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的資料~快~快20點

2007-12-10 5:57 am
藍鯨現時估計數目及分佈情況,生活及覓食習性,瀕臨絕種的原因?請詳細介紹。

回答 (2)

2007-12-10 6:02 am
✔ 最佳答案
藍鯨的頭非常大,舌頭上能站50個人。它的心臟和小汽車一樣大。嬰兒可以爬過它的動脈,剛生下的藍鯨幼崽比一頭成年象還要重。在其生命的頭七個月,幼鯨每天要喝400升(100美國加侖)母乳。幼鯨的生長速度很快,體重每24小時增加90公斤(200磅)。
藍鯨(學名Balaenoptera musculus,英文blue whale)是一種海洋哺乳動物,屬於鬚鯨亞目。藍鯨被認為是曾經生存過的最大動物,長可達30米,重140噸或更多。

直到20世紀初,世界上許多海洋中的藍鯨還是很豐富的。20世紀的前40年,它們被捕鯨者獵殺幾乎滅絕。1966年國際社會將捕獵這一物種定為非法。現在世界上的數量在三千到四千頭之間。這些藍鯨位於四個(也許五個)群體中。最大的群體在東北太平洋。有兩個群體在北大西洋,一個在南極水域。在印度洋發現的藍鯨可能是,或者不是南極群體的一部分。

藍鯨是鰮鯨屬七個物種中的一種。但是DNA測序分析表明,藍鯨比其屬中的其它物種在種繫上更接近駝背鯨和灰鯨。關於藍鯨/鰭鯨雜交的成年後代至少有11項文獻記載。阿倫遜和格爾伯格(1983年)認為藍鯨和鰭鯨的差別類似於人類和大猩猩的差別。普遍認為鰮鯨科早在漸新世中期就和鬚鯨亞目的其他科分離。但是不知何時這些科的成員彼此分離。

一些權威把該物種分為三個亞種:B. m. musculus,包括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種群;B. m. intermedia,包括南大洋的種群;B. m. brevicauda (也稱侏儒藍鯨),包括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種群。更早的權威把把印度洋種群單獨列為一個亞種稱B. m. indica。但和其他三個亞種不同的是,最後一個亞類的名稱並未出現在瀕危物種紅色列表上。目前兩種分類方法仍舊受到一些科學家的置疑;遺傳分析卻表明只有兩種亞種。

物種名稱musculus來源於拉丁語,有「強健」的意思, 但也可以理解為「小老鼠」。林奈在1758年的開創性著作中完成了該種類的命名,他可能知道這一點,然後幽默的使用了這個帶有諷刺意味的雙關語。藍鯨還有其他常用的名字,例如Sulphur-bottom(硫磺底),Sibbald's Rorqual(鰮鯨的近親), Great Blue Whale(大藍鯨) and Great Northern Rorqual(大北鰮鯨),近幾十年來這些名稱漸漸被人們遺忘。

[編輯] 體格描述
藍鯨和其他種類的鯨不同,其他種類顯得矮壯,而藍鯨則身體長椎狀,看起來像被拉長。頭平呈U型,從上嘴唇到背部氣孔有明顯的脊型突起,嘴巴前端鯨鬚板密集,大約300個鯨鬚板(大概1米長)懸於上顎,深入口中約半米。60-90個凹槽(稱為腹褶)沿喉部平行於身體。這些皺褶用於大量吞食後排出海水(參見「捕食」一節)。

藍鯨背鰭小,只有在下潛過程中短暫可見。背鰭的形狀因個體而不同;有些僅有一個剛好可見的隆起,而其他的鰭則非常醒目,為鐮型。背鰭大概位於身體長度的四分之三處。當要浮出水面呼吸時,藍鯨將肩部和氣孔區域升出水面,升出水面的程度比其他的大型鯨類(如鰭鯨和鯧鯨)要大得多。這經常可作為識別海洋物種的有用線索。 當呼吸時,如果風平浪靜,藍鯨噴出的一道壯觀的垂直水柱(可達12米,一般為9米)在幾千米外都可以看到。藍鯨的肺容量為5,000升。

藍鯨的鰭肢長3-4米。上方為灰色,窄邊白色。下方全白。頭部和尾鰭一般為灰色。但是背部,有時還有鰭肢通常是雜色的。雜色的程度因個體而有明顯不同。有些可能全身都是灰色,而其他的則是深藍,灰色和黑色相當程度的混合在一起。

藍鯨和其他鯨交互時衝刺速度可達50km/h(30mph),但通常的游速為20km/h(12mph)。當進食時,速度降到5km/h(3 mph)。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藍鯨當下潛時會抬起他們的尾鰭,其他的大部分藍鯨則不會。

