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ks.cn.yahoo.com/question/?source=ysearch_ks_question_tj&qid=1306072407915
說法一
九族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兒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兒及外孫。
2、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兒子。
3、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說法二
中國古代“抄家”和“滅族”經常是伴隨使用的,目的在斬草除根--完全除去復仇的實力和人脈。少康中興“有田一成,有眾一旅”就是除之不盡的後果,吳子胥與吳伐楚是滅族不徹底的結果。因此,秦始皇開始有“族誅”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後代越來越酷,由三族、五族到九族--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株連最廣的是明成祖殺方孝孺,誅其“十族”。
相關故事:
安徽鳳陽朱元璋,以一孤苦無依、魁梧戽鬥的流浪兒,做過牧童、小和尚、行乞緣,最後投效郭子興軍,身經百戰,歷時十六載,終於驅逐元虜,建元洪武,定都南京,國號大明,是為明太祖。
太祖自小父母雙亡,兄姊五人或死或離。人丁單薄,無奧無援,即位後卻大大地發揮了“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的本能,總計生下二十六個兒子。太祖又鑒於隋、唐君主大權旁落藩鎮,導致衰亡,又以宋代內重外輕,以致外侮紛至沓來,亦導致亡國。乃分封諸子,雖“分封不錫土,列爵不臨民,食祿不治事”以資預防。太祖在位三十年,病歿,享年七十一。由於太子早逝,遺詔傳位於太孫允炆。
所謂九族,從己身往上數:父、祖、曾祖、高祖;再自己身往下數:子、孫、曾孫、玄孫,總共九族。所謂十族,外加門下學生,連坐被殺者達八百七十三人,其他外親之發配充軍者高達千餘人,時稱“瓜蔓抄”是也。
中國古代“抄家”和“滅族”經常是伴隨使用的,目的在斬草除根--完全除去復仇的實力和人脈。少康中興“有田一成,有眾一旅”就是除之不盡的後果,吳子胥與吳伐楚是滅族不徹底的結果。因此,秦始皇開始有“族誅”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後代越來越酷,由三族、五族到九族--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株連最廣的是明成祖殺方孝孺,誅其“十族”。
方孝孺被稱為明初第一大儒,且是輔佐朱元璋孫子建文帝的重臣,桃李滿朝廷(其實是一大派系)。燕王朱棣打下金陵後,第一個要收服的就是方孝孺,偏偏這位老夫子一身傲骨,兩次見新皇帝都是披麻帶孝、嚎啕痛哭,朱棣低聲下氣請他代擬詔書(逼他表態),他只寫了“燕賊篡位”四個大字。朱棣問他:“難道你不怕死嗎?”方孝孺答:“要殺便殺,詔不可草。”朱棣:“難道不顧及你的九族嗎?”方孝孺:“不要說九族,誅十族也不怕。”這一下皇帝火了,在方孝孺九族之外,加上“門生”湊成十族,統統殺掉。
以今日觀點,方孝孺一派在“金陵政權”中勢力極大,若方孝孺肯表態,文官系統就可收編,方孝孺死忠前帝,他的門生,派系就不可信任。很可能這代表了當時江南民氣,導致朱棣不得不遷都燕京(今北京)。
http://news.pchome.com.tw/politics/ettoday/20071203/index-20071203114207041142.html
誅九族中國古代一種滅族酷刑,源自於秦朝,秦始皇開始有「族誅」的酷法。
http://big5.ce.cn/gate/big5/cathay.ce.cn/person/200705/24/t20070524_11474703.shtml
明洪武十三年正月,丞相胡惟庸 胡惟庸被誅,胡惟庸案前後株連達十餘年之久,誅殺了三萬餘人,是中國最後一個被誅九族的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