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文化區「歷史」(20分)

2007-12-05 6:46 pm
請問有關西九文化區的由來及整個過程發展,請由最最最開始敘述,到今日的發展,愈詳細愈好,謝謝。

回答 (2)

2007-12-06 4:03 am
✔ 最佳答案
西九龍文娛藝術區(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簡稱西九文化區)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前行政長官董建華於1998年提出,在位於西九龍填海區臨海地段興建一系列世界級文化設施,希望藉此提高香港的文化水準與世界地位。惟截至2007年,該計劃仍在草議及諮詢階段。

政府借鑑世界其他地方的知名文娛藝術設施,例如英國倫敦的South Bank和West End,西班牙畢爾包等,希望把藝術、文娛及消閒設施匯聚一起,吸引人流和匯聚藝術人才,令整個計劃成功之餘亦能具有經濟效益。
目錄
[隱藏]

* 1 起源
* 2 地點
* 3 概念設計
o 3.1 重點設施
* 4 招標
o 4.1 入圍財團
* 5 公眾諮詢
o 5.1 展覽地點
* 6 爭議
* 7 新建議
* 8 推倒重來
* 9 參考文獻
* 10 外部連結

[編輯] 起源

1996年,香港旅遊協會進行了一次訪港旅客調查,並在1998年向立法會建議,興建一個新的文化表演場地。在1998年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中,董建華提出興建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的構思,並希望把香港發展成亞洲的文化藝術中心。

[編輯] 地點

西九龍文娛藝術區選址在西九龍填海區最南端,面向維多利亞港,由廣東道伸延至西區海底隧道入口一帶,北至柯士甸道,面積達40公頃。

[編輯] 概念設計

特區政府在2001年舉辦概念規劃比賽,由10人組成的國際專家評審團負責評審,成員包括國際和香港知名人士及著名建築界人士。2002年初,評審團從160多個本地及海外參賽作品中,選出香港國際機場的建築師諾曼·福斯特(Foster & Partners),以流線型天幕作為標誌,覆蓋和連接各建築群的設計,成為未來設計的藍本。

根據政府的解釋,天幕有多個優點,包括可遮風擋雨、降低區內舉行活動所引起的聲浪、減輕建築物的冷氣負荷、在炎夏時降溫等,部分天幕也能作太陽能發電及製造獨特的視覺效果。

概念規劃比賽中冠軍作品,香港規劃及基建展覽館內的西九龍天幕模型


WKCD 1st runnerup.jpg

概念規劃比賽中敗給「天幕」的亞軍作品,以「水」為主題。隨著「天幕」概念最後遭到否決,亞軍作品可能有機會被參考使用。


[編輯] 重點設施

政府規定,西九龍文娛藝術區將提供多項重點設施,包括:

* 劇院3個,分別容納最少2,000、800和400人
* 演藝場館1個,可容納最少10,000人
* 博物館4個,面積最少共75,000平方米
* 藝展中心1個,面積最少10,000平方米
* 海天劇場1個
* 廣場最少4個
* 天篷1個,覆蓋發展區範圍55%以上

[編輯] 招標

特區政府於2003年9月發出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發展建議邀請書,公開邀請世界各地企業及文化藝術團體參與。招標於2004年6月19日截止。政府一共收到五份發展建議書,評審委員會就這些建議書展開了評審。政府收到的五份建議書分別由香港薈萃有限公司、藝林國際有限公司(初期名為「生利發展有限公司」)、太古地產有限公司、活力星國際有限公司及林思達(譯名)先生提交。

[編輯] 入圍財團

入圍的3家財團包括:

* 活力星國際
* 藝林國際
* 香港薈萃

活力星國際計劃展覽模型。



同樣是活力星國際計劃的模型。



香港薈萃計劃展覽模型。



藝林國際計劃展覽模型。

[編輯] 公眾諮詢

香港政府於2004年12月就西九文娛藝術區展開公眾諮詢,並由2004年12月16日起在香港多處地點舉行展覽,展出三份入圍建議的模型,各建議書的技術、管理和營運方面的內容等,讓市民有更深入理解。參觀者並可填寫意見卡發表對西九計劃的意見。諮詢期其後延長至2005年6月30日。

