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政變的背景及簡介?

2007-12-11 11:28 pm
戊戌政變的背景及簡介

回答 (2)

2007-12-11 11:37 pm
✔ 最佳答案
(一)百日維新產生之背景:

維新運動興起的背景有下列各端:

1.甲午戰敗之刺激: 甲午戰敗,列強紛紛在華劃分勢力範圍,知識分子目睹國運危在旦夕,,咸思振作; 光緒帝更欲發憤圖強,決意任用維新派實行改革。

2.明治維新之啟發: 日本經明治維新後,國勢驟強,給予不少中國朝野之士莫大啟示, 均欲效發日本,變法圖強。

3.維新思潮之促進:十九世紀後期,西方學說如<天演論>傳入中國,知識份子如康有為、梁啟超等深受影響, 紛紛創學會,辦報紙,宣傳維新思想。

戊戌維新之內容:
1898年光緒下詔變法,主要內容有:

1. 政治方面: 裁汰冗官及駢枝機關衙門,改革官署辦事規則,鼓勵臣民上書批評時政,編預算案,以資統計等。

2.軍事方面: 變通武科,停試箭騎劍,改試槍炮;整頓水師,裁減綠營,改用西法訓練將兵,力行保甲, 實施徵兵制等。

3.教育方面: 廢八股,改試策論,設經濟特科,興辦學校;設立京師大學堂,各省郡城州縣,設立高中小學堂,兼習中西科學,成立譯書局,鼓勵官紳士民辦報等。

4.商業方面: 獎勵創造發明者,設立農工商總局及礦務局;開辦銀行等。

交通方面: 興築粵杭、滬寧各鐵路;設立鐵路總局。
(三)戊戌維新失敗之原因:

維新運動失敗之原因有下列數端:

1. 推行者權位不足:

主持者康、梁等人,既為漢人,又官小權輕,不能左右大局;德宗又無實權,而滿州親貴、守舊大臣,亦因自身之利益與新政相抵觸而敵視變法。

2. 滿清親貴之反對:

維新作全盤改革,特注重西洋政制及教育,推行立憲,此舉損及滿族權位,激起滿清貴族及頑固士大夫之之反擊;如裁撤冗官閑官,為謀保祿位者所敵視;而廢除科舉,士人更群起反對。

3. 政制推行太急:

維新運動,牽涉層面極大,但推行太急,未能循序漸進,故在守舊勢力反擊下,新政徹底失敗。

三.洋務運動及戊戍維新之影響之比較:

洋務運動:

1. 導致戊戍維新之出現:洋務運動行之三十餘年,甲午一役敗於日本,有識之士深知不可徒著眼於船堅炮利,而應進行全面改革,故有戊戍維新之出現。

2.清廷弱點盡現:洋務運動訓練之新軍及艦隊,在甲午戰中不堪一擊;且在馬關條約中割讓沿海屏障,國防門戶大開,遂啟引列強進一步之侵略,紛在華租借港灣及劃分勢力範圍,中國幾被瓜分。

3. 引進外國科技:洋務運動雖然失敗,但大量引進外國科技,培養人才及建設實業,使中國向前邁進一步。

戊戌維新:

1. 促成革命運動:戊戌維新失敗後,知識分子深明清廷腐敗,非推翻滿清不能挽救中國,故促成孫中山先生之革命運動。

2.導致八國聯軍之役:戊戌政變結束了維新運動,慈禧痛恨外國人包庇康、梁,又干預大阿哥之更立,故有借助義和團之排外運動,卒導致八國聯軍之役。

3.文化思想之革新:戊戌維新後,康、梁逃亡海外,致力鼓吹新政,君主立憲,又介紹西方思想文化,對中國之思想文化影響極大。

四.洋務運動與維新運動失敗原因之相同點:

1.守舊派大臣的強頑反抗:

