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化漢字這名稱是不恰當的,我認為叫簡體中國字或簡稱簡體字比較適合,因為中國字的出現並非自漢朝才有,遠在上古傳說已有伏犧氏作八卦,八卦的符號就是中國字的始祖,比起另一傳說黃帝時倉頡造字早了很多。目前憑考古發掘得到的甲骨文是最古老的中國文字,是商朝的遺物,有四千年左右歷史了。
簡體字絕非近代突然冒出來的,大部份是自古已有!文字的進化規律必定是由簡單而進化至複雜,所以說簡體字是從繁體字簡化出來是與事實不符,事實上是古字不足以描述日漸複雜的社會生活,就有需要在原有字的基礎造出新字。繁體字是從古字(大部份簡體字)進化出來的。但若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法定的簡體字是全部從古字而來的,也並不符事實,因有有部份簡體字確是從繁體字簡化過來的。
中國文字自古以來都是不斷有進化的,甲骨文以後,先秦的文字在各地區並不是統一的,被稱作蝌蚪文,秦始皇統一中國時,其中有一項政策叫做統一語言、文字。那時最初用的字體叫作大篆,其後進化成小篆,更有隸書的出現。秦朝可說是中國字基本定型的年代,也出現官方進行規範文字的記錄。
漢朝以後基本上流行隸書作書寫字體,時代的進展文字就會越造越多,大家只要有讀中國文學就會發覺漢賦的用字明顯比詩經年代(周朝)所用的字豐富得多。
南北朝至唐中業期間,中國突然興起造字的風氣,究其原因有二:1.佛教傳入中國到了成熟期,佛經翻譯是當時的熱潮,翻譯佛經時發現故有的中國字並不足以應用,就要另創新字了,很多佛教的用字就是那時創造出來的。2.民族大匯合的年代,五胡亂華,雖說胡人文化水平較低,但他們入主中原,對中原的語言有重大的影響,語言要書寫,就要創造出新字,特別是形聲字的出現得甚多。也就是那個時代,《說文解字》這本中國文字學鉅著出現了!
《說文解字》明確說出造字的原則與方法的"六書","六書"就是"象形"、"指示"、"形聲"、"會意"、"轉注"、"假借"。就是這六項準則,就可以解釋中國字是如何被造出來。
自宋朝以後,中國文字的書寫以楷書為官方標準,直都現代,非中國大陸的華人仍是以楷書寫的繁體字作為正宗的中國字。期間中國字的數量並沒有停止增加過,例如化學元素的中國名字就必定是近代產物。
中國文字的書寫字體並非到了宋代就停止發展的,官方用楷書,民間就有行書及草書的出現,行書和草書所用的字就是現代簡體字的雛形。
中共掌權後,極力推行簡體字,以簡體字作為官方文字,其理由與目的並不難理解:1.中共是以"無產階級革命"取得政權的,所謂"無產階級"就是一般生活艱苦的人民,他們絕大部份都是文盲或只懂得部份民間流傳的簡體字。以簡體字作為他們的溝通工具較用繁體字方便得多。2.領導人的喜好直接推動文字的改革,毛澤東就是喜歡破舊立新,在他掌政時除了積極推行簡體字外,還曾努力過漢字拉丁字母拼音化,只要我們翻閱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國的教科書,就會發現每個簡體字旁都有拉丁字母,特別是大躍進及文化大革命期間的宣傳海報,部份連中國字都沒有,只有拉丁字母拼音的漢字!3.當時中國的文盲比率相當高,估計佔是全國人口八成以上,推行簡體字是較推行繁體字更快、更有效達到掃盲目的,不竟學簡體字比繁體字要認識的字少一半以上,對文盲來說學簡體字會方便得多。
簡體字的推行確實有利有弊!
有利的地方是節省時間,方便推廣。
弊處就是簡體字過於簡潔,未必能夠全面準確描述事物,一字多解容易令人誤解。如果只認識簡體字,就沒法看得懂民國或以前繁體字作品的原文。對學術研究會有障礙。
個人傾向不反對推廣簡體字,已懂得繁體字再學簡體字並不大困難,因為簡體字大都是繁體字已有或是繁體字的解化。但在推行簡體字的同時我反對要努力限制繁體字的流通,不竟中國大陸以外的華人,仍有很大部份都是以繁體字作溝通的。
中國政府可能是為著大陸人的利益,也可能是為著打擊台灣政府的影響力,就是正在努力限制繁體中文字的流通,已於年前要求聯合國取消繁體中文字在聯合國的法定地位!目前聯合國的官方文件,繁、簡體的中文字都具有同等的地位。若依程序進行,繁體中文字將於2008年中失去現時在聯合國的法定地位!那現時港、澳及台灣長期讀寫用繁體字的人就必須要從新適應簡體字。
下面網站是為了反對聯合國這項決定的投票運動,大家去投票吧 ,謝謝!
投票步驟:
1.點下方網頁進入
2.滑動轉軸到下方一點的地方,點 Sign the petition
3.填寫資料
4.送出即成
5.轉寄給其他朋友
http://www.gopetition.com/region/237/8314.html
個人不願意繁體字的地位迅速消逝,不竟用開有感情,也看不出其流通對中國人有太大影響,因此我是支持保留繁體中文字作為聯合國官方文字的,也希望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