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柱的歷史??

2007-12-18 6:12 am
我想要關於赤柱的歷史的資料.

回答 (2)

2007-12-18 6:20 am
✔ 最佳答案
南 區

赤 柱 大 街 及 美 利 樓

赤 柱 位 於 港 島 東 南 區 沿 岸, 臨 近 南 中 國 海, 是 香 港 開 埠 初 期 一 個 重 要 市 鎮, 在 香 港 的 歷 史 上 佔 有 重 要 地 位。 今 天 的 赤 柱, 已 經 演 變 成 香 港 一 個 聞 名 世 界 的 旅 遊 點。

據 文 獻 記 載, 早 在 四 百 多 年 前 的 明 朝 年 間, 已 有 人 在 赤 柱 聚 居 並 建 有 村 落。 「赤 柱」 一 名 的 由 來, 流 傳 坊 間 的 說 法 很 多; 當 中 最 為 人 熟 悉 的 是 指 從 前 的 一 棵 巨 大 木 棉 樹, 每 當 木 棉 花 盛 開 時, 乍 看 猶 如 一 座 「赤 紅 的 木 柱」, 於 是 附 近 村 民 以 「赤 柱」 為 該 村 命 名。 至 於 赤 柱 的 英 文 名 稱 (Lord Stanley) 的 因 來, 相 信 是 為 紀 念 十 九 世 紀 英 國 大 臣 史 丹 利 勳 爵 (Lord Stanley) 而 來 的。

從 1841 年 香 港 政 府 第 二 號 憲 報 一 則 紀 錄 可 見 赤 柱 在 香 港 早 年 歷 史 中 所 佔 的 地 位: 在 英 國 政 府 於 1841 年 5 月 所 作 戶 口 調 查 中 顯 示, 赤 柱 為 當 時 香 港 島 的 「首 府」, 人 口 達 2,000 人, 佔 當 時 港 島 7,400 多 人 口 的 百 分 之 二 十 五!

赤 柱 附 近 亦 有 多 座 歷 史 悠 久 的 重 要 建 築 物, 包 括 建 於 1767 年 南 區 最 古 舊 的 天 后 廟、 已 列 為 法 定 古 跡 的 舊 赤 柱 警 署, 還 有 屹 立 在 赤 柱 廣 場 的 美 利 樓 等。

美 利 樓 是 現 今 最 大 規 模 的 古 蹟 重 建 工 程 之 一, 原 本 座 落 於 金 鐘 花 園 道 (即 中 國 銀 行 大 廈 現 址), 建 於 1844 年, 是 香 港 碩 果 僅 存 的 古 歐 陸 維 多 利 亞 式 建 築 物, 以 當 年 英 國 大 臣 美 利 爵 士 命 名。

美 利 樓 樓 高 三 層, 主 要 以 巨 型 花 崗 岩 建 成。 建 築 風 格 揉 合 了 東、 西 方 建 築 特 色, 既 有 仿 希 臘 復 古 式 圓 形 石 柱, 又 有 採 用 了 中 式 的 瓦 面 斜 頂 的 屋 頂, 配 合 香 港 特 殊 氣 候, 別 具 特 色。

美 利 樓 自 落 成 以 來, 見 證 了 香 港 戰 後 經 濟 迅 速 發 展, 是 一 級 歷 史 建 築 物。 有 關 當 局 在 1982 年 拆 卸 美 利 樓, 於 1998 年 在 赤 柱 海 旁 重 建, 並 於 1999 年 重 新 揭 幕, 成 為 赤 柱 的 一 個 重 要 標 誌, 開 展 本 港 保 護 古 蹟 文 物 的 新 一 頁。

赤 柱 大 街︰隨 著 時 代 演 進, 赤 柱 已 從 小 漁 村 發 展 為 一 個 低 密 度 的 海 濱 住 宅 區 及 旅 遊 區。 其 中 以 赤 柱 大 街 及 赤 柱 市 場 為 中 心, 匯 集 了 各 式 各 樣 售 賣 不 同 貨 品 的 小 店 舖 食 肆 及 購 物 中 心, 吸 引 了 不 少 本 港 及 海 外 的 旅 客。

在 假 日 期 間, 到 赤 柱 遊 覽 的 旅 客 眾 多, 有 關 當 局 更 實 施 交 通 管 制, 將 赤 柱 部 分 街 道 劃 為 行 人 專 用 區, 方 便 旅 客 購 物 觀 光。

此 外, 赤 柱 大 街 附 近 還 有 不 少 值 得 遊 覽 的 景 點 -- 大 部 分 都 在 咫 尺 之 間, 由 赤 柱 大 街 步 行 不 到 五 至 十 分 鐘 即 可 到 達:

赤 柱 正 灘:風 景 秀 麗 的 赤 柱 正 灘, 可 進 行 多 項 水 上 活 動, 每 年 七、 八 月 期 間 (農 曆 六 月) 端 午 節 舉 行 的 龍 舟 競 渡, 更 吸 引 大 批 中 外 人 士 觀 賞 甚 至 參 加 比 賽!