[編輯] 展覽地點

* 2004年12月16日-2005年1月31日 尖沙咀香港科學館特備展覽廳
* 2005年2月5日-2005年3月28日 香港大會堂
* 2005年4月16日-2005年6月30日 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館

[編輯] 爭議

西九龍文娛藝術區計劃由建議以至招標,為香港社會惹來不少爭議,立法會議員梁家傑亦提出動議。不少人認為流線型天幕姿勢多於實際,建築及維修成本又高。另一些人士則擔心西九計劃會像數碼港計劃一樣,成為政府明益某大地產商的另一鉅獻,亦有其他地產商(例如澳門賭王何鴻燊)不滿西九計劃採用單一招標,令他們沒法參與分一杯羹。也有意見認為,香港根本用不著這些世界級的文化設施,現有的文化設施使用率亦未算高,文娛藝術區可能會變成文化大白象,令政府背負沉重的財政包袱。

[編輯] 新建議

曾蔭權上任行政長官後,改由政務司司長許仕仁負責項目,並對整個計劃作出修改,於2005年10月7日提出新建議,包括將計劃中的地產及文化項目分開,中標地產商須分出一半商住項目的發展權,但有權決定分拆那些地皮予其他發展商。住宅項目的地積比率亦限制在1.81倍,佔整個項目不得多於兩成,文化設施面積最少要有18萬5千平方米。中標地產商亦需注資300億港元,政府將成立一家法定機構處理及維修未來的文化項目。

[編輯] 推倒重來

2006年2月21日,政務司司長許仕仁於立法會宣佈,由於沒有發展商承諾參與,即三個財團未能接納政府提出的修訂模式,西九龍文娛藝術區邀請發展程序結束,政府唯有放棄原有發展框架,不再堅持建天篷,重新上馬,並成立諮詢小組再研究西九問題並審視核心文化項目,這標誌西九龍文娛藝術區正式「推倒重來」。

2006年7月,行政長官曾蔭權接受一份報刊訪問時表示,新的西九龍文娛藝術區建議將於10或11月公佈。

2007年5月14日,西九龍文娛藝術區諮詢委員會轄下的小組,就西九發展模式提出建議,決定採納立法會早前的提議,將項目內的商業及住宅用地先進行拍賣,再成立西九管理局發展項目中的文娛藝術設施,政府會注資近二百億予管理局,負責建造和營運有關設施。建議中所須的經費少於過去入圍發展商提出的三百億元。

[編輯] 參考文獻
2007-12-05 7:07 pm
近來西九龍文化區建設問題的討論,看來短期內難有定論。就現有的演出場所和文化設施的硬件來講,香港在亞洲區域內應是佼佼者。以人均來比較,香港排名肯定在前三名裡。那麼為什麼在現有的設施尚未能物盡其用時,又要在寶貴的土地上投入大q的資源來為香港市民提供更多的文化設施?香港市民的文化胃口能夠消化得了嗎?

根據一般常識,在決定像西九龍規模的計劃之前,有幾個重要、原則性的問題需要弄清楚:如何處置香港文化委員會於二零零三年三月所提出的報告和建議?現有的文化設施的使用率如何----哪些供不應求、哪些供過於求、原因何在?假如決定興建西九龍文化設施,以哪些市民作為主要對象?預計觀眾若干、三十年內觀眾增長率 若干?學校和社區的藝術教育如何配合培養未來的觀眾和聽眾?

特首和文化決策制定曾三番四次地提出,要把香港建成「國際文化大都會」。在文化委員會的《政策建議報告》,「建議摘要」最後兩點是有關「邁向國際文化大都會」:一是發揮香港中外文化交流的有利條件、依靠內地的文化優勢來發展;一是政府與民間通力合作,創造能讓文化藝術蓬勃發展的環境。(建議摘要第十九、二十,頁58)

在政府心目中,西九龍文化區似乎是令香港成為國際文化大都會的必要硬件、唯一的希望,但卻把文化委員會的《政策建議報告》、現有文化藝術設施的優劣和得失、觀眾的培養等重要原則問題全都忘得一乾二淨。


