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蒙古族

2007-12-19 10:23 pm
關於蒙古族的飲食,衫褲,居住地方,文字/語言,文化/藝術and other.

回答 (3)

2007-12-19 10:31 pm
✔ 最佳答案



蒙古族
簡介
Top of Page




圖片參考:http://www.ebaomonthly.com/window/travel/chnat/pix/nat3_102.jpg

  我國蒙古族有480.7萬多人。他們的分佈幾乎遍及全國各地,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少數聚居或散居在新疆、遼寧、吉林、黑龍江、青海、甘肅、寧夏、河南、河北、北京等北方地區,西南地區的四川、雲南等地也有少量的蒙古族居住。“蒙古”,是蒙古人的自稱。其意為“永恒之火”。

  蒙古族有一個特點,就是離不開馬。他們的祖先曾騎著馬四處征戰,創造了英雄的業績。他們勞動生產離不開馬,行路離不開馬,就連吃、住、娛樂都離不開馬。蒙古族盛行的體育運動之一是賽馬,歌唱的是駿馬,跳的舞是《牧馬舞》、《馬刀舞》,連最有名的樂器也叫馬頭琴。因此,人們把蒙古族稱為“馬背上的民族”。

  蒙古族有自已的語言文字。蒙古語有內蒙古、衛拉特、巴爾虎布利亞特三種方言。現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紀初用回鶻字母創制,13世紀初,經蒙古學者卻吉·斡斯爾對原有文字進行改革,成為至今通用範化的蒙古文。用蒙古語言文字的新聞出版、廣播、戲劇、電影事業也有了相當的發展。《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著名文化遺產;著名的英雄史詩《江格爾》,是中國三大英雄史詩之一;《飲善正要》被列為對世界文明貢獻卓著的重要醫學發明成果之一。畜牧業是蒙古族人民長期賴以生存發展的主要經濟。此外還從事加工業、農業和工業。




蒙古族
歷史
Top of Page




  蒙古的稱謂最早見於唐代,那時只是蒙古眾多部落中的一個部落的名稱。這個部落的發祥地在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以後逐漸西移。各部落之間競相掠奪人口、牲畜和財富,形成了無休止的部落戰爭。1206年鐵木真被推戴為蒙古大汗,號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國,從此中國北方第一次出現了一個強大、穩定和不斷發展的民族----蒙古族。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族各部落,統一了中國,建立了元朝,還不斷地發動大規模的軍事活動,擴大其疆域。自元代以來,蒙古族人民在中國的政治、軍事、經濟、科學技術、天文曆算、文化藝術、醫學等各個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貢獻。



蒙古族
音樂
Top of Page





圖片參考:http://www.ebaomonthly.com/window/travel/countries/sound.gif

蒙 古 族 約 有 三 百 四 十 一 萬 一 千 多 人 口 , 是 具 有 悠 久 歷 史 的 民 族 之 一 , 主 要 分 佈 在 內 蒙 古 自 治 區 , 其 餘 分 佈 在 遼 寧 , 青 海 , 吉 林 等 省 , 蒙 古 有 自 己 的 語 言 和 文 字 , 他 們 信 仰 薩 滿 教 和 喇 嘛 教 。
內 蒙 古 素 有 『 詩 歌 民 族 』 之 稱 , 高 亢 , 明 亮 , 粗 獷 的 牧 歌 是 他 們 獨 特 的 風 格, 樂 曲 中 如 歌 委婉 的 旋 律 , 把 人 們 帶 到 了 美 麗 的 草 原 , 傾 聽 牧民 們 扣 人 心 弦 的 馬 頭 琴 演 奏 。




蒙古族
禮儀
Top of Page




  見面要互致問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問好。平輩、熟人相見,一般問:“賽拜努(你好)”;若是遇見長者或初次見面的人,則要問:“他賽拜努。”(您好)。

  蒙古族自古以來從事狩獵和畜牧業,以性情直爽、熱情好客著稱。家中來客,不管常客還是陌生人,都滿腔熱忱。首先獻上香氣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盤盤潔白的奶皮、奶酪。飲過奶茶,主人會敬上醇美的奶酒,盛夏時節還會高興地請客人喝馬奶酒。

