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

2007-12-08 7:07 am
我想問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的創作原因,背景,旋律,觀眾的反映
更新1:

連同第5交響曲

回答 (2)

2007-12-11 12:34 am
✔ 最佳答案
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主条目:第九號交響曲 (貝多芬)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5/Beethoven_Waldmuller_1823.jpg/250px-Beethoven_Waldmuller_1823.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贝多芬1823年画像,由费迪南·乔治·华德梅勒(Ferdinand Georg Waldmüller)绘制
早在1817年,伦敦爱乐协会委托贝多芬为之创作两首交响曲,并前往指挥。他虽然回信答应1818年1月会完成,但是贝多芬不同意协会开出的条款,计划因此落空。但是这份委托却把他重新拉回到交响乐的创作中。他为这个计划写好了第一第二乐章。但直到1822年,他才真正重视这部第九交响曲的创作。此时他还有《庄严弥撒》写作在身。交响曲大部分都是在1822到1824年完成的。其实贝多芬最晚在1793年,就有为席勒1785年的《欢乐颂》谱曲的打算。而在1808年那场传奇的音乐会上首演的《合唱幻想曲》,其变奏部分则已隐约露出“欢乐”的主题。但他将诗篇与交响曲联系在一起却是1822年的事。本来他只打算为这首交响曲写一个器乐结尾(这个器乐版本的素材就用在他的弦乐四重奏Op.132里面)。但好像连他自己对这种标新立异的做法都感到不安。就是在交响曲首演之后,贝多芬还自问,究竟为交响曲加一个合唱的终乐章对不对。
1822年爱乐协会再一次联系贝多芬,并为后者提供50镑,等于是购买一首交响曲的专属权。贝多芬勉强接受。他在1824年4月完成该交响曲,并且将一份手稿寄往协会,并写上“为伦敦爱乐协会而作”。但很明显,贝多芬对这个“专属权”的理解是英格兰的专属,所以他让交响曲在5月7日在维也纳卡特纳托剧院(Kärtnerthor-Theater)首演,由米雪埃·翁劳夫(Michael Umlauf)指挥。贝多芬则坐在舞台上,在每个乐章开篇时给出节奏速度方面的提示。当天晚上,首先以《雅典的废墟》序曲打头阵,再是《庄严弥撒》的三部分,然后才是压轴的第九交响曲。虽然乐队的素质不是最好的(临时拼凑而成的乐队),但演出很成功,盛况空前。辛德勒写道:演奏结束后,背向观众的贝多芬并不知道身后发生何事[56]。这时,观众看到了最感人的一幕,一位独唱演员卡罗琳娜·温格(Caroline Unger)拉贝多芬转过身,才让他看到观众起立五次并疯狂地在鼓掌。当时,即使是皇室夫妇出场,观众也只会起立三次表示敬意,而五次对于一位非受雇于皇室的人来说,是未有的。这甚至引来警方到达现场,去制止这种自发的致意[53]。贝多芬深受感动。
交响曲在1826年8月付梓出版,并且题献给普鲁士的腓特烈·威廉三世。取得“专属权”的英国则要等到1825年3月21日才能听到交响曲。而且英国首演中,终乐章是用意大利语演唱的[26]。
不少人认为,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是目前最“伟大”的交响曲,因为其中将管弦乐之美与人类欢乐大同的理想结合得如此美妙,整体气势磅礴,气象雄伟。前三个器乐乐章的长度,只有《英雄交响曲》可与之一比。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的快板,暗沉又充满转折,起于一弦乐渐强,又终于相似的过程。第二乐章是欢乐的谐谑曲。而第三乐章则是甘美的柔板,但结尾处却换成了庄严的旋律。第四乐章,先是粗暴的弦乐陆续打断前三个乐章的主题,表示否定,而后是微弱的,来自远方般的欢乐颂主题,高潮时,主题用乐队全奏得以加强,然后才进入合唱部分。合唱部分可以说是整部交响曲最精彩的,大约用了席勒《欢乐颂》中三分之一的诗句,长度可比古典主义时期一部典型的交响曲,编制是一个混声四部合唱加上四位独唱(SATB)。他们交替献声,颂唱人类的兄弟情谊。管弦乐色彩斑斓,起起伏伏充满变化之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第九交响曲的原谱定为人类文化遗产。2003年原稿由一位英国人在伦敦索思比拍卖行以213万英镑购得[57]。

交响曲
贝多芬的交响曲大大扩展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力。他的交响曲,除了第六交响曲分为五乐章,其余的八部都是四乐章,遵照海顿、莫扎特确立的交响曲结构,即第一乐章快板,第二乐章慢板,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或谐谑曲和第四乐章急板或快板写成的。而在第三交响曲开始,形式和内容开始统一,一个分明的线索主题或思想贯穿整部交响曲,这在第五和第九交响曲里特别鲜明,而这,是贝多芬之前的的作曲家没有做到的。这样的结果是,贝多芬的交响曲有更多的现实表现力和情感刻画。听众不再是单一地去享受美丽的旋律,而且需要去思考揣摩,作曲家的意图和动机。这大大丰富了音乐的内涵。可以说,这也正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基础。他赋予了交响曲“神”,使之形神兼备。第六交响曲用标题对内容进行描述和在第九交响曲里面加入了人声,都是一大创举,后世纷纷效仿。
有人认为,贝多芬的交响曲有“奇数”和“偶数”之分,奇数的交响曲是革命性的,节奏强烈,而偶数的则是柔美和典雅的。
贝多芬在交响曲方面的创新

