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林黛玉的虛汗是由肺癆引致的骨蒸潮熱引起, 唔好亂咁咒自己呀!
盜汗在中醫學說是多汗証範疇之一.
多汗, 包括自汗與盜汗, 自汗指時時汗出, 動則更甚. 盜汗則指睡中汗出醒後即止.
盜汗者,睡而出,覺而收,如寇盜然,故以名之。盜汗表現為寐中汗出,醒後即止,常伴有陰虛內熱之症狀。故盜汗多屬陰虛也。
汗証是由於陰陽失調,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
中醫治虛汗是有效的, 如果唔係點解好多大人同小孩出淡汗都去找中醫???
西醫沒有單治淡汗一症, 但如果某些病引致出淡汗的, 如: 肺癆等慢性消耗性疾病, 治好該病後, 淡汗自然消失. 如果你個女食極中藥都係咁, 建議去做Body Check. 可以先看一般的醫生, 說出這個情況, 然後叫醫生建議女兒去檢查什麼便可.
浮小麥作用為歛陰止汗, 雲芩健脾利水, 白述補脾胃, 黨參有補氣作用但不及人參 (人參有補氣成份但燥熱), 淮山補脾氣. 盜汗可與脾虛有關, 所以醫生會先調理好女兒的脾胃, 由於體質不同, 不能說吃多少劑便能治好, 一般來說起碼吃藥一個月才有點起色, 如果女兒在這期間脾胃好咗, 淡汗少咗, 沒有什麼特別異樣, 可以採用. 否則如果女兒的淡汗沒有改善, 病情嚴重咗, 就建議看西醫做body check 檢驗了, 如不幸是某些慢性病引起 (如結核…), 用西醫治療後, 可再用中醫調理.
不建議採用止汗劑, 因為不知止汗劑有何化學成分, 長久用對身體可有害處 (有報道曾說乳癌的其一兇手是止汗劑), 止汗劑治標不治本, 徹底治療為明智之舉.
以下是一些淡汗食療及飲食禁忌 (以供參考):
內容出自:
<<常用飲食療法下>>, 孟昭全等主篇, 科圖有限公司
<<健康人生保健篇, 果療良方>>, 資深中醫師 李南編審
如女兒到中醫覆診, 可以拿著以下食療詢問醫師那一條食療方可用.
**注意: 如果用者不是小兒, 可將小兒部份的用量加大, (人生病時無分大人與小孩, 只要有該証狀會可用了, 只是份量大小而已), 初用者可試吓用小兒量看看情況, 如無效才加大, 多數成人份量為 9 ~ 15g .**
飲食療法:
方1:大棗、烏梅各10枚,加水適量煮服,每日1劑,分兩次飲用,10天為一療程。
方2:烏梅10枚,糯稻根1把、淮小麥15g,加水適量,每日二次煮服。
方3:韭黃100g, 洗淨切小段, 豬腰一個洗淨切薄片, 加生油、食鹽同炒熟, 佐膳. (陽虛人用)
方4: 甘草10g、浮小麥30g、大棗5枚,清水2碗,煮至1碗,去渣飲湯,治虛汗。
方7:黑豆50g,桂圓肉15g,大棗50g,清水3碗煮至2碗,分早晚2次服用,可治陰虛盜汗。
方8:大棗10枚,烏梅9g,桑葉12g,浮小麥15g,加水適量,煮服。
小兒盜汗
方1:蘆根9g,桑白皮、麥門冬、地骨皮各6g、炙甘草3g,大棗3g。
加水煎沸15分鐘,濾出藥液,再加水煎20分鐘,去渣,兩煎藥液兌勻,分服,日1劑。
方2:五倍子,龍骨各10g。共為細末,取5g,以水調敷臍部,日換一次。
方3:党參、黃蓍、升麻、防風、當歸、陳皮、麻黃根各10g。加水煎沸15分鐘,濾出藥液,再加水煎20分鐘,去渣,兩煎藥液兌勻,分服,日1劑。
方4:白朮30g,防風5g,桂枝、白芍各3g,牡丹皮g。
加水煎沸15分鐘,濾出藥液,再加水煎20分鐘,去渣,兩煎藥液兌勻,分服,日1劑。
方5:酸棗仁20g,石昌蒲、五倍子各3g. 加水煎沸15分鐘,濾出藥液,再加水煎20分鐘,去渣,兩煎藥液兌勻,分服,日1劑。
方6:党參10g,黃蓍7g
加水煎沸15分鐘,濾出藥液,再加水煎20分鐘,去渣,兩煎藥液兌勻,分服,日1劑。主治小兒盜汗,醒則時時汗出,睡則汗止.
[禁忌食品]
1) 忌強烈調味品
這些調味品包括芥末、辣椒粉、胡椒、咖喱、桂皮等, 對汗腺調節不利.
2) 忌食辛辣刺激之品
如蔥、姜、蒜、韭菜、辣椒等, 食後亦可加重汗出
3) 忌酒
酒精亦可對汗腺刺激, 使分泌紊亂, 會加重病情
4) 忌辛熱之品
應忌食狗肉, 涮羊肉等
如証狀仍未有改善, 那可能是患者因其他因素而導致 (如疾病引起盜汗, e.g.甲狀腺機能亢進症,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風濕熱, 結核病, 低血糖及某些發熱性疾病與傳染病的恢復期等; 又或是因情緒、日常飲食等問題導致陰虛內熱), 這些問題可找中醫清除內熱或調理身體, 盜汗才能消除或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