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大家幫我解左篇野佢..thz!!!! 有分加的...

2007-12-09 8:34 am
閱讀篇章一 (錄自《世說新語》)
周處年少時,兇強俠氣[1],為鄉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跡虎,並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或說[2]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餘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十里,處與之俱。經三日三夜,鄉里皆謂已死,更相慶,竟殺蛟而出。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吳尋二陸,平原不在,正見清河,具以情告,並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清河曰:「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處遂改勵,終為忠臣孝子。

閱讀篇章二 (錄自《世說新語》)
戴淵少時,游俠[1]不治行檢,嘗在江、淮間攻掠商旅。陸機赴假還洛,輜重[2]甚盛。淵使少年掠劫,淵在岸上,據胡床[3],指麾左右,皆得其宜。淵既神姿峰穎,雖處鄙事,神氣猶異。機於船屋上遙謂之曰:「卿才如此,亦復作劫邪?」淵便泣涕,投劍歸機,辭厲非常。機彌重之,定交,作筆薦焉。過江,仕至征西將軍。

回答 (1)

2007-12-09 4:39 pm
✔ 最佳答案
[譯文]


周處年輕時,為人蠻橫強悍,任俠使氣,是當地一大禍害。義興的河中有條蛟龍,山上有只白額虎,一起禍害百姓。義興的百姓稱他們是三大禍害,三害當中周處最為厲害。



有人勸說周處去殺死猛虎和蛟龍,實際上是希望三個禍害相互拚殺後只剩下一個。周處立即殺死了老虎,又下河斬殺蛟龍。蛟龍在水裡有時浮起有時沉沒,漂游了幾十里遠,周處始終同蛟龍一起搏鬥。經過了三天三夜,當地的百姓們都認為周處已經死了,輪流著對此表示慶賀。



結果周處殺死了蛟龍從水中出來了。他聽說鄉里人以為自己已死而對此慶賀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實際上也把自己當作一大禍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於是便到吳郡去找陸機和陸雲兩位有修養的名人。當時陸機不在,只見到了陸雲,他就把全部情況告訴了陸雲,並說:「自己想要改正錯誤,可是歲月已經荒廢了,怕終於沒有什麼成就。」陸雲說:「古人珍視道義,認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況且你的前途還是有希望的。再說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擔憂好名聲不能傳揚呢?」周處聽後就改過自新,終於成為一名忠臣和孝子。



一 作者簡介
劉義慶(公元403-444),出身於南朝劉宋宗室,是宋武帝劉裕
的侄子,襲封臨川王,先後擔任過荊州刺史、江州刺史等職。他愛
好文學,門下招聚了一批在當時負有盛名的文士。《世說新語》便是
劉義慶與他的門客共同編篡而成的。
《世說新語》又稱《世說》,是一本筆記小說集。全書分「德行」、
「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門,每門少則幾篇,多則數十
篇乃至上百篇。內容主要記錄了漢末、魏、晉時期士大夫的言談和
軼聞趣事,反映了當時士族的精神面貌和社會風尚。全書語言精煉,
善於通過言語和行為的描寫,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徵。此書對後世筆
記小說影響甚大,在中國小說中自成一體。書中不少故事,或為後
世戲曲小說所取材,或成為詩文常用典故和成語。

二 背景資料
本篇選自《世說新語》第十五門《自新》,收錄的都是改過自新
的故事。周處是真有其人,但是否有除三害的事跡則難以稽考了。


三 注釋
1. 周處:字子隱,西晉人。曾作過御史中丞,後為國戰死。
2. 俠氣:仗恃武力,好逞意氣。
3. 鄉里:同鄉的人。
4. 所患:以(周處)為禍患。
5. 義興:周處的家鄉,今江蘇省宜興市。
6. 蛟:古代傳說中獨角如龍的動物,民間相傳牠興風作浪,能發
洪水。
7. 白額虎:額前有一撮白毛的老虎。
8. 暴犯:禍害侵犯。
9. 三橫:「橫」有乖違之義,故猶言三害。橫,○漢。
10. 劇:厲害。
11. 或說:有人勸說。
說:○粵[稅],[s2oe y3];○漢[shuì]。
12. 冀:希望。
13. 唯餘:只剩下。
14. 或浮或沒:有時浮到水面,有時潛進水裏。
15. 俱:一起。
16. 更相慶:互相祝賀。
17. 人情所患:成為人們心中所憂慮的事物。


**********************************************************
戴淵少年時,欲做游俠,他不務正業,行為不檢,

時常在長江淮河等地方,向商人旅客打劫,

陸機是當時晉朝大官,假期回洛陽,帶了甚多貴重東西,

戴淵在岸上坐在椅上指揮少年實行劫掠,其動作機智,神態自若,

陸機在船頂上遙遠跟他說話:你是有才能的人,不要再作此打劫行為,

戴淵感動流淚,拋了手中的劍向陸機投降,語氣誠懇,

陸機信之與他結交為朋友,用筆作信,推薦他替朝廷做事,官職做到征西將軍.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40:1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209000051KK0011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