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例出德國出生的音樂家.........越多越好,謝謝!!!(10分)

2007-12-18 6:12 pm
如題..........

回答 (2)

2007-12-18 6:51 pm
✔ 最佳答案
德國作曲家舒曼,出生於德國Zwickau,家人原先期望他能夠成為律師,送他到萊比錫大學讀法律。但是念到一半,因為無法忘情音樂,就拋棄法律改學音樂,希望自己能成為一位鋼琴家。

舒曼自20歲左右開始跟隨維克(Friedrich Wieck)學習鋼琴與和聲。22歲那年,因他右手的無名指受傷,所以讓他無法繼續演奏,只好放棄成為鋼琴家的願望,專心於作曲。

舒曼寫了許多鋼琴曲,尤其在與老師維克的女兒,克拉拉.維克交往後,更是常常寫作樂曲讓琴藝極佳的克拉拉彈,兩人在不顧克拉拉的父親反對的狀況下於1840年結婚。

1841年,舒曼的「第一號交響曲」在孟德爾頌的指揮下,於萊比錫演出,獲得成功,而這個成功,也大大的鼓舞了舒曼。而且因著克拉拉的鼓勵,讓舒曼的創作靈感更加豐富,除了交響曲,他也開始寫協奏曲、室內樂。

克拉拉也是舒曼音樂最佳的詮釋者,1845年,舒曼那首受到歡迎的A小調鋼琴協奏曲,就是由克拉拉在萊比錫首演中擔任獨奏。

萊比錫音樂學院1843年成立,舒曼受聘擔任該校的作曲教師,也在1850年起開始擔任杜塞多夫的常任指揮。

但是從1843年起,舒曼就出現了一些精神失常的問題,他還曾經跳萊茵河自殺,很幸運地獲救,隨後被送到波昂的一家私人精神病院,1856年,病院中,享年僅46歲。

在他去世之後,克拉拉變成舒曼音樂的最佳代言人,因她時常的巡迴演奏,舒曼的音樂便更廣泛地流傳開來。

舒曼為小提琴、大提琴及鋼琴此一編制共譜寫了四首樂曲,三首以鋼琴三重奏曲為名,外加這首「幻想曲」。

這首作品編號88的幻想曲,雖然在編號上比第一號(Op.63)與第二號(Op.80)鋼琴三重奏曲顯得晚些,但實際上卻是比較早完成的作品。

1842年可說是舒曼創作的旺盛時期,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幾經波折後終於如願地在1840年與克拉拉結婚,情場上的得意也促成他在音樂創作上的重要轉折。

同年,他除了完成了這首幻想曲外,在室內樂方面尚有三首弦樂四重奏曲、一首鋼琴四重奏曲及一首鋼琴五重奏曲等重要曲目。相較之下這首幻想曲就顯得輕巧,許多也難怪一直在完成後八年才得以出版問世,也使得作品編號落到後面。

第一樂章—浪漫曲,鋼琴是這個樂章的主角,弦樂器多處陪襯的地位。6/8拍的節奏推動著樂曲,在徐緩的速度中悠遊自在地不斷向前移動,A小調略嫌憂鬱的氣氛充斥全曲,最後在弦樂器的齊奏聲中淡淡地結束。

第二樂章—幽默曲,這個標題應該源自拉丁文「humor」,在中世紀時的用意為「以人本為取向」,而非現今解釋為「幽默」的意思。初見這個字是在十九世紀的德國文學作品中,而舒曼則是第一個使用此名稱為樂曲標題的作曲家,後來逐漸被音樂家採用於樂曲的創作。它的特殊風格為﹕強烈的節奏特性,經常重覆的短小曲調,如詼諧曲般的輕鬆,但又多一分旋律性。

第三樂章—二重奏曲,與第一樂章的角色互換,並在調性上運用了D小調來對應著之前F大調的第二樂章。在鋼琴的伴奏聲中,大提琴奏出優美的旋律,隨即由小提琴應和著,之後樂曲就在這兩樣樂器的交錯進行中展開深情對話。

第四樂章—終曲,進行曲的速度推動樂曲穩健地邁進。其間經過了包括展現對位技法以及節奏輕快流暢的數段音樂,再度回到開始的進行曲調。之後在調性上則為之一變,由與第一樂章相同的A小調轉為A大調。在一段弦樂器與鋼琴互相追逐的切分音型中,樂曲逐漸地明亮開朗起來,最後在光輝的樂聲中結束全曲。

