百萬,秦淮盡赤;號哭之聲,震動四野。」所謂伏屍百萬,除了戰死者,就是曾國藩在城內外屠殺的平民。 「皖南及江寧各屬 ,市人肉以相食,或數十里野無耕種,村無炊煙。」湘軍中從上到下,每一個人置備一個大竹筐,搶到錢財就往竹筐裏裝。

李鴻章後來訪德,與俾斯麥(當時的德國首相)閑談,盛述自己戮殺長毛的「功勞」。俾斯麥道 :「歐洲人以殺異種為榮,若專殺同種,反屬可恥。」鴻章不禁自慚,覺五千年之文明巨國,竟被野蠻的夷人嘲笑,深為憾愧。

這場中國自己人的進行的南京大屠殺,連當時的德國首相也風聞而加以嘲弄,中國人的面子可算是丟盡了。

* * *

4. 民國抗日:南京大屠殺

有關這場屠殺,網上已有很多資料了,大部分人都知道死亡人數達到三十萬,而日本方面如何至今仍不肯認錯,因此我不再贅述了.

不過想說說日軍對南京的破壞:日軍在南京到處放火,全城三分之一的建築、數量多達十三萬間的房屋毀於火中,城南古老的民居與夫子廟等多處文化建築幾乎成了廢墟。

南京,真是一個苦難之都,希望國家能夠強盛,以後不會再有另一場南京大屠殺出現。

參考資料:

http://bbs.lcu.cn/thread-28472-1-1.html

http://www.booluo.cn/hjbl/detail.asp?id=2669

http://www.1history.cn/thread-158706-1-1.html

http://www.wretch.cc/blog/robert258&article_id=5291361


2007-12-23 11:23:21 補充:
呵呵...那滿清也是外族囉.
不過有點奇怪的是,天京之屠與南京大屠殺相距不過幾十年, 前者距今亦不過一百年多一點, 但民眾對前者幾乎毫無印象. 是不是歷史傳承間有刻意淡化的傾向, 引致如此呢?
要說沒有圖片記錄, 但更早前的揚州十日, 嘉定三屠, 民眾又朗朗上口...
國人的確有挑選過有利的史料才傳之後世的嫌疑.
2007-12-23 6:46 pm
侯景兀朮都是外族。
2007-12-20 9:32 pm
南京 - 由 古代 至 現代的歷史, 如下:-
圖片參考:http://hk.yimg.com/i/icon/16/26.gif

古代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3/Shixianglu_autumn.jpg/180px-Shixianglu_autumn.jpg