洋務運動:如倭仁、徐桐等因昧於世情,皆視洋務如寇仇。一切新政只由地方督撫曾、左、李等人在所轄地區內進行,純屬因人成事。

戊戌維新:如榮祿、裕祿等多屬慈禧親信,皆極力反對新政。德宗有位無權,且康、梁為漢人,地位低微。滿朝文武大臣以及各省督撫對新政實施,大多陽奉陰違。

2.下級官吏未能衷誠合作:

洋務運動:政風因循,任用私人、貪污中飽等流弊嚴生,下級官吏對推行洋務敷衍塞責。

戊戌維新:官場陋習未改,又改革過急、步驟失當,地方官吏無所遵從。

3.主持人無充分之現代知識,又乏完備推行計劃:

a.洋務運動:曾、左、李等人徒知西方船堅炮利,不明西方政制及教育,只著眼於軍事建設,未能施行全面改革,且無通盤計劃。因此地主雖有建設,中央陳腐如故。

b.戊戌維新:康、梁等人主張「全變」、「速變」,但對國際形勢及變法之根本原理缺乏深切認識,故步驟凌亂,收效不大。

4.慈禧之阻撓:

a.洋務運動:慈禧挪用海軍經費興建頤和園,對海軍之擴建,影響甚大。

b.戊戌維新:慈禧掌權,反對維新,發動政變,囚禁德宗於瀛台,隨即撤消新政,恢復舊制。

五. 洋務運動與維新運動失敗原因之不同點:

反對之觀點:
洋務運動:主持者均屬位高望重,西太后及滿族大臣不能不予以敷衍。民眾因迷信守舊及排外,對一切洋務盲目反對,遂與守舊派多方阻撓洋務之排行。
戊戌維新:主挂者康、梁等人,既為漢人,又官小權輕,不能左右大局,德宗又無實權,而滿洲新貫,守舊大臣,亦因自身之利益與新政相抵觸而敵視變法。
改革之重點:
洋務運動: 側重於擴充武備,鞏固國防,無損於滿清政權及士大夫利益,故尚能為清室及開明士大夫所容忍。但改革欠全面,而經費又不足,管理不善,運動因而失敗。
戊戌維新: 作全盤改革,特注重面洋政制及教育,推行立憲,此舉損及滿族權位,激起滿清貴族及頑固士大夫之反擊:如裁撤冗官閑官,為謀保祿者所敵視;而廢除科舉,士人更群起反對。
改革之進度:
洋務運動: 改革緩進、地方督撫各自進行,未能臻於徹底,行之三十餘年,甲午戰爭敗於日本,洋務運動亦告失敗。
戊戌維新: 推行太急,未能循序漸進,穩定根抵,故在守舊勢力反擊下,新政徹底失敗。
2007-12-12 1:26 am
戊戌變法又名百日維新﹑戊戌維新,是清朝光緒二十四年間(公元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的一項政治改革運動。這次變法主張由光緒皇帝親自領導,進行政治體制的變革,希望中國走上君主立憲的現代化道路。無奈變法受到清朝廷內保守勢力尤其是慈禧太后的反對,加上支持新政的光緒沒有實權及經驗不足,最後演變成為政變,維新派人物被殺。維新運動失敗,使中國損失一批熱心於國家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將中國推上革命的道路。








洋務運動
1840年鴉片戰爭戰敗後,中國跟世界的關係出現前所未見的改變。接連的外憂內患,使清政府及一眾知識份子逐漸醒覺到必須要改變以自強。咸豐、同治年間開始,清政府進行洋務運動,希望能夠「師夷長技以自強」,改良生產技術。各地先後引入外國新科技,開設礦業、工廠,建設鐵路、架設電報網,培訓技術人材;在軍事上亦建立了遠東最具規模的北洋水師。
1894年至1895年發生甲午戰爭,中國被日本打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證明了洋務運動未能根本改變中國的落後。於是出現了要求從更基本層面,包括政治體制上,進行變法維新的聲音。

