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香港最常見的四種蟑螂:
德國蟑螂: 是住宅,餐廳,辦公室,醫院,旅館及其他公共場所最常見的蟑螂,此種蟑螂常藉由傢俱,紙箱等攜入而滋生的.
美洲蟑螂: 此種蟑螂常於餐館,食品工場,食品店,麵飽店及其他有殘餘物的地方滋生,牠們最易於廁所,垃圾堆,排水溝,污水處理場等處發現,偶而也可在廚房中發現.
澳洲蟑螂: 在許多地區都是重要的家居蟑螂,前翅前緣呈黃色,極易辨認,但其數量則遜於美洲蟑螂,其棲息場所和美洲蟑螂相若.
棕色蟑螂: 常於食品店中或住宅周圍的垃圾堆積處,排水溝及下水道中發現,而棕色蟑螂比美洲蟑螂更喜歡較高溫的場所,富光澤的黑褐色,體長3-4公分,喜食人糞,非常骯髒,其身上充滿了40多種使人致病的細菌,牠爬過的地方會有一些黏液留下或是咀嚼東西後遺留下的口水,以及其死亡後軀幹風化的灰塵,還有牠的糞便都會引發過敏,平均兩個過敏者中就有一位是此種蟑螂引起的.
資料來源:聯合清潔服務有限公司
http://www.unioncleaning.com.hk/index_topic.php?did=37489&didpath=/37488/37489
至於曱甴名字的來源:(由於你呢條問題太刁鑽了,等於問點解烏蠅要叫烏蠅,點解鹽蛇要叫[鹽]蛇唔叫[糖]蛇,點解老鼠要叫[老]鼠唔叫[後生]鼠一樣,搵極都搵唔到有關曱甴名字的由來,勉強要解釋,始終都要搬返維基百科出嚟,而且個解釋連我自己都覺得牽強)
在漢語各地方言蟑螂有其特殊稱呼。粵語稱「gaat6 zaat6」,漢字多作曱甴。閩南及臺灣地區稱為「ka-cho̍ah」,無適合漢字可寫。兩地稱呼相音近,可能同承自古越語。
因此根據維基的解釋,曱甴一詞可能是古字,是古越語(即古代的粵語)
(附註:越者,即粵也,古代時粵越是相通的,意思一樣.在中國歷史上的越,包括了整個廣大的江南之地,而古時當地人所用的語言便是古越語)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曱甴的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F%91%E8%9E%82
(古越語的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99%BE%E8%B6%8A&variant=z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