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 魯迅-《吶喊》讀書報告!!!!!!!!!!!!!!!!!!

2007-12-13 12:55 am
急需 魯迅-《吶喊》讀書報告!!!!!!!!!!!!!!!!!!

回答 (1)

2007-12-13 3:38 am
✔ 最佳答案
範文:
《吶喊》讀後報告
發生背景:
《吶喊》作者魯迅生於清末民初、一個政治巨變的年代。作者經歷了舊文化、舊制度下的童年,亦經歷了新文化、新制度的衝擊年代,而作者身為當時的一位新青年,有責任亦有義務去推行新文化及對橫行了中國幾千年之舊文化作出批判。
《吶喊》便是推行新文化運動時的產物,該書以多篇不同的故事構成,而主題則圍繞中國舊有的那種「吃人」的封建思想及制度的批判,讓讀者在閱讀文章的同時,亦能對自己的固有文化出反思。

讀後感想:

《吶喊》,是一本處於時代巨輪的劇變點上的一本以探討文化為重點的書,在《吶喊》一書中,作者以多篇不同的故事去帶出一個鮮明的概念,以下將會選出個別較具代表性的文章。

《狂人日記》是描寫作者從其友人之弟患病,以為全世界的人都想吃了他。作者在這篇故事中以第一身去描寫,由「我」懷疑別人想吃自己,甚至連自己最親的人也不例外,而「我」感到自己正在受到的不斷迫害,而在文章的結尾處,「我」甚至認為自己亦曾經迫害過最親的人。在內容方面,因為作者是以一個病者的角度出發,所以該文層次較為混亂,文章中多處以歪改了的史事作內容的點綴,可是在更深一層,文章表達了作者對中國舊有的封建思想那種「吃人」的思想的活生生的表達,幾千年來中國人不但受到封建制度的嚴重迫害,同時他們亦因為封建制度而迫害其他人,使封建制度一代代地禍延下去,作者正是用「迫害」去作本文的描寫重心。

《孔乙己》是一篇較多人熟悉的文章,故事內容圍繞在一個屢戰屢敗的讀書人孔乙己身上,而作者則以咸亨酒家的小伙計的角度去描寫孔乙己。孔乙己是一位從未中舉的讀書人,他除了識字以外,就再沒有其他過人之處,但是他礙於讀書人的面子,所以他不願意工作。在以前,會讀書識字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孔乙己便是因為會讀書識字,所以覺得自己與其他人是不同的,而他為了顯示他比其他人是更高人一等的,所以他穿了一件代表上層社會階層的長衫。孔乙己偷了何家的東西,被其他人道出時,他說讀書人的事不應該叫作偷,而應該叫作竊,而之後便說出一大堆別人不懂的說話。作者便是通過以上事例,說明受舊思思影響下的讀書人的汙腐思想及自以為高人一等的階級觀念,而在文末時,作者更透過孔乙己偷了丁舉人家的東西被打跛了腿,而眾人談論孔乙己時皆認為他不應該偷到高高在上的舉人家裏,沒有人發出絲毫的同情,從而刻劃出當時的人那種極端的階級觀念的弊端及將社會冷酷無情的醜惡面暴露出來。

《頭髮的故事》是講述在清末民初時一個因為留學外地而剪了辮子的人回國後所面對的困難及態度的改變。最初時,沒有人接納他,每個人都排斥他。當他在街上走時,他被人罵他是假洋鬼子,因此他帶了一枝手杖出街,當有人在街上罵他時他便以手仗去回擊,及後他發現一篇文章訪問一個不懂中國語、叫做本多的人不懂路時問路的方法原來是靠一枝手杖而感到概嘆,同時亦帶出了中國人奴隸性及服從性的一面,而且中國人亦樂於守著固有的文化而不接受新事物。

《阿Q正傳》是一篇描寫阿Q生平故事的文章。阿Q是一個很懂得從心理上自我安慰的人,他每次被別人欺負後都會從心裡想出一些事情去解開心中的鬱悶。阿Q最不屑的是那些假洋鬼子,因此他在街上看見有剪了辮子的人時便罵了出來,被他們用手仗回擊,及後阿Q在此事上受到啟發而把辮子纏在頭上扮起了假洋鬼子,使自己比別人更高一等。其實,阿Q包括了中國人的所有特徵,作者構想了阿Q是為了說出中國人長久以來受到的不平等的一面及中國人那種雖然不喜歡卻亦盲目地隨波逐流的心態,並反映了階級的不同造就了不少悲劇的發生。

《白光》是一篇與《孔乙己》很相似的文章,內容是說一個多次落弟的讀書人因為經不起多次失敗的打擊,產生了一連串幻想,最後終於走上了自殺之路。這篇文章其實正好能補充《孔乙己》一文之不足,它不但將讀書人落弟的心情描寫得十分細緻,而且亦將科舉制度的迫害作了一次深入的剖析,使大眾認識了舊時代、舊制度之劣處及作出反思。


收錄日期: 2021-04-16 15:44:0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212000051KK0188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