  有些地區用手抓肉招待客人時,還有一定的規矩。例如用一條琵琶骨肉配四條長肋骨肉進餐;牛肉則以一根脊椎骨肉配半節肋骨及一般肥腸敬客。姑娘出嫁前或是出嫁後回娘家都以羊胸脯肉相待,羊的小腿骨、下巴頦、脖子肉都是給晚輩和孩子吃的。接待尊貴的客人或是喜慶之日則擺全羊席。

  獻哈達也是蒙古族的一項高貴禮節。獻哈達時,獻者躬身雙手托著遞給對方,受者亦應躬身雙手接過或躬身讓獻者將哈達挂在脖子上,並表示謝意。



蒙古族
慶節
Top of Page




  蒙古族民間傳統節日有“白節”、祭敖包、那達慕等。

  “白節” 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相當於漢族春節的年節,亦稱“白月”,傳說與奶食的潔白有關。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節日的時間和春節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要吃手把肉,也要包餃子、烙餅,初一的早晨,晚輩要向長輩敬“辭歲酒”。

  在錫林郭勒盟民間除過年節外,還在每年的夏天過“馬奶節”。節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還要擠馬奶釀酒,節日的當天,每個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幹、奶酪、奶豆腐等奶製品擺上盤子裏,用以招待客人,馬奶酒被認為聖潔的飲料,獻給尊貴的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烤全羊過去多用來進行祭典或祭敖包時才用,現在已成為盛大節慶或迎接貴賓用的一種特殊菜肴。  

  那達慕大會 每年夏秋季牧閒時舉行。“那達慕”在蒙語中有娛樂或遊戲之意。內容有摔跤、賽馬、射箭、舞蹈,以及物資交流等。解放後又增添了不少新內容,如田徑、球類比賽、文藝演出、圖片展覽、放映電影、交流生產經驗等,成為蒙古族人民喜愛的盛會。

  魯班節:魯班節,是雲南省通海縣西城的一帶蒙古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四月初二舉行,為期一天。 居住在這裡的蒙古族人民從其他兄弟民族那裏學會了建築 技術。他們修建的房屋,不僅造型別致、美觀,而且經久耐 用,頗受附近各族人民的稱讚。為了紀念和慶祝在土木建築方 面取得的成就,他們就把農曆四月初二定為魯班節。 節日這天,外出修建的泥、木、石匠,無論路途遠近都要 趕回家裏來歡度節日。各村寨都要殺豬宰羊,搭臺唱戲。人們 還把檀香木雕刻的魯班像拾著,敲鑼打鼓,遊直各村寨,然 後,大家匯集場上,唱歌跳舞。他們最喜歡的舞蹈叫“跳樂”。跳時,先由男青年作為先導,他們懷抱龍頭四弦琴,邊彈邊 跳,後面的人群群分成兩行,有時圍成圓圈有時互相穿插,隊 形多變,且歌且舞,場面十分活躍。

  節日後,各村寨忙著收小麥、油菜籽,犁田插秧。幹完這 些農活後,工匠們又成群結隊外出承包建築。

  節日習俗 蒙古族的節慶日是比較多的。春節、清明節、中秋節都是 他們歡慶的佳節。由於和其他兄弟民族交錯雜的緣故,其他兄 弟民族的傳統節日也在蒙古族產生了深刻影響。六月二十四 日,是雲南許多少數民族歡慶的盛大的火把節,而雲南蒙古族 現在也喜歡這個節日。他們在這天要到田裏祭祀“地母”,求 其保祐五穀豐登;兒童們要栓五色線,用以避除災病;年輕人則在夜間高擎火把,嘻戲歌舞。式唱答,形式 活潑,內容多是表達咒罵過去,嚮往未未來的思想感情的。
2007-12-24 10:02 pm
蒙古」這個詞在唐代已經出現,最初只是蒙古眾多部落中一個部落的名稱。1206年,鐵木真統一各蒙古部落,才以「蒙古」來統稱整個蒙古民族。據說「蒙古」是「天族」的意思。
我們蒙古族發祥於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今內蒙古自治區北部,與俄羅斯接壤的地區)。公元七世紀時,我們的祖先開始向西部蒙古草原遷移。十三世紀初,鐵木真統一各蒙古部落,建立蒙古汗國,並把版圖擴展到中亞和南俄。1279年,忽必烈滅南宋,統一了中國。

