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著名事蹟

2007-12-19 11:41 pm
孔子著名事蹟
更新1:

50字上

回答 (3)

2007-12-20 1:54 am
✔ 最佳答案
家世
孔子生於周靈王廿年陰曆八月廿七(前551年9月28日),出生於魯國。 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國的一位大夫,做過大司馬,在宮廷內亂中被殺,其子木金父為避滅頂之災逃到魯國的陬邑,從此孔氏在陬邑定居,變成了魯國人。 孔子父親叔梁紇居於魯昌平鄉鄹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為鄹邑大夫。叔梁紇的元配施氏為孔紇一連添了九個女兒,孔紇望子心切,於是續娶一妾,雖然生了一個兒子名為孟皮,卻腳有殘疾。所以孔紇在72歲時三娶18歲的顏徵在,生孔丘仲尼。《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叔梁)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傳說中在孔子出世前顏徵在曾夢見山神駕著祥雲,口中喃喃自語:「禱尼丘得貴子,繼衰周而素王,擇空桑為產地。」孔紇與顏氏遵循山神的吩咐,果然得一壯丁,即為孔子。(參見《中國文學史演義》第一冊,錢念孫教授著,正中書局,1999初版)
早年
孔子3歲時,叔梁紇去世,葬於防山。顏氏移居曲阜闕里,將孔子撫養成人,在他17歲時去世。孔子打聽到父親葬處,將父母合葬於防。
孔丘19歲時娶宋人亓官氏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魯昭公派人送鯉魚表示祝賀,該子便名為孔鯉,字伯魚。孔鯉先孔子而死,有遺腹子孔伋,字子思。
孔子早年生活極為艱辛,他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他受過季氏家臣陽虎的欺侮,不過也做過季氏的委吏和乘田,管理倉儲和畜牧。
在艱難困苦中,孔子發憤好學,他遍訪名師,虛心求教,先後「問禮於老聃,學鼓琴於師襄子,訪樂於萇弘。」(詳見《孔子家語》)

周遊列國
大約三十歲左右,最初的一些弟子來到孔子身邊。此後,孔子一直從事教育事業,他廣收門徒,相傳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無類及因材施教,成為當時學術下移、私人講學的先驅和代表,故後人尊為「萬世師表」及「至聖先師」。
35歲時,魯昭公被三桓大夫擊敗,逃到齊國後,孔子便到齊國。齊景公數次問政於孔子,想封孔子為尼谿田,遭齊相國晏嬰進言勸阻。後來孔子得知不被受用後,便重回魯國,聚徒講學。
魯定公九年至魯定公十四年,孔子仕魯,初為中都宰(中都為今山東汶上縣),又做司空,後以大司寇行攝相事,這是他政治生涯的巔峰。魯定公十年,魯定公與齊景公會於夾谷,孔子取得外交上的勝利,使齊歸還侵佔魯的汶陽等地。魯定公十三年,為重新確立魯公室的權威,孔子策劃實施了「墮三都」的政治軍事行動,希望能夠削減三桓大夫的實力,於是先墮叔孫氏之郈,再墮季孫氏之費,然而圍攻成的攻勢最終功敗垂成。
孔子治下魯國頗有起色,引起齊人警懼,齊大夫黎鉏設計,向魯贈送女樂文馬,造成魯定公不問朝政。這使得孔子與魯公、季子等在道德與政見上的分歧難以彌合,孔子最終去魯適衞。其後,孔子率眾弟子周游列國,輾轉於衞、曹、宋、鄭、陳、蔡、葉、楚等地,然而均未獲重用。其間,在匡、宋、蒲等地,孔子一行多次被困遇險。

顛沛流離凡十四年,前484年,年近七十歲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魯國尊為國老,但未受魯哀公的任用。這段期間孔子專注於教育和古籍整理。孔鯉、顏回、子路皆先他而去。孔子有所感慨:「昔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5年後,孔子逝世,被葬於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眾弟子為其服喪3年,子貢為孔子守墳6年。
迴首一生,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適齊
35歲時,魯昭公被魯國掌權的叔孫、季孫、孟孫三桓大夫擊敗,逃到齊國,孔子便離開魯國到齊國。孔子曾與齊太師談說音樂,聞習韶樂之盛美,三月不知肉味。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齊景公說:「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他日又問政於孔子,孔子說︰「政在節財。」景公想封孔子為尼谿田,遭齊相國晏嬰進言勸阻。後來孔子得知齊大夫想害孔子,景公沒有辦法,孔子則重回魯國,聚徒講學。
魯定公九年至魯定公十四年,孔子仕魯,初為中都宰(中都為今山東汶上縣),又做司空,後以大司寇行攝相事,這是他政治生涯的巔峰。魯定公十年,魯定公與齊景公會於夾谷,孔子取得外交上的勝利,使齊歸還侵佔魯的汶陽等地。魯定公十三年,為重新確立魯公室的權威,孔子策劃實施了「墮三都」的政治軍事行動,希望能夠削減三桓大夫的實力,於是先墮叔孫氏之郈,再墮季孫氏之費,然而圍攻成的攻勢最終功敗垂成。

