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是什麽?

2007-12-13 6:34 pm
絲綢之路是什麽?

回答 (2)

2007-12-13 6:39 pm
✔ 最佳答案
絲綢之路,指西漢(前202年-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

廣義的絲綢之路指從上古開始陸續形成的,遍及歐亞大陸甚至包括北非和東非在內的長途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線路的總稱。除了上述的路線之外,還包括約於公元前五世紀形成的草原絲綢之路、南北朝時期形成,在明末發揮巨大作用的海上絲綢之路和與西北絲綢之路同時出現,在元末取代西北絲綢之路成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德語:die Seidenstrasse)一詞最早來自於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77年出版的《中國-我的旅行成果》(China, Ergebnisse eigener Reisen),有時也簡稱為絲路。

雖然絲綢之路是沿線各國共同促進經貿發展的產物,但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張騫兩次通西域,開闢了中外交流的新紀元。並成功將東西方之間最後的珠簾掀開。從此,這條路線被作為「國道」踩了出來,各國使者、商人沿著張騫開通的道路,來往絡繹不絕。上至王公貴族,下至乞丐獄犯,都在這條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這條東西通路,將中原、西域與阿拉伯、波斯灣緊密聯繫在一起。經過幾個世紀的不斷努力,絲綢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廣義上絲路的東段已經到達了韓國、日本,西段至法國、荷蘭。通過海路還可達意大利、埃及,成為亞洲和歐洲、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友誼之路。
2007-12-13 11:42 pm
絲綢之路,指西漢(前202年-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

廣義的絲綢之路指從上古開始陸續形成的,遍及歐亞大陸甚至包括北非和東非在內的長途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線路的總稱。除了上述的路線之外,還包括約於公元前五世紀形成的草原絲綢之路、南北朝時期形成,在明末發揮巨大作用的海上絲綢之路和與西北絲綢之路同時出現,在元末取代西北絲綢之路成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德語:die Seidenstrasse)一詞最早來自於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77年出版的《中國-我的旅行成果》(China, Ergebnisse eigener Reisen),有時也簡稱為絲路。

雖然絲綢之路是沿線各國共同促進經貿發展的產物,但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張騫兩次通西域,開闢了中外交流的新紀元。並成功將東西方之間最後的珠簾掀開。從此,這條路線被作為「國道」踩了出來,各國使者、商人沿著張騫開通的道路,來往絡繹不絕。上至王公貴族,下至乞丐獄犯,都在這條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這條東西通路,將中原、西域與阿拉伯、波斯灣緊密聯繫在一起。經過幾個世紀的不斷努力,絲綢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廣義上絲路的東段已經到達了韓國、日本,西段至法國、荷蘭。通過海路還可達意大利、埃及,成為亞洲和歐洲、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友誼之路。

絲綢之路一般可分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為北中南三條線路。

* 東段:從長安到玉門關、陽關。(漢代開闢)
* 中段:從玉門關、陽關以西至蔥嶺。(漢代開闢)
* 西段:從蔥嶺往西經過中亞、西亞直到歐洲。(唐代開闢)

以下為絲路各段上的重要城市名稱(括號內為古地名)。

東段

東段各線路的選擇,多考慮翻越六盤山以及渡黃河的安全性與便捷性。三線均從長安出發,到武威、張掖匯合,再沿河西走廊至敦煌。

* 北線:從涇川、固原、靖遠至武威,路線最短,但沿途缺水、補給不易。
* 南線:從鳳翔、天水、隴西、臨夏、樂都、西寧至張掖,但路途漫長。
* 中線:從涇川轉往平涼、會寧、蘭州至武威,距離和補給均屬適中。
* 參見

1. 西安(長安):須彌山石窟、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
2. 武威(涼州)
3. 張掖(甘州)
4. 酒泉(肅州)
5. 敦煌(沙州):莫高窟、榆林窟

公元10世紀時期北宋政府為繞開西夏的領土,開闢了從天水經青海至西域的「青海道」。成爲宋以後一條新的商路。

中段

中段主要是西域境內的諸線路,它們隨綠洲、沙漠的變化而時有變遷。三線在中途尤其是安西四鎮(640年設立)多有分岔和支路。

* 南道(又稱於闐道):東起陽關,沿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經若羌(鄯善)、和田(於闐)、莎車等至蔥嶺。

1. 陽關
2. 若羌(鄯善)
3. 且末
4. 尼雅(精絕),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
5. 和田(於闐)

