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仙區的文化特色

2007-12-19 5:28 am
如題,,,黃大仙區的文化特色

回答 (1)

2007-12-20 6:57 pm
✔ 最佳答案
黃大仙區的特區:
由於香火鼎盛﹑遠近馳名的黃大仙廟坐落於這區,令這裡原本叫做「竹園」的地方,也改稱為「黃大仙」(「竹園」這地名則改稱於附近的山腰地區)。可見黃大仙廟對黃大仙區的重要性。所以,黃大仙的廟會文化亦是該區的重要特色,例如在這裡有很多求神問卜的解籤店,還有很多以佛教或道教為主的香燭店。住在黃大仙的人認為有黃大仙神明在附近,所以多數都覺得自己有大仙庇佑。
另外,就是這區的公屋文化。尤其是在六﹑七十年代,當時政府開發這個荒蕪之地,在黃大仙區清拆了很多寮屋,然後興建公屋,給中下階層居住。計有橫頭磡邨﹑樂富邨﹑東頭邨﹑黃大仙下邨﹑黃大仙上邨﹑竹園邨﹑慈雲山邨等,這些都是大型屋邨。由於在以前一些「新區」﹑徒置區都是以大型式的發展起來。在八十年代,這些舊屋邨面臨不少鄰舍問題,而在九十年代以後,屋邨相繼被清拆重建,屋邨問題才得以解決,但是該區人口老化,和近期環保之士經常濫用的「集體回憶」保留舊屋邨的問題,為黃大仙區加添特色。
最後,黃大仙區的文化特色是社團文化。最著名的是「慈雲山十三太保」,港產電影也曾經近之搬上大螢幕。這是由舊徒置區衍生出來的問題,再加上這些社團會以關公﹑黃大仙等神明作庇蔭,相信亂神怪力,而當時社團可以在屋邨中吸納大量無知而無事為的青少年,作為他們的手下,使黃大仙﹑慈雲山區在七﹑八十年代有很獨特的社團文化。姑勿論是好是壞,這是一個很特別的景象。


收錄日期: 2021-04-19 16:46:4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218000051KK0363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