留衞期間
孔子到了衞國,衞靈公提供孔子在魯國時的相同待遇。居住一段時間後,孔子遭人誣諂,孔子害怕獲罪而離開。
在前往陳地時,途經匡城,顏回舉策指著郭外缺口說︰「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因孔子身材高大,被匡人誤以為是魯國的陽虎,而遭圍捕。子路感到憤怒,奪戟準備交戰,但被孔子阻止。過程中孔子曾與顏回失散,一度以為顏回已死。
孔子在蒲城滯留幾個月後返回衞國。有人勸孔子,要有所作為,便要拜見衞靈公夫人南子,孔子謝絕。但後來不得已而前去拜見,孔子入門時,朝著北面,低頭俯地,不敢正視;夫人南子亦於帷幕中再拜孔子。子路得知後,為此事甚感不滿,表面上不說,但孔子心裏明白,孔子便告訴子路先前的執著連上天都討厭。數月後,衞靈公與夫人南子同車,孔子為次,其餘官員在後,招搖遊市而過。孔子對此事引以為恥,顏刻問有何恥辱,孔子感嘆︰「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便離開衞國。

過宋之危
孔子到了宋國以後,在大樹下和弟子習禮。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將大樹拔除。弟子打算盡速離去,孔子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相失於鄭
孔子在鄭國時,與弟子失散,孔子獨自站立在郭東門。有人告訴子貢說,東門有個人疲累的像條喪家之狗。弟子趕緊找回孔子,並將此話告訴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受困陳蔡
吳伐陳、楚救陳之際,楚昭王派人聘請孔子,孔子隨即出發。陳、蔡大夫懼怕孔子為楚國所用,便將孔子圍困在陳、蔡野外,孔子等人不得行,絕糧七日,許多弟子病倒不起。弟子中多有不快者,孔子仍舊講誦不絕。後來派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接孔子。
參考: Wiki
2016-04-27 9:24 am
孔子生於周靈王廿年陰曆八月廿七(前551年9月28日),出生於魯國。 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國的一位大夫,做過大司馬,在宮廷內亂中被殺,其子木金父為避滅頂之災逃到魯國的陬邑,從此孔氏在陬邑定居,變成了魯國人。 孔子父親叔梁紇居於魯昌平鄉鄹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為鄹邑大夫。叔梁紇的元配施氏為孔紇一連添了九個女兒,孔紇望子心切,於是續娶一妾,雖然生了一個兒子名為孟皮,卻腳有殘疾。所以孔紇在72歲時三娶18歲的顏徵在,生孔丘仲尼。《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叔梁)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傳說中在孔子出世前顏徵在曾夢見山神駕著祥雲,口中喃喃自語:「禱尼丘得貴子,繼衰周而素王,擇空桑為產地。」孔紇與顏氏遵循山神的吩咐,果然得一壯丁,即為孔子。(參見《中國文學史演義》第一冊,錢念孫教授著,正中書局,1999初版)
早年
孔子3歲時,叔梁紇去世,葬於防山。顏氏移居曲阜闕里,將孔子撫養成人,在他17歲時去世。孔子打聽到父親葬處,將父母合葬於防。
孔丘19歲時娶宋人亓官氏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魯昭公派人送鯉魚表示祝賀,該子便名為孔鯉,字伯魚。孔鯉先孔子而死,有遺腹子孔伋,字子思。
孔子早年生活極為艱辛,他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他受過季氏家臣陽虎的欺侮,不過也做過季氏的委吏和乘田,管理倉儲和畜牧。
在艱難困苦中,孔子發憤好學,他遍訪名師,虛心求教,先後「問禮於老聃,學鼓琴於師襄子,訪樂於萇弘。」(詳見《孔子家語》)

