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Question! (20 pts)

2007-12-14 4:50 am
What are the political, social, economic and education changes in HK before and after 1997?

ThZ..

回答 (1)

2007-12-14 5:12 am
✔ 最佳答案
Economic:
香港是一個奉行自由市場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其經濟的重點在於政府施行的自由放任政策。經濟學家兼諾貝爾獎得主米爾頓·佛利民更視香港為自由放任經濟的典範。縱使政府於2006年9月11日宣布香港首創的「積極不干預」政策已經不再適用,且是「很久以前」的事[50],政府的經濟政策理念仍然是讓市場力量主導經濟,避免操控或指導市場發展。商業規管精簡、政府廉潔而高效率、稅率低、稅制簡單、法制健全、產權觀念牢固、貨幣穩定等因素,令大部分經濟學家均相信香港是市場經濟運作的佼佼者[11]。香港經濟以自由開放而全球知名,美國傳統基金會1995年起[51]、以及加拿大費沙爾學會(Fraser Institute)1996年起[52]發表的自由經濟體系報告,一直將香港評定為全球第一位。再加上優秀的地理位置、資訊流通、高效率的配套設施及服務,都對香港的經濟作出貢獻[11]。

Poliical:
香港政治制度大致沿襲自英治時期,行政、立法、司法互不隸屬。特區成立後,種種政治制度與中國大陸保持截然不同。憲制性文件《基本法》確保鄧小平所構想的這種「一國兩制」意念得到落實,法治精神和司法獨立不受北京的中央政府干預。另外,根據「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則,香港繼續管理除國防及外交外,其他的自身事務。香港也可以「中國香港」的名義,繼續參與國際事務,包括世界貿易組織、奧林匹克運動會等[72]。

香港特區、中國以及英國政府都不只一次的表示,1997年後「一國兩制」得到落實[72],但仍然有香港內外的政治人物及輿論,質疑「一國兩制」的運作。例如,法輪功在香港公開活動[73]、北京對香港爭取普選的態度[74]、香港政治人物公開發表對中國制度的意見[75]、2007年行政長官候選人梁家傑提出中央政府不實行特區官員任命權[76]等,均令人質疑是對「一國兩制」、「井水河水互不相犯」的挑戰。

Social(Education changes):
香港最早記載的學校是錦田的力瀛書院,1075年由北宋進士鄧符協所建[97]這類書院、書室屬於私學的一部分,教授《四書》、《五經》[98],然後在英國統治時期逐漸轉變為鄉村學校或者公立學校。

英國接管香港後,在香港發展與英國相似的教育制度。而現時香港教育主要由香港政府的教育局統籌及管理,主流教育可分為四大部份:學前教育、6年的小學教育、7年的中學教育(包括3年初中、2年高中及2年預科課程)及專上教育(包括學士、副學士、專業文憑、高級文憑等)。

現時,香港政府正在推行一連串的教育制度改革(簡稱教改)措施[99][100][101],包括母語教學、一條龍辦學模式、三三四高中教育、小班教學、幼稚園學券等。其中教育統籌局將於2006年至2007年年度新學年的中一新生起,教育制度改為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及四年大學,整合香港中學會考及香港高級程度會考為香港中學文憑,並於2009年開始逐步在各科推行校本評核作為學生在公開考試的評分準則。同時,教育統籌局將於2007年至2008年起為3至6歲的幼稚園學生提供幼稚園學券津貼。

上述改革主要是為香港教育帶來不同的教學模式,希望使學生提供更佳學習環境,但連串教改實施起,引發社會廣泛爭議,批評教改為老師帶來沉重壓力、學生及家長無所適從[102]。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43:3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213000051KK0343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