巴赫於1685年出生於德國的音樂家庭中,在該地區其家族享
有極高的音樂聲譽。在他的家族中曾經誕生過數十個音樂家,不
僅他的父親、祖父、曾祖父等也都是音樂家。因此在那樣的環境
中,巴赫亦是從小就得以學習音樂,並在音樂的薰陶下長大。
  巴赫被喻為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一生都任職於德國的教堂
和宮廷,由於時代和環境的侷限,使他和宗教音樂的創作結下了
不解之緣,而留下了很多偉大的作品。他不僅是集巴洛克以音樂
之大成,更成為後世音樂發展的啟迪者,因此有「音樂之父」的
美譽。他的音樂在結構上十分嚴謹完整,比例對稱而均衡,亦有
華美的裝飾及對於對位法有純熟的運用,再再都顯示了巴洛克音
樂的風格。
  他一生所作之作品數量眾多,僅舉較具有代表性者如下:彌
撒曲五首(以1738年的 b小調彌撒曲最著名)、聖母頌歌、受難
曲五首、三百首教會清唱劇,風琴曲則有觸技曲、賦格曲、前奏
曲,古鋼琴曲有觸技曲、奏鳴曲、法國組曲、英國組曲和平均率
鋼琴曲集第一二冊等,直到今天都是不朽的名作。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於1770年出生於德國西部萊茵河旁
的波昂,是一位代表古典樂派的結束及浪漫樂派的時代巨人。
   在貝多芬偉大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它也接受既定的
古典的各種形式,但對於音樂主題的發展常常有創新之舉;在旋
律的處理方面亦把他心靈深處最原始的感動完整的傳達出來;在
和聲的運用方面也常有驚人的效果;在晚期的作品中頻凡的使用
當時大家已不常用的對位手法;在交響曲中加入合唱等,都一一
顯示了他獨樹一幟的風格和超凡的音樂才能。
  貝多芬不僅是一位卓越的鋼琴家,亦留下了豐富的音樂創作
遺產,其代表作品包括了:九首交響曲、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
莊嚴彌撒曲、歌劇<費黛里奧>、愛格蒙序曲、協奏曲和其他管
絃樂作品,直到今日都仍是音樂會上常被演奏的曲目,足以證明
其音樂對人類影響之大,因此被尊稱為「樂聖」。

布拉姆斯誕生於德國漢堡一個清寒的音樂家庭中,父親是市
 立歌劇院的樂手,因此從小就在父親的啟蒙下學習音樂。他是一
 位生性拘謹、內斂、厚實具嚴肅的音樂家,不喜社交,也討厭戲
 劇性的誇張。因此不曾寫作過歌劇和標題音樂,反而致力於追求
 古典精神的「絕對音樂」形式,同時也採用浪漫派的詩情與幻想
 ,因而開啟了十九世紀後半的新古典主義樂風。
   布拉姆斯被喻為古典的最後光芒,和巴哈及貝多芬並稱為德
 國的三 B。在他二十歲(1853)那一年,經由小提琴家姚阿幸的
 介紹,結識了舒曼夫婦,並透過舒曼在《新音樂雜誌》中所撰寫
 的「新的道路」將他介紹給世人認識,也因而和舒曼夫婦有了深
 厚的友誼,同時也是日後影響布拉姆斯的精神生活和創作的重要
 因素。
   他的作品有 c小調第一號交響曲、大學慶典序曲、合唱作品
 《女低音狂想曲》、歌曲《永恆的愛》、鋼琴曲《巴加尼尼主題
 變奏曲》等。 

2007-12-18 10:58:53 補充:
約翰.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羅伯特.舒曼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1810~1856)路德維希.范.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約翰.塞巴斯坦.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

2007-12-18 10:59:13 補充:
帕海貝爾亨德爾克拉拉·舒曼瓦格納理察·施特勞斯泰勒曼馬克斯·雷格(Max Reger)奧爾夫興德米特漢斯·維爾納·亨策(Hans Werner Henze)卡爾海因茨·施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等。
參考: internet
2007-12-18 7:04 pm
J.S.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 是十八世紀的德國音樂家,巴洛克時期的代表人物。他生於1685年,卒於1750年,若以中國朝代作參考,那大概是清朝雍正、乾隆年間;與他同時的知名歐洲音樂家有泰利曼(Telemann) 和韓德爾 (Handel),較他晚七、八十年的則有莫扎特 (Mozart) 和貝多芬 (Beethoven)。人說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是"三B" (The Germany's three Great Bs),J.S. 巴赫就是第一個"B",其餘兩個是貝多芬和布拉姆斯 (Brahms)。
http://library.ust.hk/info/libtalk/04-bach.html
舒曼 Robert Schumann (1810-1856)
德國作曲家舒曼,出生於德國Zwickau
http://www.arstrio.com.tw/musicians/Robert-Schumann.php




中文名: 華格納


英文名: Wagner, (Wilhelm) Richard

生 於: 1813/05/22

卒 於: 1883/02/13


國 籍: 德國
http://www.cshs.kh.edu.tw/teachingsource/music/r14.htm

巴哈 (1685-1750)


巴羅克時期的重要作曲家
德國音樂家
被譽為「音樂之父」
韓德爾 (1685-1759)
與巴哈並稱為巴洛克時期最偉大的作曲家
出生於德國的哈勒
http://www.cccss.edu.hk/music/musician.htm

參考: ie


收錄日期: 2021-04-19 12:42:4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218000051KK0068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