周遊列國
大約三十歲左右,最初的一些弟子來到孔子身邊。此後,孔子一直從事教育事業,他廣收門徒,相傳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無類及因材施教,成為當時學術下移、私人講學的先驅和代表,故後人尊為「萬世師表」及「至聖先師」。
35歲時,魯昭公被三桓大夫擊敗,逃到齊國後,孔子便到齊國。齊景公數次問政於孔子,想封孔子為尼谿田,遭齊相國晏嬰進言勸阻。後來孔子得知不被受用後,便重回魯國,聚徒講學。
魯定公九年至魯定公十四年,孔子仕魯,初為中都宰(中都為今山東汶上縣),又做司空,後以大司寇行攝相事,這是他政治生涯的巔峰。魯定公十年,魯定公與齊景公會於夾谷,孔子取得外交上的勝利,使齊歸還侵佔魯的汶陽等地。魯定公十三年,為重新確立魯公室的權威,孔子策劃實施了「墮三都」的政治軍事行動,希望能夠削減三桓大夫的實力,於是先墮叔孫氏之郈,再墮季孫氏之費,然而圍攻成的攻勢最終功敗垂成。
孔子治下魯國頗有起色,引起齊人警懼,齊大夫黎鉏設計,向魯贈送女樂文馬,造成魯定公不問朝政。這使得孔子與魯公、季子等在道德與政見上的分歧難以彌合,孔子最終去魯適衞。其後,孔子率眾弟子周游列國,輾轉於衞、曹、宋、鄭、陳、蔡、葉、楚等地,然而均未獲重用。其間,在匡、宋、蒲等地,孔子一行多次被困遇險。

顛沛流離凡十四年,前484年,年近七十歲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魯國尊為國老,但未受魯哀公的任用。這段期間孔子專注於教育和古籍整理。孔鯉、顏回、子路皆先他而去。孔子有所感慨:「昔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5年後,孔子逝世,被葬於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眾弟子為其服喪3年,子貢為孔子守墳6年。
迴首一生,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適齊
35歲時,魯昭公被魯國掌權的叔孫、季孫、孟孫三桓大夫擊敗,逃到齊國,孔子便離開魯國到齊國。孔子曾與齊太師談說音樂,聞習韶樂之盛美,三月不知肉味。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齊景公說:「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他日又問政於孔子,孔子說︰「政在節財。」景公想封孔子為尼谿田,遭齊相國晏嬰進言勸阻。後來孔子得知齊大夫想害孔子,景公沒有辦法,孔子則重回魯國,聚徒講學。
魯定公九年至魯定公十四年,孔子仕魯,初為中都宰(中都為今山東汶上縣),又做司空,後以大司寇行攝相事,這是他政治生涯的巔峰。魯定公十年,魯定公與齊景公會於夾谷,孔子取得外交上的勝利,使齊歸還侵佔魯的汶陽等地。魯定公十三年,為重新確立魯公室的權威,孔子策劃實施了「墮三都」的政治軍事行動,希望能夠削減三桓大夫的實力,於是先墮叔孫氏之郈,再墮季孫氏之費,然而圍攻成的攻勢最終功敗垂成。

留衞期間
孔子到了衞國,衞靈公提供孔子在魯國時的相同待遇。居住一段時間後,孔子遭人誣諂,孔子害怕獲罪而離開。
在前往陳地時,途經匡城,顏回舉策指著郭外缺口說︰「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因孔子身材高大,被匡人誤以為是魯國的陽虎,而遭圍捕。子路感到憤怒,奪戟準備交戰,但被孔子阻止。過程中孔子曾與顏回失散,一度以為顏回已死。
孔子在蒲城滯留幾個月後返回衞國。有人勸孔子,要有所作為,便要拜見衞靈公夫人南子,孔子謝絕。但後來不得已而前去拜見,孔子入門時,朝著北面,低頭俯地,不敢正視;夫人南子亦於帷幕中再拜孔子。子路得知後,為此事甚感不滿,表面上不說,但孔子心裏明白,孔子便告訴子路先前的執著連上天都討厭。數月後,衞靈公與夫人南子同車,孔子為次,其餘官員在後,招搖遊市而過。孔子對此事引以為恥,顏刻問有何恥辱,孔子感嘆︰「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便離開衞國。

