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死事小 失節事大點解?

2007-12-12 3:11 pm
我唔要古文解譯~
呢句點解?

回答 (3)

2007-12-12 3:43 pm
✔ 最佳答案
即是說,寧願餓死,(因這只是小事),也不願失去自己的節操(女的可作貞節,兩者均是大事),與壞人同流合污
節操即是自己的節氣,是古代讀書人最重視的
所謂不可為五斗米折腰,就是這個原因
守節操是最重要的事,寧願丟官沒飯開,也不可以失去自己的節氣
見到不平事,就要犯顏直諫...

最著名的古人:陶淵明、屈原,仲有好多死o係黨錮之禍o既漢代文人
參考: my history 常識
2007-12-12 6:30 pm
中國古代社會,認爲婦女的貞操十分重要,嫁了丈夫,便要從一而終, 丈夫在生時固然要貞潔,丈夫死後,還要立志不嫁,堅守貞操,撫育子女,直到老死,這就是守節。能夠做到這樣的婦女,稱爲「節婦」。 所謂「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就是說生命固然重要,但婦人的貞節更重要,因此寧願餓死,也不能失節偷生。 談到守節,秦朝時,官方始提倡婦女守節,到了漢朝,則表彰奬勵貞婦。但真正形成風氣是宋元理學大倡時,皇帝提倡「丈夫死國,婦人死夫爲『義』,有人問北宋理學家程頤 (1033年 – 1107年):「寡婦貧苦無依,能不能再嫁?」,程頤則提出:「絕對不能,有些人怕凍死餓死,才用饑寒作爲藉口,要知道,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作爲衡量賢淑婦女的標準,寡婦改嫁就是失節。作戰守城時,妻妾殉死會受到官方表彰。清朝更強調寡婦守節撫養幼孤,侍奉公婆,以表彰節婦烈女的貞節牌坊象徵家族榮耀,這一直延續到民國初期。
表彰守節給家族帶來榮譽,却給婦女帶來痛苦。《清史稿 · 列女傳》記載一名九十歲寡婦,自述七十年每天勞作不息,爲的是夜能成眠,一次夜醒時寂苦難耐,就用錐子刺自己的手掌,留下疤痕。
在守節觀念影響下,不少婦女有愚節之表現,如元朝時一位節婦胸前生瘡,爲保存貞節,寧死不肯就醫,結果她死後得到士子讚揚。又如當時有些女子於火災或水災時被男子救回,但認爲身體已被男子所污,認爲失節,於是重新蹈火或投水而死。
2007-12-12 3:46 pm
餓死事小 失節事大
即是
盡管餓死,也不能失去節義
也就是說
不能為食而作不義之事
參考: 自己


收錄日期: 2021-04-19 20:32:0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212000051KK0046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