公車上書

維新運動開始於1895年於北京發生的公車上書。當時齊集在北京參與科舉會試的十八省舉人,收到《馬關條約》中,中國割去台灣及遼東,並嚮日本賠款二萬萬兩的消息,一時間群情激動。4月,康有為、梁啟超作成上皇帝的萬言書,提出拒和、遷都及變法的主張,得到一千多人連署。5月2日,康、梁二人,十八省舉人及數千市民,集合在都察院門前要求代奏。進京參加會試的舉人是由各省派送,依漢代舉孝廉乘公家車輛赴京慣例,對進京參加會試的舉人又稱為「公車」,故稱「公車上書」。雖然公車上書在當時沒有得到直接實質的後果,但卻形成了國民問政的風氣,之後亦催生了各式各樣不同的議政團體。當中由康、梁二人發起的強學會最為聲勢浩大,更曾一度得到帝師翁同龢、湖廣總督張之洞等清朝高級官員的支持。 變法開始
1897年末,山東發生曹州教案,兩名德國傳教士被殺。德國乘機侵佔膠州灣(今青島),俄國同時進佔旅順大連,法國進佔廣州灣(今廣東湛江),英國進佔山東威海,並要求拓展九龍新界。列強意圖瓜分剛敗於日本的中國,在朝中再次敲響了警鐘。
光緒皇帝雖然在1887年十七歲時已在名義上親政,但實權一直仍然是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裡。面對列強瓜分的危險,光緒於1898年(戊戌年)向慈禧要求實際的權力,讓他進行朝政的改革。1898年6月8日,徐致靖上書《請明定國是疏》(康有為代擬)請求光緒帝正式改變舊法,實施新政。上書後第三天6月11日,光緒頒布《定國是詔》,表明變更體制的決心,這亦是百日維新的開始。之後光緒召見康有為,調任他為章京行走,作為變法的智囊。其後又用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第等人,協助維新。

變法內容
新政內容主要涵蓋教育、軍事等多方面的政策和體制。其最終目標,是推行君主立憲制。康有為向光緒皇帝贈送康有為自己的著作《日本變政考》和《俄羅斯大彼得變政記》,還有李提摩太的《泰西新史攬要》的譯本和其他有關各國改革的書。這令光緒傾向以明治維新為改革的藍本的。

教育改革
這是維新派最重視的地方,細節包括︰

舉辦京師大學堂
所有書院、祠廟、義學、社學一律改為兼習中西學的學堂
各省會設高等學堂,郡城設中等學堂,州縣設小學
鼓勵私人開辦學堂
設立翻譯、醫學、農務、商學、路、礦、茶務、蠶桑速成學堂
派皇族宗室出國遊歷,挑選學生到日本遊學
廢八股、鄉會試及生童歲、科考試,改考歷史、政治、時務及四書五經,以及定期舉行經濟特科
設譯書局
頒發著書及發明給獎章程,保薦格致人才

經濟建設
康有為強調中國必須以工商立國,才能富國養民;另因為官辦企業多弊病,故也著重鼓勵民辦企業。

設鐵路礦務總局、農工商總局,並在各省設分局
廣泛開設農會,刊印農報,購買農具,訂立獎勵學藝、農業程序,編譯外國農學書籍,採用中西各法切實開墾
頒發製器及振興工藝給獎章程
在各地設立工廠
在各省設商務局、商會,保護商務,推廣口岸商埠
開放八旗經商的禁令,名其學習士農工商自謀生計
倡辦實業,促進生產。

軍事

改用西洋軍事訓練
遣散老弱殘兵,削減軍餉須支,實行團練,裁減綠營,舉辦民兵
頒發興造槍砲特賞章程
籌設武備大學堂
武科停試弓箭騎劍,改試學科

政治

裁減冗員
設置京卿學士,以集思廣益
准許地方官與士民上書
改上海《時務報》為官報,創設京師報館
開放新聞自由
按月分類列名每年收支
康有為還有好些未發表的新政,如尊孔聖為國教,立教部、教會,以孔子紀年,制訂憲法,開國會,軍民合治,滿漢平等,皇帝親自統帥陸海軍,改年號為「維新」,斷髮易服,遷都上海等。根據康有為所講,自軍民合治以下的新政都得到了光緒的同意。