過宋之危
孔子到了宋國以後,在大樹下和弟子習禮。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將大樹拔除。弟子打算盡速離去,孔子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孔 子 , 名 丘 字 仲 尼 , 春 秋 魯 國 鄒 邑 ( 今 山 東 曲 阜 ) 人 , 周 靈 王 二 十 一 年 生 , 周 敬 王 四 十 一 年 卒 ( 西 元 前 五 五 一 至 四 七 九 年 ) , 享 年 七 十 三 歲 。 與 孔 子 先 後 降 生 於 世 的 , 有 希 臘 的 蘇 格 拉 底 、 亞 里 士 多 德 及 印 度 的 釋 迦 牟 尼 , 此 時 可 謂 東 西 方 皆 有 聖 人 。
孔 子 三 歲 喪 父 , 家 境 清 苦 , 由 母 親 撫 養 教 育 成 人 。 十 五 歲 立 志 為 學 , 曾 一 度 官 任 司 寇 , 三 個 月 使 魯 大 治 , 夜 不 閉 戶 ; 他 由 工 作 環 境 內 學 習 貴 族 禮 儀 , 自 官 府 典 藏 中 博 覽 群 書 , 學 識 更 為 精 進 。
春 秋 霸 局 時 興 、 禮 樂 崩 壞 , 孔 子 曾 棄 官 遊 說 各 國 , 顛 沛 流 離 只 盼 解 決 時 弊 , 但 一 人 之 力 難 挽 狂 瀾 。 晚 年 他 致 力 於 整 理 典 籍 : 刪 詩 書 、 訂 禮 樂 、 贊 周 易 、 修 春 秋 。 其 中 影 響 最 巨 者 為 史 書 《 春 秋 》 , 由 於 執 筆 嚴 峻 無 私 , 令 亂 臣 賊 子 畏 懼 。
學 不 厭 、 教 不 倦 是 至 聖 先 師 孔 子 的 基 本 治 學 態 度 , 而 其 中 心 思 想 則 在 「 行 仁 」 , 從 《 論 語 》 可 見 他 有 教 無 類 、 因 材 施 教 , 從 日 常 生 活 落 實 儒 家 精 神 的 教 育 理 念 。 孔 子 過 世 後 , 學 生 分 散 各 地 宣 揚 孔 子 學 說 , 戰 國 時 代 孟 子 更 發 揚 光 大 , 以 致 西 漢 武 帝 獨 尊 儒 術 , 孔 子 之 道 成 為 立 人 、 安 邦 、 治 國 良 策 。
相失於鄭
孔子在鄭國時,與弟子失散,孔子獨自站立在郭東門。有人告訴子貢說,東門有個人疲累的像條喪家之狗。弟子趕緊找回孔子,並將此話告訴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受困陳蔡
吳伐陳、楚救陳之際,楚昭王派人聘請孔子,孔子隨即出發。陳、蔡大夫懼怕孔子為楚國所用,便將孔子圍困在陳、蔡野外,孔子等人不得行,絕糧七日,許多弟子病倒不起。弟子中多有不快者,孔子仍舊講誦不絕。後來派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接孔子。
2007-12-20 1:40 am
孔 子 , 名 丘 字 仲 尼 , 春 秋 魯 國 鄒 邑 ( 今 山 東 曲 阜 ) 人 , 周 靈 王 二 十 一 年 生 , 周 敬 王 四 十 一 年 卒 ( 西 元 前 五 五 一 至 四 七 九 年 ) , 享 年 七 十 三 歲 。 與 孔 子 先 後 降 生 於 世 的 , 有 希 臘 的 蘇 格 拉 底 、 亞 里 士 多 德 及 印 度 的 釋 迦 牟 尼 , 此 時 可 謂 東 西 方 皆 有 聖 人 。
孔 子 三 歲 喪 父 , 家 境 清 苦 , 由 母 親 撫 養 教 育 成 人 。 十 五 歲 立 志 為 學 , 曾 一 度 官 任 司 寇 , 三 個 月 使 魯 大 治 , 夜 不 閉 戶 ; 他 由 工 作 環 境 內 學 習 貴 族 禮 儀 , 自 官 府 典 藏 中 博 覽 群 書 , 學 識 更 為 精 進 。
春 秋 霸 局 時 興 、 禮 樂 崩 壞 , 孔 子 曾 棄 官 遊 說 各 國 , 顛 沛 流 離 只 盼 解 決 時 弊 , 但 一 人 之 力 難 挽 狂 瀾 。 晚 年 他 致 力 於 整 理 典 籍 : 刪 詩 書 、 訂 禮 樂 、 贊 周 易 、 修 春 秋 。 其 中 影 響 最 巨 者 為 史 書 《 春 秋 》 , 由 於 執 筆 嚴 峻 無 私 , 令 亂 臣 賊 子 畏 懼 。
學 不 厭 、 教 不 倦 是 至 聖 先 師 孔 子 的 基 本 治 學 態 度 , 而 其 中 心 思 想 則 在 「 行 仁 」 , 從 《 論 語 》 可 見 他 有 教 無 類 、 因 材 施 教 , 從 日 常 生 活 落 實 儒 家 精 神 的 教 育 理 念 。 孔 子 過 世 後 , 學 生 分 散 各 地 宣 揚 孔 子 學 說 , 戰 國 時 代 孟 子 更 發 揚 光 大 , 以 致 西 漢 武 帝 獨 尊 儒 術 , 孔 子 之 道 成 為 立 人 、 安 邦 、 治 國 良 策 。


收錄日期: 2021-04-17 02:17:3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219000051KK0152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