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太平天國運動是“鴉片戰爭炮聲的回聲”?

2007-12-17 6:11 am
鴉片戰爭對清朝的權威有所打擊,許多社會上的問題逐漸浮現,造成較多的民變發生,為何說間接促成了太平天國的興起?

回答 (3)

2007-12-18 7:11 am
✔ 最佳答案
其實清代中衰始於乾隆晚期,嘉慶及道光前期時有民變,只是規模沒有太平天國如此龐大,在鴉片戰爭前夕,今文學家龔自珍已指當時中國世俗綱紀已壞,貧富懸殊,大動亂將迫在眉睫,但鴉片戰爭卻令當時中國的社會問題激化,最後引起太平天國大動亂。
首先是鴉片戰爭的戰禍及南京條約中的賠款令東南沿海省份窮上加窮。
鴉片戰爭令廣東、浙江及江蘇三省成為戰場,在戰時三省官府強徵人民及糧食作為戰爭的人力物力,令正常田耕受影響,強徵錢糧令人民生活更為困苦。戰爭過後,清廷再為籌集賠款再在人民強徵錢糧,有些官員更借此向人民勒索從中取利,以至不少農民被逃避繳稅而棄耕地,以至大量流民出現。
另外,本來清廷最初禁煙的原因之一是因為鴉片貿易令中外出現貿易逆差,令中國的白銀流出海外,影響中國經濟。鴉片戰爭令清廷禁煙失敗,鴉片貿易越來越盛,中外貿易逆差擴大,中國就越來越窮。
此外,南京條約簽訂後五口通商,大量英國的工業製成品湧入中國市場,中國本土的傳統家庭型工業大受打擊,尤以布業影響最大。而過去只有南方的廣州可與海外通商,北方省份若要買得海外貨品,必須由廣州經粵北湖南江西運往北方,這個陸上運輸路線養活不少生在粵北湖南江西的挑夫,但五口通商令外國貨品再不用經原來的陸上運輸路線北上,故大量挑夫及相關行業的人員失業,成為無業游民,這批失業大軍增加了大動亂的條件。
最後,清廷軍隊在鴉片戰爭中的窩囊表現,令人民對朝廷及軍隊倍加輕視。以往人民都會怕官兵,但經鴉片戰爭這批官兵剛被少量英軍打敗,而沿海人民對抗英兵的決心及能力都比官兵高,更令人民更加輕蔑朝廷,令夠膽造反的人增多,支持太平軍起事的人也多了。
參考: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
2007-12-18 12:23 am
太平天國興起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各點:

一、種族仇恨--清兵入關後,對漢人殺戮甚慘,康、雍、乾三朝雖然施行恩威並濟的政策,始終無法消弭漢人的民族仇恨:加上清朝歧視漢人的措施,更激發了漢人的民族思想,反清活動一直沒有止息。

二、政治敗壞--乾隆中期以後,吏治腐敗,嘉慶、道光年間,國庫空虛,貪污風氣盛行,捐納又多,導致民怨沸騰,甚至起來反抗。

三、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社會矛盾空前激化。戰時軍費7千萬元和對外賠款2千多萬元,全部都加到了廣大農民和其他生產者身上。又由於各級官吏的層層盤剝和地主階級轉嫁攤派,農民的實際負擔數倍於明文規定的提稅。再加上銀價上漲及連年水旱災害,大批人民衣食無著,陷於極端悲慘的境地。因之農民的反抗風起雲湧,遍及全國,其中尤以兩廣和湖南鬥爭最為激烈。在這樣的背景下,太平天國革命在廣西爆發了。


太平天國創立經過

1851 年1月11日,洪秀全(註1)率領2萬多名群眾在桂平縣金田村發動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軍隊稱作「太平軍」,洪秀全被擁立為「天王」。9月,太平軍攻克永安(今蒙山縣),洪秀全封楊秀清(註2)為東王,蕭朝貴(註3)為西王,馮雲山(註4)為南王,韋昌輝(註5)為北王,石達開(註6)為翼王,確定了紀律,整頓了隊伍,改陰歷為天歷,初步建立了革命政府。