明孝陵神道
南京古為吳地,位於「九州」之揚州地域。傳說吳王夫差於前495年在此築冶城。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范蠡在今中華門外秦淮河南岸築越城[3],是南京城垣史的發端。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滅越,埋金以鎮「王氣」,並於石頭山(今清涼山)築金陵邑。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金陵邑改為秣陵縣[4]。
三 國 時 期 :
211年,吳大帝孫權在金陵邑舊地築石頭城。229年,孫權在此建都,名「建業」,都城周長約11公里,開始了南京的都城史[5]晉滅吳後,於太康三年(282年)改建業為「建鄴」,建興元年(313年),又改為「建康」[6]。西晉經永嘉之亂而亡,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建武元年(317年)司馬睿以建康為都建立東晉,建康成為華夏正朔所在。420年東晉滅亡,此後,宋、齊、梁、陳等四個朝代相繼在此建都,直至589年被隋滅亡。這四個朝代史稱南朝,又與此前的吳、東晉合稱為「六朝」。南朝時的建康城人文薈萃,相當繁盛,是南京發展歷史上的第一個高峰,梁武帝時城中人口已超過100萬[7]。然而侯景之亂等戰亂給建康城帶來了嚴重破壞,隋軍攻入建康滅亡陳朝後,更將建康城邑宮苑完全平毀,僅在石頭城置蔣州,南京歷史上的第一次繁榮就此徹底結束。
唐, 宋 和 元 朝 時期 :
唐代,建康故地又逐漸發展起來。唐初在此置江寧郡,後置昇州,再後改為金陵府。唐朝滅亡後,十國之一的南唐(937年—975年)在金陵建都,稱江寧府,並修建了城邑。此後南京城就是在南唐金陵城的基礎上,逐步擴建而成。宋朝時,此地置昇州,北宋稱江寧府,南宋改稱建康府,為江南東路首府。元朝時為集慶路。
1356年,朱元璋(明太祖)攻佔集慶,改集慶為應天府,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應天府為京師。當年,明軍攻入大都,將蒙元逐出中原,南京第一次成為一個大一統王朝的京城,迎來歷史上的第二次高峰。保留至今的南京城牆、明孝陵等建築就是這一時期修建的。1402年,明太祖四子燕王朱棣經靖難之役奪建文帝帝位,1421年遷都北京順天府,將應天府改為南京留都,設有南京六部等機構。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帝自殺,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為南明弘光帝。次年,南京被清軍攻陷,降為江寧府。
清 朝 時 期 :
清初,江寧為江南省[8]省府。從康熙六年江蘇、安徽分別建省直到清末,江寧是統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的兩江總督駐地,和江蘇巡撫駐地蘇州同為江蘇省省會。同時,又在江寧又設立江寧布政使,管轄江寧府和江蘇省長江以北的揚州府、淮安府、徐州府、海州直隸州、通州直隸州和海門廳。[9]管轄安徽民政的安徽布政使也曾長期駐扎在江寧[10]。城東明故宮舊址駐扎有八旗軍隊,設江寧將軍管轄。清朝的江寧在經濟方面也具有相當的重要性。清廷在此設立規模龐大的江寧織造廠,生產供應皇家需求的絲織品。
1840年,英國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1842年8月,英軍沿長江進逼江寧城下。清廷與英方簽訂《江寧條約》。1853年,太平天國攻入江寧,定都於此,號「天京」。洪秀全在城內興建了豪華的天王府。1864年,湘軍攻入南京,激烈的戰爭及湘軍的擄掠將南京城市幾乎全毀。戰後的南京一度極為蕭條[11],直到1899年南京儀鳳門(今興中門)外長江邊的下關才正式開闢商埠。隨著1906年的滬寧鐵路和1911年的津浦鐵路先後通車,南京作為南北陸路幹線和東西水路幹線交匯的交通樞紐得到復興。
近現代 歷史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9/Presidential_Palace_at_Nanjing_Sun%27s_Office.JPG/180px-Presidential_Palace_at_Nanjing_Sun%27s_Office.JPG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舊址,臨時大總統辦公室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於南京建立中華民國 [12] 。不過不久袁世凱就將民國首都遷往北京。1927年3月24日,北伐軍進入南京時的暴力排外行動和外國軍艦炮轟下關,引發了影響深遠的南京事件,成為國共分裂的重要前奏之一,不久就發生了四·一二政變。4月,國民政府奠都南京,同年置南京特別市。1929年6月1日安葬孫中山於南京中山陵,置首都特別市。1930年更改為院轄市(直轄市)。1931年6月1日,公佈《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其中第五條規定:「中華民國國都定於南京」。1929年-1937年間,南京進行了大規模的首都建設,奠定了南京現代城市發展的良好基礎。到1937年,南京的城市人口已經增加到100萬以上,是當時中國的六大城市之一[13]。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8月13日淞滬會戰開始後,南京開始受到日本飛機轟炸,到11月,國民政府和高等學校陸續西遷。12月13日南京淪陷,入侵的日本軍隊在南京進行了南京大屠殺,至少30萬人遇難。1940年,親日的汪精衛政府在南京成立。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9月9日,在南京中央軍校大禮堂(現南京軍區大禮堂)舉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區受降儀式,日本派遣軍司令岡村寧次簽署投降書,向中國政府代表陸軍總司令何應欽表示無條件投降。1946年5月5日,國民政府還都南京。1949年,國民黨政府在國共內戰中失敗,北平和談破裂後,中國人民解放軍於4月23日佔領南京。國民政府先後南遷廣州、重慶,旋遷台北。在1937年到1949年期間,由於戰爭因素,南京未再進行大規模的建設活動。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當時南京為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轄的中央直轄市。1950年1月,南京改由新成立的華東軍政委員會領導,仍為中央直轄市,同時政務院設有駐寧辦事處。1953年恢復設立江蘇省時,南京取消了直轄市的地位,改為江蘇省省會。南京在「一五」、「二五」重點建設期間,均未在安排建設項目。[來源請求]直到文化大革命開始以前,南京的城市面貌變化不大,只是將位於市中心的明故宮機場遷出,拆除穿行城內的鐵路,並在大躍進運動中開闢了北京東路、北京西路和太平北路,鼓樓廣場形成全市政治集會的中心。1968年南京長江大橋通車後,南京的重要性又有所上升,此後陸續在此安排了一批重點企業,在東北郊、西南郊及江北的大廠形成三個工業區。1980年代以後,南京作為江蘇省會,城市面貌亦開始逐步發生改觀。1980年代中葉建成的金陵飯店曾是中國大陸第一高樓。1989年,南京被列為中央財政計劃單列市,1994年,被確定為副省級城市。此後,南京城市的更新速度加快,一方面,舊城區改造大規模展開,到2003年,南京明城牆內40平方公里的老城,未改造的僅剩5平方公里。 [14],另一方面,在傳統的中心城區周邊,規劃建設了大片新城區。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D%97%E4%BA%AC&variant=zh-tw
2007-12-20 9:24 pm
1二零零零年一月廿日日本最高法院對"東史郎誹謗案"作出最後的裁決, 東史郎敗訴, 理由是日本一直以來沒有證明有南京大屠殺這件歷史事實, 虐殺行為難以判定, 東史郎辯護律師中北龍太郎認為: 東史郎案不是一樁單純的誹謗案件, 日本政界有部分人借東史郎案來推翻南京大屠殺的歷史事實, 控告東史郎的橋本光治實質是一個傀儡, 在幕後操縱的是一群日本退役軍官。 當東史郎敗訴後, 代表橋本光治的律師高池勝彥隨即召開記者招待會, 在會場上掛上了一塊布匾, 匾上寫著: 南京虐殺捏造裁決勝訴。支持橋本光治的日本退役軍官森英夫指出: 一九三七年攻入南京時, 他的中隊沒有進行過任何屠殺( 森英夫在侵華期間是橋本光治和東史郎的上司),事件的主角之一的橋本光治, 對東史郎指他用郵包燒殺中國人, 他沒有這個記憶, 若然有這種行為, 都是理所當然的。

