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教義, 博大精深, 每一卷每一字都含有極深的哲理. 「般若心經」詳名稱作「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或「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心經」其實是一篇哲學論文, 是最高佛學的宇宙觀. 心經沒有宗教色彩, 任何宗教, 任何人士均可誦讀, 體驗經中的智慧.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經題的簡單意思, 是說依照「般若」的妙法修行, 便可度脫生死煩惱的苦海, 達到究竟安樂的彼岸, 證獲不生不滅的真心實相的經典.)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修行者如觀世音菩薩一樣, 修行達到超越生死的無上智慧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自己看到自己由五種組織堆積而成, 且全是空的, 隨即可使所有痛苦消除.)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修行者呀, 形體與空無異, 空與形體無異)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形體就是空, 空就是形體. 感覺、想望、行動、知識, 這些與空的情況, 完全相同)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減,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修行者呀, 所有終極的東西, 都是空的模樣, 既無所謂產生, 無所謂消滅, 無所謂污染, 無所謂清淨, 無所謂不足, 無所謂滿足)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因此空裡面沒有形體, 也沒有感受, 想望、行動及意識, 更沒有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及心, 也沒有形狀、聲音、氣味、味道,可觸摸的東西及心所認識的一切. 沒有視覺的世界, 也沒有心所識知的世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沒有迷失, 也沒有迷失的窮盡, 沒有衰老及死亡, 也沒有衰老及死亡的窮盡)
無苦集滅道
(沒有痛苦的根源, 也沒有消滅或達到痛苦的途徑)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沒有所知, 亦沒有所得, 因為一無所得之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罣礙
(才能使人達到菩薩超越生死的無上智慧, 能不受思想蒙蔽而做成障礙)
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一切顛倒夢想, 究竟湼槃
(因不受思想蒙蔽的障礙, 才可沒有驚恐之心, 離開一切足可使人迷亂的東西, 達到永恆的幸福彼岸)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過去, 現在及未來的所有成功修行者, 均憑此無上智慧, 達到最高、最真、最完滿的開悟境界)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因此, 必須明白這無上智慧是宇宙的真言, 是光明的真言, 是最頂尖的真言, 是無可比較的真言, 可憑此消滅一切痛苦, 絕不虛假, 十分真實)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故, 即是咒曰
(因此要達到無上智慧的話, 就應誦那真言, 真言為)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同行同行, 與我一起同行到快樂的彼岸, 全心全意地同行到彼岸, 因覺悟而付上敬禮誦此真言)
般若---音---波野
罣礙---音---掛外
湼槃---音---獵盤
埵------音---多
觀------音---冠
蘊------音---允
厄------音---握
耨------音---紐
復------音---埠
藐------音---渺
咒音
揭諦揭諦----音---嫁爹嫁爹
波羅揭諦----音---怕挪嫁爹
波羅僧揭諦-音---怕挪生嫁爹
菩提薩婆訶-音---波自梳巴霞
2007-12-22 11:52:42 補充:
聖誕快樂
2007-12-23 02:17:22 補充:
人是演員, 來到這生要演這個角色, 既是演員, 就應有演員道德, 盡量將自己的戲演好.但偏偏人是自找麻煩的動物, 總在妬忌人家演的角色, 自己出場演小兵, 總在妬忌人家演皇帝. 結果舞台亂了, 因為小兵搶了皇帝的戲來演. 人要將自己應做的事做好, 獲得完滿成就, 是最大的成功. 將自己的本份做好, 就是人生.成就一件事, 從開始向自己的目的地出發到完成, 印度人就叫「波羅蜜多」. 在這個過程中所用的方法, 亦稱為「波羅蜜多」. 因此「般若波羅蜜多」, 就是說依照般若的方法, 從茫茫苦海中解脫生老病死苦, 到達永恆的快樂, 這過程就是「般若波羅蜜多」.