戊戌政變
新政一開始便遭到原來各大臣的抵制。其中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榮祿,與慈禧的關係密切,不單對光緒公開抗命,還與朝中其他保守派人物向慈禧密報,要求慈禧回朝訓政。9月13日,光緒命康有為離京即到上海。9月16日,光緒在頤和園召見統率北洋新軍的直隸按察使袁世凱,面談後昇任他為侍郎候補。另一方面,直隸總督榮祿以英俄開戰,催袁急回天津。據袁世凱的日記,之後譚嗣同於9月18日去東城法華寺夜訪袁世凱,透露慈禧聯同榮祿,要廢除光緒;並說皇上希望袁世凱可以起兵勤王,誅殺榮祿及包圍慈禧住的頤和園。兩日後(9月20日),袁世凱回到天津,將譚嗣同的計劃向榮祿報告。 
一種說法是袁世凱的洩密,是光緒政變失敗的原因;但據近年的考證,慈禧及榮祿等早有廢除新政的計劃,二人在袁世凱9月20日洩密以前也已經有部署和防備。9月19日,慈禧回宮,9月21日即臨朝,宣佈戒嚴,火車停駛;並即幽禁光緒,廢除新政,搜捕維新黨人。是為戊戌政變,結束了只有一百零三天的維新。維新黨人中,康有為早離開北京,梁啟超逃入日本使館。其他數十人被捕,包括稱為「戊戌六君子」的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第、楊深秀、康廣仁,六人於9月28日斬於菜市口。徐致靖處以永遠監禁;張蔭桓則發放新疆。所有新政,除京師大學堂外,一律都被廢止。

變法的影響
只有短短103日的變法,最後因為宮廷政治鬥爭的緣故而告失敗。過去多數人將運動的失敗歸咎於慈禧及朝庭中保守大臣反對改革而發動政變。但近年亦有歷史學家認為,維新運動自開始即不具有成功希望,慈禧太后的改革政策比百日維新更有可行性。慈禧太后在怒不可遏中責問光緒帝為何要行新法,跪於案左的光緒帝戰戰兢兢地回答說:「是因自己糊塗,洋人逼迫太急,欲保存國脈,通融試用西法……」慈禧怒斥:「難道祖宗不如西法?鬼子反重於祖宗乎?……」。除了光緒未具備足夠的權力和威望推行改革外,維新派人物(特別是作為智囊的康有為)對政治現實的無知,和他們對西方社會制度的粗糙瞭解,亦註定運動的失敗。以「廢科舉」為例,這牽涉到大清帝國千千萬萬「老童生」的權利,維新派自然被罵為「名教罪人」、「士林敗類」、「首倡邪說,背叛聖教,敗滅倫常,惑世誣民」。康廣仁不得不勸其兄:「八股已廢,力勸伯兄,宜速拂衣,雖多陳無益,且恐禍變生也……弟旦夕力言,新舊水火,大權在後,決無成功,何必冒禍……」。又在致何易中的信中指出:「伯兄規模太廣,志氣太銳,包攬太多,同志太孤,舉行太大。當地排者,忌者、擠者、謗者盈衢塞巷,而上又無權,安能有成?弟私竊深憂之,故常謂但竭力廢八股,俾民智能開,則危崖上轉石,不患不能至地。今已如願,八股已廢,力勸伯兄宜速拂衣,雖多陳無益,且恐禍變生也。」
由於變法的失敗,中國失去了一批傾向在原有制度下實行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代之而起的是主張激烈變革,推翻原有制度和政府的革命者,最後造成了清朝的覆亡,中國兩千年的帝制亦畫上句號。除此以外,朝庭中本來較為開明有為的大臣在政變後有些被貶,其他亦多被排擠到中央以外;間接亦造成了之後發生的義和團事件。


收錄日期: 2021-04-23 22:28:4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211000051KK0156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