我族男女老幼都善於騎馬,喜歡穿靴、袍和束腰帶。族人一向以從事畜牧業為主。他們帶着牲畜,逐水草而居,所以住的是一種容易拆搭、方便攜帶的帳篷,叫「蒙古包」。

每年七、八月間,我們都會在草原上舉行熱鬧的「那達慕」大會。「那達慕」在蒙古語是娛樂或遊戲的意思。會上有賽馬、摔跤、射箭等比賽。摔跤手入場時分開雙臂,模仿展翅的雄鷹。歌舞、說唱等表演也是必備的節目。馬頭琴是我族特有的樂器,像個二胡,琴杆頂端有馬頭的雕刻。

我們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元朝以來,用蒙古文寫成的書籍很多,包括歷史、文學、醫學、數學、天文、兵器等,對中國的科學和文化貢獻很大。

蒙古族小檔案

人口:548萬 (2000年)
分佈地區:70.4%在內蒙古自治區,其餘分佈在中國的東北、西北等地區。

蒙古族

蒙古族現其意為“永恆之火”。別稱“馬背民族”。 蒙古族發祥於額爾古納河流域,史稱“蒙兀室韋”、“萌古”等。13世紀統一中國建立元朝。畜牧業是蒙古族人民長期賴以生存發展的主要經濟。此外還從事加工業、農業和工業。

人口:四百八十萬

分佈:主要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其餘分佈在新疆、青海、甘肅、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區。蒙古族自稱“蒙古”。

蒙古族有自已的語言文字。蒙古語有內蒙古、衛拉特、巴爾虎布利亞特三種方言。現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紀初用回鶻字母創制,13世紀初,經蒙古學者卻吉·斡斯爾對原有文字進行改革,成為至今通用範化的蒙古文。用蒙古語言文字的新聞出版、廣播、戲劇、電影事業也有了相當的發展。《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著名文化遺產;著名的英雄史詩《江格爾》,是中國三大英雄史詩之一;《飲善正要》被列為對世界文明貢獻卓著的重要醫學發明成果之一。

蒙古族早期信仰薩滿教,元代以後普遍信仰喇嘛教。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飾的4個主要部分,婦女頭上的裝飾多月瑪瑙、珍珠、金銀製成。蒙古族善於歌舞,民歌分長短調兩種。

習俗
見面要互致問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問好。平輩、熟人相見,一般問:“賽拜努(你好)”;若是遇見長者或初次見面的人,則要問:“他賽拜努。”(您好)。

款待行路人(不論認識與否),是蒙古族的傳統美德,蒙古族待客十分講究禮節和規矩。例如,吃手把羊肉時,一般在將羊的琵琶骨帶肉配四條長肋送給客人。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則以一塊帶肉的脊椎骨加半節肋骨和一段肥腸送給客人。 到蒙古族人家裏做客必須敬重主人。進入蒙古包後,要盤腿圍著爐灶坐在地氈上,但爐西面是主人的居處,主人不上坐時不得隨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禮貌;主人請吃乳製品,客人不要拒絕,否則會傷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點也行。

獻哈達也是蒙古族的一項高貴禮節。獻哈達時,獻者躬身雙手托著遞給對方,受者亦應躬身雙手接過或躬身讓獻者將哈達掛在脖子上,並表示謝意。 蒙古族人騎馬、駕車接近蒙古包時忌重騎快行,以免驚動畜群;若門前有火堆或掛有紅布條等記號,表示這家有病人或產婦,忌外人進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動物的肉和驢肉、狗肉、白馬肉;辦喪事時忌紅色和白色,辦喜事時忌黑色和黃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腳、鞋、襪和褲子等;禁止在參觀寺院經堂、供殿時吸煙、吐痰和亂摸法器、經典、佛像以及高聲喧嘩,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獵;   