金田起義一爆發,清政府立即派來軍隊鎮壓,清軍包圍了永安。太平軍在永安待了半年,就突圍而出,於1852年4月離開廣西進入湖南。當時湖南階級矛盾十分尖銳,太平軍發佈了《奉天誅妖救世安民諭》、《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諭救一切天生天養》等文告,明確提出了推翻清王朝的戰鬥號召,受到廣大群眾的熱烈擁護,投營報效者「日以千計」,太平軍兵力大增。9月攻長沙,81天未下,主動撤圍北上。在益陽、岳州一帶,獲得了大批船隻炮械,建立了水師。大軍沿長沙水陸並進,勢如破竹。

1853年1月克武昌,3月佔領南京,把南京改為「天京」,作為都城。為了鞏固天京,又發兵攻佔了附近的鎮江、揚州和浦口。太平軍建都後,即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廢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平均分配土地,還實行了男女平等的政策,禁止買賣婦女和女婢。對外則堅持獨立自主的政策,否認不平等條約,禁止販賣鴉片,反對外來侵略。

這些措施,極大地鼓舞了人民的鬥志。隨後,從1853年5月開始,太平軍進行了北伐和西征,各地天地會和捻黨也先後發動武裝起義與之相呼應。但北伐由於偏師北進,孤軍深入,援師不繼而失敗。西征則先遇小挫,後由石達開指揮,大敗曾國藩湘軍。在天京附近,太平軍又大破清軍江北、江南兩大營。到1856年夏,上至武漢,下至鎮江連成一片,盡在太平軍控制下,是為太平天國軍事上全盛時期。但就在這大好形勢下,卻發生了自相殘殺的「天京事變」。9月2日,楊秀清被暗殺,楊秀清的部下也有5000餘人中計被殺害,後洪秀全又下令詔書,由石達開回京輔政。次年5月,石達開被逼走,更造成了人心冷淡,銳氣減半的局面。「天京事變」給太平天國革命事業造成了極大的危害,而清政府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北京政變」後,公然和外國侵略者勾結起來,共同鎮壓人民革命,使得太平軍從此進入了十分困難的戰略防禦階段。

洪秀全為了克服危機,提拔了陳玉成、李秀成以及洪仁玕等一批將領,重新組建了領導核心。1858年8月,李秀成約集各路將領大會於樅陽,陳玉成也趕來參加。會上大家「各誓一心,訂約會戰」。會後,陳、李聯合作戰。九月,攻破清軍重建的江北大營,10月,大戰三河鎮,全殲湘軍主力李續賓部。1859年,頒布了洪仁玕的《資政新篇》。1860年5月,攻破清軍重建的江南大營,解除了天京的圍困,並乘勝東進佔領蘇、杭,開闢了蘇浙根據地,革命一度出現了重新振興的局面。西北戰場則在陳玉成的指揮下進行了英勇的安慶保衛戰。但由於敵我力量懸殊,1861年9月安慶失守,天京危急。李秀成率軍回援天京,與湘軍大戰40 余天,未能破圍。值得一提的是,在後來險惡的情況下,1862年,太平軍還在上海、寧波有力地打擊了外國侵略者。1864年6月3日,洪秀全病逝。7月 19日,天京陷落,太平天國失敗。
2007-12-17 6:15 am
太平天國興起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各點:

一、種族仇恨--清兵入關後,對漢人殺戮甚慘,康、雍、乾三朝雖然施行恩威並濟的政策,始終無法消弭漢人的民族仇恨:加上清朝歧視漢人的措施,更激發了漢人的民族思想,反清活動一直沒有止息。

二、政治敗壞--乾隆中期以後,吏治腐敗,嘉慶、道光年間,國庫空虛,貪污風氣盛行,捐納又多,導致民怨沸騰,甚至起來反抗。

三、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社會矛盾空前激化。戰時軍費7千萬元和對外賠款2千多萬元,全部都加到了廣大農民和其他生產者身上。又由於各級官吏的層層盤剝和地主階級轉嫁攤派,農民的實際負擔數倍於明文規定的提稅。再加上銀價上漲及連年水旱災害,大批人民衣食無著,陷於極端悲慘的境地。因之農民的反抗風起雲湧,遍及全國,其中尤以兩廣和湖南鬥爭最為激烈。在這樣的背景下,太平天國革命在廣西爆發了。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44:0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216000051KK0467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