藍鯨通常獨居或者和另一藍鯨共居。共居的藍鯨是共居許多年,還是形成更鬆散的關係,目前尚不知道。在食物密集的區域,能看到多大50頭藍鯨聚集在在很小的區域內。但是不會形成其他鬚鯨物種常見的組織嚴密的團體。


[編輯] 大小
藍鯨是曾在地球上生活過的最大動物。來自恐龍時代所知的最大的生物是中生代的阿根廷龍,阿根廷龍估計有90噸(100短噸)。最大的藍鯨有多重還不確定。大部分的數據取自20世紀上半葉南極海域捕殺的藍鯨,數據由並不精通標準動物測量方法的捕鯨人測得。有記載的最長的鯨為兩頭雌性,分別為33.6米(110英尺3英寸)和33.3米(109英尺3英寸)。但是這些測量的可靠性存在爭議。美國國家海洋哺乳動物實驗室(NMML)的科學家測量到的最長的鯨長度為29.9米(98英尺),大概和波音737或三輛雙層公車一樣長。

藍鯨的頭非常大,舌頭上能站50個人。它的心臟和小汽車一樣大。嬰兒可以爬過它的動脈,剛生下的藍鯨幼崽比一頭成年象還要重。在其生命的頭七個月,幼鯨每天要喝400升(100美國加侖)母乳。幼鯨的生長速度很快,體重每24小時增加90公斤(200磅)。

由於藍鯨巨大的體積,我們不能直接稱牠的體重。大部分被捕殺的藍鯨都不是整頭上稱的,捕鯨人在稱重之前將其切成合適的大小。因為血液和其它體液喪失,這種方式低估了藍鯨的體重。即使這樣,有記載27米(88英尺6英寸)長的鯨重達150-170噸(160-190短噸)。NMML的科學家相信30米(98英尺)長的鯨估計會超過180噸(200短噸)。目前NMML科學家精確測量過的最大的藍鯨重達177噸(197短噸)。


[編輯] 捕食
藍鯨只捕食磷蝦,藍鯨所吃的這類浮游生物因海洋區域不同而屬不同的物種。在北大西洋,北方磷蝦, Thysanoessa raschii, Thysanoessa inermis和Thysanoessa longicaudata是藍鯨的主要食物。在北太平洋Euphausia pacficia, Thysanoessa inermis, Thysanoessa longipes, Thysanoessa spinifera和Nyctiphanes symplex是主要食物;而在南極,南極磷蝦, Euphausia crystallorophias 和 Euphausia vallentni是藍鯨的主要食物。

藍鯨通常捕食它能找到的最密集的磷蝦群,這意味著藍鯨白天需要在深水(超過100米)覓食,夜晚才能到水面覓食。覓食過程中藍鯨的潛水時間為一般為10分鐘。潛水20分鐘並不稀奇,最長的潛水時間記錄是36分鐘(西爾斯,1998年)。藍鯨捕食的過程中一次吞入大群的磷蝦,同時吞入大量的海水。然後擠壓腹腔和舌頭,將海水經鯨鬚板擠出。當口中海水排出乾淨後,藍鯨吞下剩下的不能穿過鯨鬚板的磷蝦。


[編輯] 生命周期
藍鯨在秋後開始交配,一直持續到冬末。我們對交配行為和繁殖地還一無所知。雌性2-3年產一次崽,經過10-12個月妊娠期後一般在冬初產崽。幼鯨重約2噸半,長約7米。約6個月後幼鯨斷奶,此時幼鯨的長度已經翻了一倍。藍鯨一般8-10歲性成熟,此時雄鯨長度至少20米(南半球更長)。雌性相對體型更大,約5歲性成熟,此時長約21米。

科學家估計藍鯨的壽命至少到80歲;但是由於個體記錄無法回溯到捕鯨時代,所以要確定鯨的確切壽命還要經過很多年。單一個體最長記錄的研究是34年,在東北太平洋(西爾斯1998年報告)。藍鯨的天敵是逆戟鯨。Calambokidis等人(1990年)調查發現25%的成年藍鯨都有逆戟鯨攻擊留下的傷痕。但是攻擊造成的死亡率目前還沒有確切的數據。

藍鯨擱淺並不多見,由於其特殊的群體結構,因此從來沒聽過藍鯨群體擱淺。但是當擱淺確實發生時,會倍受關注。1920年一頭藍鯨在蘇格蘭外赫布里底群島路易斯島海灘擱淺,它的頭部被捕鯨人射中,但魚叉沒有爆炸。和其他動物一樣,藍鯨本能地不惜一切代價堅持呼吸,擱淺可以讓它不至於膩死,路易斯島上兩根立在大道邊的鯨魚骨頭吸引了大量遊客。

