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70年代的漁業發展

2007-12-14 5:35 pm
詳細的...唔該!
快!

回答 (1)

2007-12-20 2:11 am
✔ 最佳答案
海是本港主要的原產品之一。根據漁農自然護理署資料,在一九九九年,海魚捕獲量和養殖量估計分別為127780公噸和5810公噸,總值達17億元。扣除在香港以外地方卸貨和出售的漁獲後,供本地食用的漁獲約有 62930公噸,相當於香港海鮮消耗量的 36%。

香港約有5170艘漁船,其中舢舨和非機動漁船佔2300艘,有 12900 名本港漁民和6300名內地過港漁工在這些漁船上作業。主要的捕魚方法是拖網,漁獲量佔年內卸下的海魚量67 %,重量達 85 610公噸。

長洲小艇 米埔基圍水閘



香港的水產養殖包括內陸塘魚養殖、海魚養殖及蠔隻養殖。一九九九年,水產養殖業的產量達5807公噸,價值達 1.41億元,佔漁業總生產量的 4 %,及漁業總生產值的 8 %。

內陸塘魚養殖業

內陸淡水魚養殖業集中在新界西北部。魚塘有淡水及半鹹淡水兩種,並成為濕地系統的一部分。隨著新界地區日漸都市化,魚塘面積逐漸縮減。

在一九九九年,本地內陸魚塘所佔面積約1094公頃,生產4500公噸淡水魚,價值達 0. 72億元。這些魚塘中,約有 99%從事混養(即大頭、魚、鯉魚及鯇魚連同福壽魚或烏頭類一併養殖 ) 。餘下 1 %的魚塘是單養肉食性魚類,即只養殖生魚、盲鰽或塘虱。大多數魚苗及幼魚是從內地、泰國或台灣輸入,有些生魚及塘虱則是本地繁殖的。傳統上,魚苗會在初春放養,大部分飼養品種會在 8至12個月內長至可售賣的體積。


海魚養殖



漁農自然護理署負責簽發海魚養殖牌照。目前約有1454名海魚養殖業人士在26個指定的海魚養殖區作業,佔海域總面積達 209公頃。大多數領有牌照的養魚場面積細少,以家庭作業方式經營。一九九九年,海魚養殖業供應的活海魚達 1250公噸,價值6600萬元,供應本地活海魚需求量約 5%。

海魚養殖通常在不當風的沿岸地區進行,以懸於浮排的網箱養殖海魚,自魚苗或幼魚養至可供售賣之體積,普遍養殖的品種包括絲、芝麻斑、火 點、紅鮪、紅魚、魚仲和黃臘。魚苗主要從內地、泰國、菲律賓或印尼輸入。

傳統上,養殖的海魚均以雜魚餵飼;近年來,愈來愈多海魚養殖戶改用濕式或乾式粒料。這些飼料比雜 魚更營養豐富,亦減少餵飼造成的污染。

為 了 減 少 紅 潮 對 海 魚 養 殖 的 影 響,漁農自然護理署已 改 善 紅 潮 的 警 報 系 統 , 由 肉 眼 監 察 紅 潮 改 為 積 極 監 察 浮 游 植 物 , 在 紅 潮 形 成 前 預 先 加 以 防 範 。
參考: me


收錄日期: 2021-04-14 20:29:1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214000051KK0056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