香港的文化藝術

我曾多次為文,強調發展文化藝術環境的重要性----政府的支持、鼓勵、協調、藝術教育、觀眾聽眾的培養、市民的學養和樂養等等。令市民感到深切失望的是香港政府最高一層領導只顧硬件的建設,忽略政策和規劃,如對文化委員會所做的工作和建議充耳不聞,對營造一個有利於文化藝術發展的環境毫不重視,只會在歌星逝世時去鞠躬或在填詞人病逝後對記者說為失去一個朋友、詩人而感到惋惜。在香港我還沒有見過做官的能與文化人做成朋友,已退休了的張敏儀女士是個例外,這種現象有其深層原因的。參加貝多芬葬禮的兩萬人裡,沒有一個是做官的;瓦格麗的皇室友誼是建立在實用主義上的。

在過去十幾二十年裡,我們看到的是文化藝術上的萎縮---- 音樂文化活動可能頻繁了,評論卻減少了;粵語流行曲的聽眾可能增多了,詞和曲卻大大不如上世紀七十、八十年代的作品了。香港的經濟在亞洲出人頭地,文化藝術生活則退步了,因素很多,主要的是聽眾的口味變了,變得膚淺了;讀者的閱讀習慣變了,變得幼稚了、庸俗了。每次讀者問卷之後,文化版、音樂版便縮減一次,幾次下來縮小了,大部份報紙、雜誌的文化版、音樂版逐漸消失了。我曾為《新晚報》、《大公報》、《華僑日報》、《香港聯合報》、《文匯報》、《星島日報》等報的文化和音樂版寫過樂評,二十世紀九十時代以來,不僅文化、音樂版不見了,甚至有幾家報紙都結了業。香港的報紙雜誌讀者,不僅不愛看文化藝術版,更令人沮喪的是報章文章越來越短,人們已沒有耐性和興趣閱讀較長的文章,在大中華的大家庭裡,香港讀者最不「知識型」,對要把香港建設成一個知識型城市的口號,這是個極大的諷刺。

粵語流行曲的興衰--黃霑為例

一向被稱為是商品的粵語流行歌曲,在過去半個世紀裡也經歷了真的變化。最近去世的粵語流行歌曲鼻祖黃霑先生,在他的博士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一九四九至一九九七》 (二零零三,未出版,現存香港大學圖書館特藏部)裡,把粵語流行歌曲的衰退歸納為兩個主要因素,包括一、香港回歸後,港人的獨特性已逐漸消失。二、普通話市場的影響。

假如我們認為粵語流行歌曲的興起是由於二十世紀六十、七十年代香港人開始對香港這個小島開始有歸屬感,更是由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香港經濟開始起飛而形成一種自豪感,那麼粵語流行歌曲之衰退,也正正由於香港人在經濟衰退的幾年裡失去了自豪感。此外,香港在一九九七年回歸之後,在一定程度上也減弱了歸屬感。第三個因素是年青一代香港人不習慣閱讀嚴肅、篇幅較長的文章,傾向於視覺、聽覺、感官享受,忽視推理、分析思維。這也是造成富有哲理和社會意義的黃霑歌詞,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備受冷落的基本因素。散文作者林燕妮在訪問裡,這樣回答記者:「黃霑有一首著名的歌曲《問我》,現在讓我來問你:為什麼人們在他活的時候不珍惜他的才華與勤奮?我可以說在填詞上,黃霑是在遺憾中去世的。」(有線電視二零零四年十二月五日的訪問)。

為什麼九十年代初,已沒有人請黃霑填詞?原因很簡單:這一代的香港人已不會欣賞黃霑的那種富於哲理、思維、文采的歌詞,因為香港人已分不清好與壞、美與醜。特首說要把香港建設成知識型城市,是一個美麗的笑話。

我們需要西九龍文化區嗎?

當人們在一九九九年問:香港需要數碼港嗎?我們信心十足地回答道:當然需要,因為香港要成為知識型城市。二零零三年,我們並沒有數碼港,但有貝沙灣住宅邨。二零零四年,假如有人問:我們需要西九龍文化藝術區嗎?我會提出反問:我們做好了準備功夫嗎?我們處理了文化委員會的建議報告沒有?為什麼沒有?我們知道現有的文化藝術設施的情況嗎?為什麼不知道?我們如何培養下一代觀眾和聽眾?為什麼不知道?我們為什麼沒有健康的藝術和音樂評論?不知道。這麼多不知道,很明顯,建設西九龍文化藝術區的條件尚未成熟。

紐約有《紐約時報》的音樂、文化、歌劇、文學版;倫敦的《泰晤時報》、《獨立報》、《每日郵報》等報也有音樂、文學、歌劇版;巴黎、柏林等城市都有音樂、歌劇、文化版的報紙和雜誌,而且都頗具規模。這些城市的歌劇、交響樂演出一般都賣座頗好。香港呢?音樂、文化版也如上述,歌劇和樂隊演出最多只能演出兩三場,本港樂隊常常有六、七成觀眾。我們應如何應付這些問題?