节奏:节奏有时不按小节节拍,出现切分音,弱起,强弱对比强烈,这些都是贝多芬在节奏上的创新,不再严格遵守严整的节奏,而是随音乐的要求而相对自由。
歌唱性的管弦乐:贝多芬有着出色的旋律天分和技巧,善于创作如歌般的旋律。他丰富的配器也大大提高了管弦乐队的表现力。
和声技巧的革新:贝多芬的交响曲中使用了不协和和弦,和非常规的和弦进行,强烈的戏剧性对比也是古典主义的规范中不可想象的。
配器的变化:新的乐器的使用以及交响乐队的规模变大。
乐曲曲式的变化:

第6交响曲有5个乐章,不同于以往的4乐章结构。
谐谑曲的使用替代了原来的小步舞曲。
慢乐章的位置变化(No.9),消失(No.5,7)。第9交响曲2,3乐章位置倒置,慢乐章变成了第3乐章;第5,7交响曲没有原来严格意义的慢乐章,只有小快板速度的第2乐章,旋律线延长而类似于慢乐章。
突破了奏鸣曲式的限制。主部副部的对比鲜明;发展部规模变大,可以占到整个乐章的1/3以上,在发展部当中出现了呈示部中没有的因素;引子介入乐章,出现在发展部和再现部当中,甚至参与发展部的发展;尾声很长。

贝多芬交响曲的一般结构
第一乐章:快板速度的奏鸣曲式,是交响曲的最重要乐章。
第二乐章:抒情性的乐章,通常为行板慢板,也有小快板速度。
第三乐章:快速的谐谑曲。
第四乐章:回旋曲式/奏鸣曲式/变奏曲式,是欢呼胜利的终曲乐章。
2007-12-08 7:17 am
第九交響曲《合唱》
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歐洲進入封建王朝復辟的黑暗統治時期。一向具有反抗精神的貝多芬,不僅敢於公開談論時局,而且敢於直接抨擊皇帝。在1822至1824年間,貝多芬寫了《第九交響曲》。當時,他生活極度緊絀,金錢對貝多芬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脾氣暴躁外,他亦以守財奴聞名。他是第一位自行出版自己作品的音樂家。為了要省些金錢,被迫經常與出版商爭拗。甚至自己籌備演唱會,儘管欠缺這方面的經驗。


一群維也納貴族定期供給貝多芬薪酬,目的是挽留他。但他為了得到更多金錢,經常發出打算離開維也納的謠言。這位性格乖戾的作曲家,和他壯麗的作品相比,是如此不一致。他不能自我控制,時而沉默,時而尖酸刻薄,好爭拗又不耐煩。這些不穩定的性格,可能是由於耳朵漸漸全聾的關係。經濟上的困境其實可說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他似乎沒有嘗試與周圍的人友好相處,朋友逐漸疏遠他。他變得更孤癖,經常獨自一人在餐館進食。有一次,餐廳侍應送錯了他的餐點,他就把碟擲向侍應。在家中與姪兒卡爾的關係惡劣,經常拗撬,爭執也削弱了他創作的構思。

首次公開表演第九交響曲的綵排時,亦是麻煩多多的。貝多芬不斷與管弦樂隊吵架,他強烈投訴票價太低,這次他是對的。各場演奏會賺到的金額,的確少得可憐。他看到賬目收入時,幾乎昏了過去。就在周圍環境惡劣,個人生活不幸的情況下,他用兩年的時間寫成了這部世界聞名的作品。1824年5月在維也納首次演出時,聽眾爆發出極為熱烈的喝彩聲。演出後,鼓掌竟達五次之多,而皇族出場也只不過鼓三次掌。
雖然種種挫敗圍繞著演奏會,但貝多芬遺留給後世的卻是無價的音樂瑰寶。樂曲的樂章樂曲共分四個樂章。第一樂章,奏鳴曲式。第一主題嚴峻有力,表現了艱苦鬥爭的形象。第二主題用了悲嘆的音調表現了苦難、悲哀、同情的形象。第二樂章,諧謔曲。作者大膽地打破了第二樂章一般都是慢板的形式,而改為急速的快樂章。第三樂章,哲理性的慢樂章。第四樂章,不僅是整個交響曲的總結,也是作者一生的總結。用變奏曲形式寫成,第一部分開始時,管樂器吹出驚心動魄的樂句。這時,木管樂器隱約閃爍出《歡樂頌》的主題片段,這是作者為了更深刻地表達作品的思想和感情,以德國詩人席勒的《歡樂頌》為歌詞而寫成的大合唱。
在驚心動魄的管樂器吹奏後,男中音領唱出:「歡樂,美麗神聖的光芒,天國中的仙女,上帝,我們充滿熱情,來到你的聖地…在你仁慈的羽翼下,四海之內皆兄弟。」最後,音樂由快板轉為急板,在團結勝利的凱歌聲中結束。


收錄日期: 2021-04-18 23:59:5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207000051KK0412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