2007-12-23 02:18:17 補充:
其實人一生下來, 就像入住一間酒店一樣, 給我們的靈體寄居, 直至再要上路, 又要住另一間酒店, 人的生死, 就如 check-in and check-out 由一家酒店到另一家酒店. 因此不必太執着於這酒店給你的東西, 只要住得舒服就得了, 但偏有人入住這間酒店, 就痛苦得很, 不但住得不快樂, 還將自己住的那間酒店弄得奇形怪狀, 地基斜歪, 空氣絕不流通. 在這間酒店辛苦極了. 「波羅蜜多」就是指如何可以使你在這酒店住得快樂, 直至 check-out 搬到另一間酒店住為止, 佛家認為共有六種方法:
2007-12-23 02:19:22 補充:
第一種方法, 叫做「布施波羅蜜」. 就是送東西給別人, 世間最奇妙是你怎樣對人, 人自然怎樣對你, 你恨一個人, 不可能冀求別人會喜歡你, 你想人家對你笑, 你必須先要向人家笑, 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遇到好朋友, 不率先伸出你的手, 人家不會伸出手來, 一切以自己先做, 一切事都會完滿很多. 「施」比「受」偉大之處在這裡. 第二種方法是「持戒」. 很多人一見戒字就驚, 因為要改變自己的習慣, 他們會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一個難字, 將自己不願改變性格的藉口都引進來. 其實江山易改, 本性可移, 不移祗是自己不肯移罷了.
2007-12-23 02:21:55 補充:
第三種方法「忍辱波羅蜜」. 受人迫害, 自然痛苦, 要忍才不會有爭, 所謂「忍一時風平浪靜, 退一步海闊天空」. 但誰也要問, 為什麼要忍, 這「忍辱」兩字, 非一般的「忍」, 而是將之看成另一種的境界. 人的業力始於因果, 有因必有果, 每一件事, 都有一個原因而來的, 人家罵你, 必因你以前也同樣罵過人, 人家受到極大的痛苦, 於是這痛苦的感覺, 目前回到你身上. 在人生的過程中, 我們被安排在這一間酒店 check-in , 這安排是因前生種的因, 故安排結這個果. 因此有人入住五星級酒店, 有人入住廉價旅館. 這「忍」是滿足於自己目前所既有的, 將之做到最好.
2007-12-23 02:23:10 補充:
一間普通的酒店, 亦可能成為一間有特色有格調的酒店. 因此滿足於既有, 是「忍辱」之真義. 第四種方法「精進波羅蜜」. 這精進是指人在世為達到快樂的彼岸, 力行是重要的, 也就是努力決定一切. 每個人都是一棵樹的「根」, 每個人, 有很多人在倚靠你, 如你已婚, 妻子、子女都靠你, 你是一家的支柱, 你是人家的兒女, 父母對你的寵愛, 更不能將自己變成一棵永不能獨立生長的壞樹, 人是根, 人是樹, 要自立, 要站得穩. 這「站得穩」必要努力才成.
2007-12-23 02:23:44 補充:
第五種方法「禪定波羅蜜」. 講求集中精神, 人分心, 大事難成. 所謂一心一智一德, 思想集中, 才有力量, 才有智慧. 有人曾經訪問列根總統問他成功的秘訣, 他說:「我只懂想一件事, 然後做好一件事, 結果成功了. 當我失敗時, 我回頭望, 那時原來我在想多過一件事」. 要達到永恆的快樂, 得知「般若」偉大智慧, 人必須學習禪定也就是思想集中.
2007-12-23 02:24:26 補充:
第六種方法「般若波羅蜜」. 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所說的大智慧, 能夠看通世界, 才可以知道自己所行的道路, 到底有沒有意思?所謂「五度如盲, 般若為導.」以上所提的方法, 都要用「般若」來引導. 不知「般若」的真智慧, 這「五度」也很容易走岔了路. 因此「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般若波羅蜜多」, 你指人必須瞭解人類的大智慧, 是在解脫生老病死苦, 達到超越輪迴因果, 永恆定在快樂的境界. 這目標, 不是在遠遠的天外, 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 一日不能快樂, 終生不能快樂, 來世不能快樂. 每日的快樂, 是真正的「般若」.禪宗有「日日是好」日這精句, 正好解釋了這種感覺.
2007-12-23 02:28:50 補充:
未完. 可惜已超出4000字, 資料來源「心經結緣錄」
參考: 資料取自〈李居明 教你修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