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Q:請問劉禪後裔現在係咪世上>???
A:這是有的,現今在湖北有兩劉氏支系,正是劉禪的後人。劉氏本於魏晉年間居於洛陽一帶(因劉禪亡國後被封為安樂公,往中原遷居),後西晉永嘉之亂時大部份族人於戰亂中死亡,只有一小部份成功南遷,後至明朝時再遷往湖北,形成今日湖北的劉氏支系。
有關劉禪支系的歷史,可見如下:
據記載劉禪的兒子,于《三國志》一書中曾出現名字的有7位,包括太子劉璿、安定王劉瑤、西河王劉琮、新平王劉瓚、北地王劉諶、新興王劉恂、上党王劉虔。
太子劉璿在魏將鍾會叛變時已被殺死,西河王劉琮在蜀亡前也病死,而北地王劉諶因勸父親不要投降不遂,不願作亡國奴,逐殺妻兒後並自殺。
蜀亡後,劉禪被廢爲安樂公,並被遷往洛陽居住。 除以上已逝的三人外,其他子女都隨父劉禪內遷中原,主要居住在洛陽一帶。劉禪被貶爲安樂縣公後,蜀漢王室成員也大都受到魏的厚待,三國志中云「爲三都尉,封侯者五十餘人」。劉禪去世後,由他的第六子劉恂嗣襲爲第二代安樂公。
然而居於洛陽的劉禪支派,在西晉永嘉之亂時大部份絕亡,而其後五胡動亂時成漢王李雄就另立劉永(劉備之子)之孫劉玄為安樂公,以繼承這一支系。這如南朝宋人裴松之為《三國志》作註解時所云: 「孫盛蜀世譜曰:璿弟,瑤、琮、瓚、諶、恂、璩六人。蜀敗,諶自殺,餘皆內徙。值永嘉大亂,子孫絕滅。唯永孫玄奔蜀,李雄偽署安樂公以嗣禪後。永和三年討李勢,盛參戎行,見玄於成都也。」
不過,據說在動亂中仍有一少部份渡江南遷到江南地區。例如,現今湖北監利古柏堂之劉氏,正乃劉禪之後代。此支派以劉禪第四子北地王劉諶爲遠祖。而在明初劉氏遷入湖北後,又分成兩支,以其後人劉浩及劉濟兩者為始祖。據《劉氏族譜》記載,監利古柏堂劉氏有兩個分支,一支以劉浩爲開基始祖,一支以劉濟玉沙劉氏爲開基始祖,但都同屬于劉諶之後。如以下所介紹:
「玉沙劉氏入鄂(湖北)開基始祖劉浩,原籍江西省吉安府安成縣,後在湖北玉沙县當官,任滿後隨父親劉思敏一同留居監利,因此落籍監利。劉浩生5子:劉思、劉忠、劉惠、劉志、劉恩。他們的後裔世代居住于此,形成監利劉氏的一大家族。而另一分支監利楊林垸劉氏的入鄂開基始祖劉濟,原籍江西宣城嶺,為劉浩之族兄。在明初「江西填湖廣」的移民運動中,劉濟自江西移民湖北,先是遷到湖北沔陽楊樹泓,後落籍監利楊林垸。劉濟後裔世代居此,形成監利劉氏中的重要一支。因劉濟當時屬于軍籍,因此他的這一支劉氏族人又稱爲"軍劉"。」
而監利古柏堂劉氏的後人主要分布在湖北監利、沔陽、洪湖、公安等地。其族英才輩出,家族非常興旺發達,早在明代就創造了「九代明進士」的輝煌業績,事迹見事于《湖北省志》。劉濟一分支自明朝以來,到今天已發展到26000多人,並已傳到劉濟的第28代。
另劉浩一支又有族譜如下,有詳記載自劉備、劉禪到明代湖北劉氏的世系如下:
「劉備→劉禪→劉諶→劉豪→劉和→劉漢→劉春→劉朝信→劉景→劉實→劉芳→劉吉→劉以正→劉建→劉纂→劉令子→劉褒→劉昭→劉節→劉篪→劉勉→劉國清→劉逵→劉藏→劉知己→劉豐→劉謙→劉蕡→劉九韶→劉給客→劉煦→劉漢顯→劉耀→劉正麟→劉式→劉轍→劉欽→劉敞→劉奉世→劉杰→劉用賢→劉忠→劉道雲→劉廷美→劉奮庸→劉國器→劉秀五→劉受一達→劉仲二→劉福四→劉辛四→劉天位→劉思敏→劉浩(遷鄂始祖)→劉思→劉餘漢→劉仲富→劉仙→劉子寬→劉章→劉朝寅→劉之英→劉仕仁→劉宗舜。」
劉宗舜之後,又依次以「開、振、宏、緒、茂、禮、義、耀、儒、傳、家、遠」等字為名。自「傳」字後,則使用家族五言字命名:「清源啓先德,甲第永聯芳。孝友傳家遠,詩書啓善良。安邦承大道,治國煥文章。英賢定新體,齊國圖富强。政憲揚廉潔,華寧樂同康。」
而上述所提及的《劉氏族譜》,即是由現今該支系劉氏後人劉守欽先生提供資料、及湖北監利楊林垸劉氏後人劉義仕於1987年所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