日本政治評論家板倉由明指: 他斷定南京大屠殺死亡人數最多祗有兩萬人, 東史郎案如果敗訴, 便能證明日軍沒有殘殺行為, 南京大屠殺理所當然是虛構。

2.親歷和目睹“南京大屠殺”的中國人和日本人尚健在的已經不可多得了,能作見証的人亦即將與時俱逝。但是,這個中國歷史上空前的慘案還懸而未決,讓我們活著的,尤其是作為這段歷史的見証人的一代,有責任把“南京大屠殺”這件在第 二次中日戰爭中最突出的慘絕人寰的日軍罪行,徹底澄清,以對祖先,以儆子孫, 更為“南京大屠殺”中死難的34萬同胞伸冤。如果不是真,人們甚麼找到我們這麼多的遺骨!!??
3
.1931年,日本正式掀開了吞併中國的序幕:策劃“九一八”事變,趁機佔領東北三省;第二年又成立了傀儡政府-滿洲國。五年之後,希特勒才撕毀《凡爾賽和約》,佔領萊茵地區;又三年後,納粹德國才攻入波蘭,宣告了二戰歐洲戰場的形成;而再過兩年,美國珍珠港海軍基地才遭到日本的偷襲。可見,日本企圖侵佔中國的狼子野心由來已久。

4.我想是當時的中國人用照相機來泊的,希望給我們知道日本軍隊要殺死了大量中國士兵和平民

5.從七十年代開始,日本國內出現了一連串對南京大屠殺的翻案文章,竭力否認日軍在南京的暴行。其中主要有:鈴木明在1973年出版的《南京大屠殺的虛妄性》一書,此書其中三篇採訪報導獲得了日本《文藝春秋》的大宅壯一報導文學獎,被“大東亞戰爭肯定論”者奉為圭臬。1975年山本七平出版的《我方的日本軍》更說:“南京大屠殺是無稽之談。”1984年拓殖大學講師田中正明的《“南京大屠殺”之虛構》一書,全面否定南京大屠殺的存在,並諉過於中國,推卸侵略戰爭的責任。更嚴重的是日本文部省在1982年7月強行修改高等學校教科書,把1945年前日本對中國大陸的“侵略”,描述成“進出”。並盡量淡化南京大屠殺的暴行,為日本的兇殘罪行辯護。例如有一本教科書原文是: 在佔領南京時,日本軍隊殺死了大量中國士兵和平民,進行襲擊、搶掠和焚燒,並因南京大屠殺而受到世界的譴責。據說中國受害者達20萬人。
文部省修改後成為: 在進攻南京的混亂中,日本軍隊殺死了大量中國士兵和平民,並因南京屠殺而受到世界的譴責。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46:1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220000051KK0112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