有評論說西九龍文化區建成之後,會充滿了外國味道,不會是香港文化的展示,博物館所展覽的都是些從外國地窖堆滿了的次等貨色。西九龍的文化藝術,將會像「維港巨星匯」那樣,從外國請來的歌星,本港藝術無緣參與。評論最後說:「蔭權,事情並不是你想像那樣。你不能揮舞著棍子來命令文化,你不能以為有了土地和大量資金香港便會成為世界藝術中心。假如你想在香港發展文化藝術,你最好離開西九龍計劃,越遠越好。」

換句話來說,我們不需要曾蔭權司長心目中的西九龍文化區。


需要政府部門的支持與協調

綜上所述,香港還沒有條件擁有像曾司長鼓吹的那種西九龍文化區。曾司長先得研究落實香港文化委員會於二零零三年三月提交給董建華特首的《政策建議報告》;先要弄清楚現有文化藝術設施的運作情況,檢討得失;先要調查觀眾聽眾的喜愛、興趣,訂出培養觀眾聽眾的計劃。一如《政策建議報告》裡所推薦那樣:「政府部門應有推動文化發展的意識,加強彼此之間的協調,引動和結合民間力量,創造一個可以讓文化藝術蓬勃發展的環境。」(建議摘要第二十,頁58)。曾司長應該平心靜氣地咀嚼這段話,不要把西九龍文化建設計劃當作個人事業上的進階。

香港的確需要發展文化藝術的環境:古典音樂演出如此之頻繁,報章的文化評論一直在萎縮;流行音樂的擁躉成千上萬,有關音樂與歌詞的討論幾乎不見,黃霑因此而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有關博物館和藝術館的報導和評論只屬於小圈子行內人的事,與市民無關。凡此種種,急待政府部門的協調和推動。

國際經驗 : 現在再讓我們看看世界級的文化藝術都會和音樂藝術界。假如曾司長以為香港有了西九龍文化藝術區,就會像紐約和倫敦那樣,音樂劇如《貓》、《孤星淚》便可以上演三年五年?或甚至十年八年,那麼他就大錯特錯了。紐約和倫敦是美國和英國的金融與文化中心,有著美國兩億和英國五千多萬人以及世界各地與美國、英國有來往人們的支持。當我們去到紐約購買百老匯音樂劇入場券時,每個售票窗口都排著長龍;倫敦的Piccadilly售賣West End音樂劇的售票處也是如此。西九龍文化藝術區建成之後,會有類似的情況嗎?我看不會:目前自由行的人們,來港一遊的目的是購物、看風景、遊迪士尼;台灣人乘飛機來看西九龍上演的音樂劇為數不可能多,星加坡和馬來西亞的遊客就更不可能多了。

再看看國際級的音樂藝術節。奧地利薩茲堡藝術節有八十四年的歷史,近年來支出近五億港元,是香港藝術節的十倍,而演出場地都是古老的音樂廳,有的甚至是馬房改建的。蘇格蘭愛丁堡藝術節是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的,現在已成為國際知名、規模龐大的藝術音樂節,演出場所也都是戰前的音樂廳,最新的也有二、三十年的歷史。其他的如倫敦、巴黎、柏林、米蘭等城市,演出場所都相當古老,但並不影響這些城市在世界上的國際地位。由此可見,軟件遠較硬件來得重要,信焉!

曾司長和那些負責西九龍計劃的官員都是港英時代培養出來的技術官僚,對文化藝術既不關心,又無興趣,更一竅不通,只會以入市、拋售的手法來處理文化事物,怎能令人不擔心?

且願西九龍文化藝術區不要成為數碼港第二、維港匯的翻版。


收錄日期: 2021-04-15 23:39:5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205000051KK0065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