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村_宗祠

2007-12-09 7:52 am
宗祠是什麼,它還有沒有價值,為什麼

回答 (1)

2007-12-10 6:30 am
✔ 最佳答案
爭取保留某幢歷史建築物,已成了近年久不久的城市話題,不過民政事務局早前做的一項文物建築保護政策檢討意見調查,卻發現廣泛市民雖認同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但當中只有三成多受訪者可以清楚點出一些已被列為法定古蹟的文物建築,反映市民對文物建築認
知度不足。

不少法定古蹟都是坐落在原居民村內的古廟和祠堂,與村民生活起居關係密切,這都是他們祖宗留下的產業。那麼新界居民會否更懂得欣賞古建築?事實上,大部份傳統原居民村屋已被排得密麻麻千遍一律三層高的摩登丁屋所取代,與原來的古廟祠堂顯得格格不入。較年青的一輩倘若願意繼續在村內生活,多數也選擇新型丁屋;在城市人或學者眼中很有特色的舊村屋或村落,往往都是設備簡陋,多已被離棄,或只有零星老人留守的家園,如大埔 沙羅洞張屋村 和 李屋村 ,本來很有潛質成為生態環境與古建築兩方保育並存的典範例子,但現時只見一片荒涼,政府也束手無策。

西鐵通車後,方便了城市人郊遊新界西北地區。元朗一帶其實也聚集了不少古建築,其中便有西鐵錦田站下車步行約十分鐘便到達的 吉慶圍 。沿著錦田公路走,看到多間印巴及尼泊爾咖哩飯店,相信有不少南亞裔人士居住。再多行不久,便看到四周用青磚砌成的圍牆,這就是吉慶圍。吉慶圍的入口和圍牆內的小巷佈局,其實與九龍城 衙前圍村 十分相似,後者的圍牆早已被拆掉。雖然歷史學者及保育專家不斷向政府力陳衙前圍村是市區唯一剩餘的圍村,極具歷史和社會價值,值得保留,但因村內逾半物業已被地產商購下,政府的態度亦顯得相當保留,現在村內的屋宇已破舊不堪,要將之保存殊不容易。

如果衙前圍村內的村屋可以重建,命運又會否跟吉慶圍一樣?

吉慶圍內的傳統村屋其實也幾乎全部已被新型丁屋取代,傳統味道早已失卻,但入口處的鐵門、村內的古廟和特色小巷依然保留,最難得的是圍村四周的青磚牆和更樓仍然屹立,新舊建築形成強烈對比,有指這是不碪入目;若圍村內傳統舊屋能得以保存,相信吉慶圍的入場參觀費可遠遠超過現時的一元。當然對村民來說,這可能都不太重要,他們自得其樂,延續了祖先的生活習俗才是關鍵。如此看來,衙前圍村與吉慶圍,哪個有較高的歷史和社會價值?既然兩者都不是法定古蹟,為什麼一個能得以延續,另一個則只能在相片中回憶裏細味?

香港不少經典的古建築早已消失,餘下來的也要夾雜在新建築群裏,有的保留了原有用途,有的注入新生命,也有的危在旦夕,但無論如何,它們都屹立在社群裏。


收錄日期: 2021-04-14 01:08:0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208000051KK0500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