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1953年石硤尾大火導致五萬三千人無家可歸,為解燃眉之急,房屋署興建了首批公型房屋;兩三戶人家同擠在120尺的「小牢籠」內,不但沒有水電接駁,居民更要共用浴室和廁所,故此有部份居民更要於走廊睡覺。雖然私人空間有限、居住環境惡劣,但比起當年的木屋區與包寧平房(註),這些石屎建造的七層大廈已是當時災民的一個安居所。
註:第一批的平房於大火後兩個月建成,並以當時工務局局長的名字為名,故稱為「包寧平房」。
七十年代的香港,處於工業發展的高峰期。社會上的低下階層人士大多從事工業活動,如紡織、製衣、塑膠、電子和印刷等,以他們的勞力換取微薄的薪金來維持生活。
但由於經濟不斷增長,物價日漲,一人微薄的薪金難以維持全家數口的生計,許多家庭工業相繼衍生,最普遍的有「穿膠花」、「穿珠仔」和「縫布碎」。此外,市民的居住環境仍然相當狹隘,石硤尾村更多是「一屋兩戶」,每戶三至四人;一百二十呎的單位,用以分隔兩家的,就只有一塊木板。
八十年代,香港經濟急速發展,人們對生活的要求亦相對提高。工業發展,大量生產了各式各樣的日常用品,如電視機、收音機、玩具等等。由於市民的生活指數及消費能力漸漸提高,生活環境亦大大改善;石硤尾村的居民雖然仍舊活在一百廿呎的單位內,但每人的分配面積由以往的2.2平方米提升至最少5.5平方米,而生活也因科技發展而變得舒適。
踏入九十年代,香港繼續繁榮璀璨,社會不斷發展的同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卻漸漸疏離。年輕一輩因著房屋政策的轉變,如富戶政策及取消世襲等而遷出原有的公屋單位,加上私人樓宇市場發展迅速,居住環境質素亦較公屋優勝,導致年輕一代亦願意遷往居住,最後一些舊型的公共屋村演變成為老人村,留下的老人成為獨居長者,家庭的關係亦因此較前薄弱。石硤尾村正好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令人不禁有「桃花依舊,人面全非」之感歎!
可參考以下網址,有大量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