參看鯨歌

藍鯨是世界上最大聲的動物。卡明斯和湯普森(1971年)及理察森等人(1995年)表示,通過距離藍鯨1米參考壓力一毫帕的測量,估算藍鯨的聲音在源頭處可以達到155-188分貝。即使考慮到水和空氣的不同的阻抗,不同的標準參考壓力,空氣中的等價聲音範圍仍有89-122分貝。作為比較,風鑽的聲音大約100分貝。但人類可能無法體會到藍鯨是聲音最大的動物。所有的藍鯨種群發聲的基頻在10-40赫茲,而人類能夠察覺的最低頻率是20赫茲。藍鯨的聲音持續時間為10-30秒鐘。有記錄斯里蘭卡海岸外藍鯨的聲音重複唱4個音符的「歌」,每次持續兩分鐘,使人想起駝背鯨之歌。研究者認為,因為這種現象沒在其它種群中看到,它可能為B. m. brevicauda(侏儒)亞種獨有。

科學家並不知道藍鯨為什麼要發聲,理察森等人(1995年)提出了下面幾個原因:

保持個體間的距離
同類和個體識別
環境信息傳遞(例如覓食,警告,求偶)
保持群體聯繫 (例如雌性和雄性間的交流)
地貌特徵定位
食物定位
2007-12-10 7:44 pm
海洋區:

本 區 包 括 中 國 渤 海、黃 海、東 海 和 南 海 等 領 海 大 陸 架、海 洋 和 島 嶼 等,當 中 主 要 有 棲 息 在 海 岸 帶、海 面 上 和 海 洋 中 的 動 物。

大 陸 架 和 海岸 陸 地 毗 鄰,水 質 肥 沃,藻 類 茂 盛,是 海 洋 中 生 命 最 豐 富 的 地 區。動 物 種 類 繁 多,分 佈 在 海 洋 中 不 同 的 深 度,生 活 方 式 多 樣;海 面 上 和 海 水 上 層 的 種 類 較 多,海 底 的 種 類 則 相 對 較 少。

這 區 的 珍 稀 動 物 有 斑 海 豹、中 華 白 海 豚、抹 香 鯨、藍 鯨、儒 艮、短 尾 信 天 翁、褐 鰹 鳥、白 腹 軍 艦 鳥、綠 海 龜、玳 瑁、棱 皮 龜、松 江 鱸 魚、克 氏 海 馬 魚、黃 唇 魚、花 鰻 鱺、文 昌 魚、紅 珊 瑚、大 珠 母 貝、冠 螺、庫 氏 硨 磲、虎 斑 寶 貝、鸚 鵡 螺、多 鰓 孔 舌 形 蟲、黃 島 長 吻 蟲 等。

名稱: 藍鯨(Blue whale)

別名: 藍鯨、剃刀鯨

分類地位: 哺乳綱、鯨目、長鬚鯨科

學名: Balaenoptera musculus

分佈範圍: 黃海、東海、南海和台灣海域

數量: 罕見

形態特徵:

體長2400—3400厘米(約1—1.5間教室的長)
體重100,000—160,000千克(約10—16架戰鬥機的重量)
攻擊指數:80
防禦指數:90
耐寒指數:85
感官能力:視覺40;嗅覺20;聽覺20
特殊技:擁有巨大的胃口,一次可以吞食磷蝦200萬隻。

識認方法:

全身呈淡藍色或鼠灰色,背部有淡色的細碎斑紋,胸部有白色的斑點,腹部佈滿褶皺。頭相對較小而扁平,頂部有2個噴氣孔。背鰭特小,尾鰭寬闊平扁。

生態習性:

住:生活在世界各大海洋中,但熱帶地區較少。
行:晝夜活動。雖然能夠以較快的速度遊進,但平時行動緩慢,常在水中靜止不動。
休息:能在水中沈浮自如。
食:肉食性。主要吃磷蝦,也吃其他蝦類、小魚、水母,以及各種浮游生物等。
性格:性情比較溫和,單獨或結小群活動。
繁殖:一般在冬季發情。雌獸每2年生育一次,懷孕期為10—12個月,每胎產1子。
成長:為防止剛出生的幼子窒息而死,雌獸要牠托出水面呼吸第一口空氣,以後牠就能自己呼吸。哺乳期為7—8個月。
壽命:50—70年

保護級別: 國家II級保護動物

瀕危原因:

1、人類為經濟利益而大量獵捕。
2、大量捕撈磷蝦,造成藍鯨食物減少。
參考: CHOOSE ME LA!! $.$


收錄日期: 2021-04-21 14:26:0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209000051KK0460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