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問世界大戰?

2007-12-12 3:06 am
我相問世界大戰?
更新1:

在?時打

回答 (2)

2007-12-13 3:06 am
世界大戰一詞意指牽連世界上大部分重要國家的戰爭,通常橫跨多個大陸,造成嚴重的破壞。包含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9年)與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1945年)。有些人預言第三次世界大戰有一天將會發生。
2007-12-12 3:20 am
第一次世界大戰
[編輯首段]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转到: 导航, 搜尋
第一次世界大戰
{{{partof}}}之一部份

順時針方向,從最上方起:西線戰壕、英軍的坦克穿越戰壕、在加里波利之戰被水雷擊沈的皇家海軍戰列艦、佩帶防毒面具使用機槍的軍隊;信天翁D.III雙翼戰鬥機
日期: 1914年–1918年
地點: 歐洲、太平洋、中東、地中海與非洲
結果: 協約國勝利
起因: 塞拉耶佛事件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方
協約國:
俄國
法國
英國
義大利
美國
更多… 同盟國:
奧匈
德國
鄂圖曼帝國
保加利亞
指揮官
尼古拉二世
亞歷克西·布魯西洛夫
喬治·克列孟梭
約瑟夫·霞飛
費迪南·福煦
菲利普·貝當
戴維·勞合·喬治
道格拉斯·黑格
約翰·傑利科
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
盧吉·卡多納
伍德羅·威爾遜
約翰·潘興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
康拉德·馮·赫岑多夫
威廉二世
埃里希·馮·法金漢
保羅·馮·興登堡
埃里希·魯登道夫
穆罕默德五世
穆斯塔法·凱末爾
斐迪南一世
傷亡
士兵陣亡:5,520,000
士兵受傷:12,831,000
士兵失蹤:4,121,000 士兵陣亡:4,386,000
士兵受傷:8,388,000
士兵失蹤:3,629,000

1915年時,同盟國與協約國的勢力分佈圖,圖裡同盟國標示為紅色,協約國標示為綠色,中立國標示為黃色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是一場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由於主要戰場在歐洲,故又稱為「歐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了這場戰爭。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奧匈屬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俄國和義大利則屬協約國陣營。在戰爭期間,很多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國家加入了協約國。

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萬左右的人喪生,2,000萬左右的人受傷。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據估計損失了1700億美元。

戰爭的導火線是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戰線主要分爲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1(又稱巴爾幹戰線)(塞爾維亞對奧匈作戰)。其中又以西線最慘烈。

目錄 [隱藏]
1 開戰原因
1.1 民族仇恨
1.1.1 普法戰爭
1.1.2 巴爾幹
1.2 爭奪殖民地
1.3 同盟對立
1.4 軍備競賽
2 戰前危機
2.1 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2.2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2.3 波士尼亞危機
2.4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2.5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
2.6 塞拉耶佛刺殺事件
2.7 戰事爆發
3 西面戰線
3.1 德軍進攻
3.2 戰事僵持
3.3 美國參戰
3.4 最後進攻
4 東、南戰線
4.1 俄國動員
4.2 德俄交戰
4.3 土耳其參戰
4.4 義大利轉投協約國
4.5 俄軍反擊
4.6 進攻伊斯坦堡
4.7 英土戰爭:阿拉伯的勞倫斯
4.8 俄國革命
4.9 同盟國投降
5 海上戰爭
6 世界大戰
6.1 日本出兵
6.2 拉美諸國參戰
6.3 中國參戰
7 大戰結束
7.1 德國變天
7.2 巴黎和會
7.3 其他和約
8 影響
8.1 民族國家
8.2 歐洲削弱美日興起
8.3 共產革命
8.4 德國復仇
8.5 五四運動
8.6 軍人待遇
8.7 國際聯盟
8.8 女性地位提升
9 統計資料
10 注釋
11 參看條目
12 參考資料



[編輯] 開戰原因

[編輯] 民族仇恨

[編輯] 普法戰爭
主條目:普法戰爭

1917年,法國戰壕之情景。更多照片可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彩色照片取得普魯士為了統一德意志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於是在1870年誘導法國挑起戰端。這場戰爭法國大敗,普魯士大獲全勝,並建立德意志帝國。普魯士定下的和約條件苛刻,法蘭克福條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結果使德法兩國結怨,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遠因。