* 中道:起自玉門關,沿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經羅布泊(樓蘭)、吐魯番(車師、高昌)、焉耆(尉犁)、庫車(龜茲)、阿克蘇(姑墨)、喀什(疏勒)到費爾干納盆地(大宛)。

1. 玉門關
2. 樓蘭(為鄯善所兼併,現屬新疆若羌縣)
3. 吐魯番(高昌):高昌故城、雅爾湖故城、柏孜克裡克千佛洞
4. 焉耆(尉犁)
5. 庫車(龜茲):克孜爾千佛洞、庫木吐喇千佛洞
6. 阿克蘇(姑墨)
7. 喀什(疏勒)

* 北道:起自安西(瓜州),經哈密(伊吾)、吉木薩爾(庭州)、伊寧(伊犁),直到碎葉。

1. 哈密,水道縱橫盛產哈密瓜
2. 烏魯木齊,迴文意思解作美麗的草原
3. 伊寧(伊犁)
4. 碎葉

西段

自蔥嶺以西直到歐洲的都是絲綢之路的西段,它的北中南三線分別與中段的三線相接對應。其中經裡海到君士坦丁堡的路線是在唐朝中期開闢。

* 北線:沿鹹海、裡海、黑海的北岸,經過碎葉、怛羅斯、阿斯特拉罕(伊蒂爾)等地到伊斯坦布爾(君士坦丁堡)。

1. 烏魯木齊
2. 阿拉木圖(哈薩克斯坦)
3. 江布爾城(怛羅斯,今哈薩克斯坦城市)
4. 托克瑪克(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城市)
5. 薩萊(俄羅斯)
6. 薩克爾
7. 伊斯坦布爾(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城市)

* 中線:自喀什起,走費爾干納盆地、撒馬爾罕、布哈拉等到馬什哈德(伊朗),與南線匯合。

1. 喀什或喀什葛爾
2. 白沙瓦:哈拉和林大道
3. 喀布爾
4. 巴米揚:著名的巴米揚大佛在2001年被塔利班摧毀。

* 南線:起自帕米爾山,可由克什米爾進入巴基斯坦和印度,也可從白沙瓦、喀布爾、馬什哈德、巴格達、大馬士革等前往歐洲。

1. 馬什哈德(伊朗)
2. 薩卜澤瓦爾
3. 赫卡托姆皮洛斯(Hecatompylos,番兜,和櫝,可能位於如今的伊朗達姆甘和沙赫魯德之間。)
4. 德黑蘭
5. 哈馬丹
6. 克爾曼沙汗
7. 巴庫拜(伊拉克)
8. 巴格達
9. 阿布哈里卜
10. 費盧傑:沿幼發拉底河至阿列頗。
11. 拉馬迪
12. 阿列頗(敘利亞)
13. 大馬士革
14. 阿達納(土耳其)
15. 科尼亞
16. 安條克
17. 布爾薩
18. 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堡)

此外,還有多為游牧民族使用的草原絲綢之路、主要與南亞交流的南方絲綢之路以及沿海路行進的海上絲綢之路。

從西方到東方

絲路在元朝之後的逐漸不受注意後,間接刺激了歐洲海權興起,馬可·波羅的中國遊記刊行後,中國及亞洲成爲許多歐洲人嚮往的一片繁榮富裕的文明國度。西班牙、葡萄牙國家開始企圖繞過被意大利和土耳其控制的地中海航綫與舊有的絲綢之路,要經由海路接通中國,並希望能從中獲得比絲路貿易更大的利潤。一些國家也希望將本國的所信仰的宗教傳至東方。

1492年,哥倫布遠航的一個目標就是最終能到達中國,並開創另一條比絲路更好的貿易要道,但他卻在大的失望中帶領歐洲發現了美洲這一塊新大陸。於是哥倫布之後的探險家在美洲開啟了新世界的殖民地時代,17世紀之後,荷蘭與英國也陸續在非洲、美洲、南太平洋擴展他們的勢力。

19世紀初期,儘管歐洲強權已在海上遍佈,中國依然被西方認為是嚮往之地,是最興旺與古老的文明,學者多認為這是絲路在中西交流史上所帶來的精神性影響,也造成西方在近代200年期間,認為與中國交易能獲得巨大利潤的印象。
參考: 維基百科


收錄日期: 2021-04-21 18:06:4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213000051KK0068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