食俗 
蒙古族牧民視綿羊為生活的保證、財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離不開奶與肉。以奶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查幹伊得”,意為聖潔、純淨的食品,即“白食”;以肉類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烏蘭伊得”,意為“紅食”。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見的牛奶外,還食用羊奶、馬奶、鹿奶和駱駝奶,其中少部分做為鮮奶飲料,大部分加工成乳製品。

蒙古族的肉類主要是牛、綿羊肉,其次為山羊肉、少量的馬肉,在狩獵季節也捕獵黃羊肉。羊肉常見的傳統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退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腦燴菜等70多種,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剝皮烤)、爐烤帶皮整羊或稱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見的是手把羊肉。

在日常飲食中與紅食、白食佔有同樣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西部地區的蒙古族還有用炒米做“崩”的習俗。麵粉製作的各種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飲食中也日漸增多,最常見的是麵條和烙餅,並擅長用麵粉加餡製成別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餡餅及蒙古糕點新蘇餅等。

蒙古族每天離不開茶,除飲紅茶外,幾乎都有飲奶茶的習慣,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淨水,燒開後,沖入放有茶末的淨壺或鍋,慢火煮2-3分鐘,再將鮮奶和鹽對入,燒開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時還要加黃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鹹爽可口,是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的滋補飲料。有人甚至認為,三天不吃飯菜可以,但一天不飲奶茶不行。 蒙古族還喜歡將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實、葉子、花都用於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風味各異,有的還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飲酒,所飲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區也飲用奶酒和馬奶酒。每逢節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飲的習慣。馬奶酒是鮮馬奶經發酵製成,不需蒸餾。

典型食品: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爐烤帶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餡餅等。民間還有:稀奶油;奶皮子;退毛整羊宴;熟烤羊;白菜羊肉卷;新蘇餅;烘乾大米飯。

節慶
蒙古族民間傳統節日有“白節”、祭敖包、那達慕等。

“白節” 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相當於漢族春節的年節,亦稱“白月”,傳說與奶食的潔白有關。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節日的時間和春節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要吃手把肉,也要包餃子、烙餅,初一的早晨,晚輩要向長輩敬“辭歲酒”。

在錫林郭勒盟民間除過年節外,還在每年的夏天過“馬奶節”。節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還要擠馬奶釀酒,節日的當天,每個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幹、乳酪、奶豆腐等乳製品擺上盤子裏,用以招待客人,馬奶酒被認為聖潔的飲料,獻給尊貴的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烤全羊過去多用來進行祭典或祭敖包時才用,現在已成為盛大節慶或迎接貴賓用的一種特殊菜肴。  

那達慕大會 每年夏秋季牧閒時舉行。“那達慕”在蒙語中有娛樂或遊戲之意。內容有摔跤、賽馬、射箭、舞蹈,以及物資交流等。解放後又增添了不少新內容,如田徑、球類比賽、文藝演出、圖片展覽、放映電影、交流生產經驗等,成為蒙古族人民喜愛的盛會。
2007-12-19 11:04 pm
蒙古族畏天、敬天、禮天的觀念與習俗,早見於史籍。1221年成書的《蒙韃備錄》云:「其俗最敬天地,每事必稱天,聞雷聲則恐懼不已,不敢行師,曰天叫也。」稍後(1232),彭大雅所撰《黑韃事略》記載「其常談必曰:托著長生天底氣力,皇帝底福蔭。彼所欲為之事,則曰天教恁地。人所已為之事,則曰天識著。無一事不歸之天,自韃主至其民,無不然」。1240年成書的《蒙古秘史》(Mongol-un Niguca Tobciyan)光是「騰格里」(Tengri, 天)一詞就65見,Teb Tengri一詞,也有24見,充分反映了蒙古族敬天禮天之習俗。西方傳教士對於蒙古族「天」的觀念的記載,最早見於俄羅斯主教Peter 於1245年在里昂宗教會議的報告,1246年出使貴由可汗宮廷的傳教士John of Pian de Carpine, 亦領略了蒙古族的騰格里的觀念,但是把它誤解為信奉唯一的神,William of Rubruck也有同樣的誤解。這個誤解一直要到十九世紀中葉蒙古裔的俄國學者Banzarov的專著出現,才被糾正過來。


收錄日期: 2021-04-13 18:44:0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219000051KK0126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