第二次世界大戰
[編輯首段]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转到: 导航, 搜尋
第二次世界大戰
之一部份

順時針方向,從最上方起:D-Day時盟軍在諾曼第的海灘登陸、納粹的奧斯威辛集中營、柏林戰役時蘇聯紅軍在德國國會大樓升起蘇聯國旗、在長崎被投下的核武器、1936年的紐倫堡大集結
日期: 1937年7月7日或1939年9月1日 - 1945年9月2日
地點: 歐洲、亞洲太平洋、北非、東南亞、中東、地中海
結果: 同盟國勝利。美國與蘇聯兩個超級大國出現,造成了冷戰。
起因: 歐洲戰區:波蘭戰役、
亞洲戰區:盧溝橋事變、
非洲戰區:衣索比亞抗義戰爭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方
同盟國:
美國
蘇聯
英國
中國
法國
以及其他 軸心國:
德國
日本
義大利
以及其他
指揮官
羅斯福
史達林
邱吉爾
蔣中正
戴高樂 希特勒
東條英機
墨索里尼
傷亡
士兵死亡:
14,000,000
平民死亡:
36,000,000
合計死亡:
50,000,000 士兵死亡:
8,000,000
平民死亡:
4,000,000
合計死亡:
12,000,000
第二次世界大戰(簡稱二次大戰、二戰;1939年-1945年),是至今為止,人類社會所進行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破壞性最大的全球性戰爭。交戰雙方是以蘇聯、美國、英國、中國、法國等國組成的同盟國,與以德國、日本、義大利等法西斯國家組成的軸心國集團。戰爭進展到最高潮時,全球有61個國家和地區參戰,有19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戰火遍及歐洲、亞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戰雙方同時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開戰鬥。最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的勝利結束。

儘管在1939年9月前,衣索比亞的抗義戰爭,中國的抗日戰爭(起始於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等反法西斯的抵抗已經開始,但普遍持有歐洲中心觀的學者認為戰爭從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國投降而告結束。這場戰爭總計造成了約7千2百多萬人的死亡,佔了當時世界總人口(約19億7千萬)3.18%左右的比例。據估計,大戰期間,錢財損失約13850億美元,大量房屋受破壞。工廠、農莊、鐵路和橋樑的損壞,則難以估計。

目錄 [隱藏]
1 戰爭的起源
1.1 德國:第三帝國的迅速崛起
1.1.1 超重的賠款
1.1.2 威瑪共和的無力
1.1.3 希特勒政權的崛起
1.1.4 第三帝國的擴張
1.1.5 英法的綏靖政策
1.1.6 開戰的準備
1.2 義大利:法西斯勢力掌權
1.3 日本:軍國主義抬頭
1.4 戰前的蘇聯
1.5 英法綏靖政策的失敗
1.6 美國立場的改變
1.7 中日戰前的軍事衝突
2 歐洲、東歐及北非戰場
2.1 德蘇瓜分波蘭,二戰全面爆發
2.2 防範德國,蘇聯建立東方戰線
2.3 德俄對北歐的侵略
2.4 閃電戰:德國征服西歐
2.5 巴爾幹半島
2.6 東線蘇德戰場
2.7 大西洋交通運輸線爭奪戰
2.8 盟軍對西歐的戰略轟炸
2.9 北非戰場
2.10 盟軍進攻義大利本土
2.11 盟軍開闢「第二戰場」
2.12 歐洲戰事的結束
3 中國及太平洋戰場
3.1 中日戰爭爆發
3.2 戰略對峙與長期戰
3.3 太平洋戰爭爆發
3.4 中途島海戰與跳島作戰
3.5 日本投降
4 戰後
5 後續影響
6 評論
7 注釋
8 參考文獻
9 相關條目



[編輯] 戰爭的起源
第二次世界大戰分為歐洲和亞洲兩大策源地。在歐洲,戰爭的原因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一戰的結果與納粹主義在德國的興起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由於德國的納粹主義的興起,德國成為了二戰的主要策源地。在遠東,日本的軍國主義化,使得日本走向了侵略擴張之路,以求達到擴大大和民族生存空間的目的。


收錄日期: 2021-04-19 16:45:4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211000051KK0279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