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梅毒(Syphilis),又稱花柳[1],是由梅毒螺旋體(蒼白螺旋體,Treponema pallidum)的病菌所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其病原體是德國的霍夫曼和謝文定在1905年首先發現,是一種呈現柔軟纖細的螺旋體,有如金屬刨花,因透明不易染色,又稱為蒼白螺旋體。梅毒是一種厭氧病毒,肥皂水及一般消毒水可於短時間將其殺死。此種病菌入侵人體時,通常是在皮膚或者黏膜的破損處,形成具有特徵的原發性病兆。感染後,病菌會很快散播到全身,從宿主細胞獲得粘多糖,並合成莢膜的N-乙醘-D-半乳糖胺,人體細胞中粘多糖遭到分解,組織受到損傷破壞,開始出現潰瘍,幾乎全身所有器官、組織無一倖免,產生多變的臨床特徵。
梅毒與肺結核、麻風並列為世界三大慢性傳染病,主要經由性行為所感染,此外也可能經由輸血感染,而婦女懷孕時感染梅毒,會經由胎盤傳染給胎兒,造成先天性梅毒。要確實證明感染梅毒並不容易,因為並臨床症狀,潛伏期10天至90天﹝約三週﹞,只能靠梅毒血清來檢驗,這種潛伏期狀態稱為隱性梅毒。
歷史
傳染途徑
梅毒螺旋體從皮膚粘膜破損處進入人體後2-3天,經血液循環播散到全身。在3周左右的潛伏期結束後,發生硬性下疳,初起患部微紅,逐漸出現硬結,直徑約1厘米,單個,偶有2或3個。絕大多數出現在陰莖冠狀溝附近,偶見陰莖體、陰唇系帶、尿道、恥骨部位。非性交傳染時,可見於唇、舌、肛門、醫務工作者手指等處。下疳表面可破潰糜爛。下疳早期螺旋體多,而血清反應陰性,4-6周後全身淋巴結腫大,而血清反應轉為陽性,表示機體對梅毒螺旋體起了反應。由於局部免疫,下疳可「不治自愈」。潛伏在體內的螺旋體繼續繁殖,在感染後3個月左右大量進入血液循環,產生廣泛的第二期早發梅毒疹。皮疹多呈紅、棕或青色玫瑰疹或斑疹型梅毒瘡,慣發於軀體前、側面和上肢,對稱,不融合,圓形、橢圓形或稍不規則形。由於機體存在一定的免疫力,第二期也可「不治自愈」,再次進入靜止的潛伏狀態稱第二期隱性梅毒。如未徹底治愈,在感染後2年或4年之內仍會複發,稱為第二期複發梅毒疹。皮疹數目較少,顏色較暗。此外,肛門和外生殖器可出現扁平濕疣,其為乳頭狀片狀損害,表面糜爛有滲出液。口腔、陰道上皮可發生灰白色周圍充血的粘膜斑。以上損害中存在大量螺旋體,傳染性極強。此外,尚有脫髮、關節痛、骨膜炎等暫時受累的良性癥狀發生。本期各種損害仍可「自愈」,期限為4年,超過4年即進入第三期,或晚期梅毒。
晚期梅毒的損害不僅限於皮膚粘膜,並可侵犯任何內臟器官或組織,破壞性大,病程長,可危及生命,血清反應多為陽性,但傳染性小。晚期皮膚粘膜梅毒分為結節型梅毒疹和梅毒瘤兩種,多發於頭部、前臂、肩胛等處;後者稱樹膠樣腫,結節大如胡桃,數量少,形圓,高出皮膚,中心逐漸軟化破潰,形成圓形或多環形有鑿緣的潰瘍,有稠厚的樹膠樣分泌物。好發於頭皮、前額及小腿等處,上齶及鼻部樹膠樣腫可致硬齶、鼻中膈穿孔,形成鞍鼻等。
梅毒感染10-20年後可發生內臟損害,主要是梅毒心臟病、主動脈瘤、脊髓癆、麻痹性痴呆等。胎傳梅毒或稱先天梅毒的倖存者可出現楔狀門齒、角膜炎、神經性耳聾等。由於人類對梅毒無先天性免疫力,無預防性疫苗,最好的預防就是注意性衛生,潔身自好,杜絕性混亂和性放縱。即使完全治愈的病人,如果再與梅毒患者接觸,還可導致再次感染。
治療
在盤尼西林出現前的日子,水銀是治療梅毒的唯一有效藥物,可外用又可內服,醫生會用水銀膏藥清洗梅毒患者潰爛的傷口以減輕病患的痛苦,通常還配合高溫蒸汽浴使用。音樂家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由於嫖妓罹患梅毒,必須使用水銀軟膏治療,但長期受到其副作用如落髮、掉齒與流涎的困擾,其副作用猶如今日的放射線治療。19世紀期間,較有用的碘化鉀開始被運用,但副作用亦不在話下。
1910年德國化學家保羅·埃爾利希(Paul Ehrlich)與他的助手秦佐八郎從上萬隻兔子上實驗,發明砷凡納明(第六○六號化合物,即二氨基二氧偶砷苯)治療梅毒,成為梅毒特效藥,開創了微生物性疾病的化學治療途徑,後來又發明新砷凡納明(第九一四號化合物),這時梅毒總算有適當的療程。歐立希因此得到了諾貝爾獎。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抗生素盤尼西林有效治療梅毒,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疾病經驗,但仍無法將梅毒由世界上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