赤 柱 廣 場:由 香 港 房 屋 委 員 會 負 責 策 劃、 興 建 的 一 座 綜 合 購 物 和 消 閑 的 廣 場, 當 中 包 括 重 建 的 美 利 樓 及 閑 情 坊。

赤 柱 軍 人 墳 場:為 戰 時 捐 軀 的 軍 人 而 建, 由 於 墳 場 風 景 優 美, 故 成 為 市 民 旅 遊 及 攝 影 愛 好 者 的 熱 門 地 點, 更 被 電 影 業 界 視 為 一 個 上 佳 的 外 景 拍 攝 場 地。
2007-12-18 6:19 am
赤柱

赤柱是香港的一個地方,在香港島南區赤柱半島,是著名旅客景點。它在淺水灣的東面和石澳的西面。


名稱來由

據說赤柱以前有很多木棉樹,有鮮紅色的花朵,看起來像赤紅色的柱子,因此稱為「赤柱」。其英文名Stanley 則來自前英國首相史丹利勳爵(Lord Stanley)。


歷史

赤柱自古便是香港島上的主要聚居地之一。1841年5月由英國人進行的首次人口統計中,在香港島的7400名居民,其中超過2000人就是住在赤柱一帶。當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而維多利亞城又未落成時,赤柱曾是香港島的行政中心。

此外,赤柱亦是一個軍事據點。清朝時期,赤柱已有一個名為赤柱汛的營汛。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期間,英軍一直都在赤柱設立軍營。香港保衛戰期間,駐港英軍在赤柱受日軍攻擊。香港日治時期是白種人的集中營。昔日的在赤柱的英軍軍營在香港主權移交後由人民解放軍使用。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





赤柱大街及美利樓

赤柱位於港島東南區沿岸,臨近南中國海,是香港開埠初期一個重要市鎮,在香港的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今天的赤柱,已經演成香港一個聞名世界的旅遊點。

據文獻記載,早在四百多年前的明朝年間,已有人在赤柱聚居並建有村落。「赤柱」一名的由來,流傳坊間的說法很多;當中最為人熟悉的是指從前的一棵巨大木棉樹,每當木棉花盛開時,乍看猶如一座「赤紅的木柱」,於是附近村民以「赤柱」為該村命名。至於赤柱的英文名稱(Lord Stanley)的因來,相信是為紀念十九世紀英國大臣史丹利勳爵(Lord Stanley)而來的。

從1841年香港政府第二號憲報一則紀錄可見赤柱在香港早年歷史中所佔的地位:在英國政府於1841年5月所作戶口調查中顯示,赤柱為當時香港島的「首府」,人口達2,000人,佔當時港島7,400多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

赤柱附近亦有多座歷史悠久的重要建築物,包括建於1767年南區最古舊的天后廟、已列為法定古跡的舊赤柱警署,還有屹立在赤柱廣場的美利樓等。

美利樓是現今最大規模的古蹟重建工程之一,原本座落於金鐘花園道(即中國銀行大廈現址),建於1844年,是香港碩果僅存的古歐陸維多利亞式建築物,以當年英國大臣美利爵士命名。

美利樓樓高三層,主要以巨型花崗岩建成。建築風格揉合了東、西方建築特色,既有仿希臘復古式圓形石柱,又有採用了中式的瓦面斜頂的屋頂,配合香港特殊氣候,別具特色。

美利樓自落成以來,見證了香港戰後經濟迅速發展,是一級歷史建築物。有關當局在1982年拆卸美利樓,於1998年在赤柱海旁重建,並於1999年重新揭幕,成為赤柱的一個重要標誌,開展本港保護古蹟文物的新一頁。

赤柱大街︰隨著時代演進,赤柱已從小漁村發展為一個低密度的海濱住宅區及旅遊區。其中以赤柱大街及赤柱市場為中心,匯集了各式各樣售賣不同貨品的小店舖食肆及購物中心,吸引了不少本港及海外的旅客。

在假日期間,到赤柱遊覽的旅客眾多,有關當局更實施交通管制,將赤柱部分街道劃為行人專用區,方便旅客購物觀光。

此外,赤柱大街附近還有不少值得遊覽的景點--大部分都在咫尺之間,由赤柱大街步行不到五至十分鐘即可到達:

赤柱正灘:風景秀麗的赤柱正灘,可進行多項水上活動,每年七、八月期間(農曆六月)端午節舉行的龍舟競渡,更吸引大批中外人士觀賞甚至參加比賽!

赤柱廣場: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策劃、興建的一座綜合購物和消閑的廣場,當中包括重建的美利樓及閑情坊。

赤柱軍人墳場:為戰時捐軀的軍人而建,由於墳場風景優美,故成為市民旅遊及攝影愛好者的熱門地點,更被電影業界視為一個上佳的外景拍攝場地。


收錄日期: 2021-04-16 15:25:0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217000051KK0408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