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化石形成的條件
)生物具有硬殼: 生物死亡後, 肉體容易被其他生物分解, 而硬殼或體骼較不易受破壞.
)死亡後迅速掩埋: 硬殼或骨骼仍受化學作用和物理營力破壞的可能, 所以死亡後, 要馬上用泥質一類的沉積物將它掩蓋保護起來.
二. 化石的形成
)原物保存的方式: 如果生物死亡後未受細菌腐化分解破壞整個生物的肉體的肉質和骨骼構造都能成為化石.
例 1 : 西伯利亞苔原凍土層裡還發現完整的新生代長毛象. 雖然經過了二萬五千年, 還是保存得很好, 甚至連胃中所貯藏的食物都完好如初. (Discovery 的長毛象挖掘)
例 2 : 樹脂琥珀中的昆蟲化石.
例 3 : 鼻頭角的貝殼化石碎片: 鼻頭角的貝殼大部分為雙殼貝類, 這種貝類喜歡生長在砂質的海濱地. 貝類死亡後, 空殼在海浪或潮汐拍打成碎片並搬離原地. 碎貝殼在砂, 泥的長久掩埋下, 經過地層的成岩作用而成化石.
)經過交換作用形成的化石: 生物死亡後, 在地層中, 在成岩過程中, 如受到礦化, 溶解, 取代, 脫水, 再結晶等物理及化學作用, 改變其硬殼或骨骼之物理結構或化學成分. 這類化石的形狀和原物相同. 但成分完全不同了. 例如矽化石. 就是由矽質物質取代樹木而形成的.
)碳化的化石: 煤, 石油, 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遺體在特定的地質環境中, 經過漫長時間和高溫高壓的作用而生成.
三. 化石的功用
)作為地層對比的指標: 並可決定地的相對地質年. 地層對比是把不同區域, 在相同地質時間所沉積的地層彼此相併列對比的工作. 地層對比必須利用標準化石作為工具. 所謂標準化石是因其演化速率快. 出現時間短, 受環境的影響不大而分廣. 個體數目多, 特徵明顯, 在野外容易鑑定. 例如: 古生代的標準化石 中生代標準化石 新生代標準化石
三葉蟲 (早期)
石燕 (石炭,二疊 )
筆石 (奧陶, 志留)
菊石, 恐龍
哺乳類
)指示地質時代沉積環境和氣候變化的情形, 有些化石連續在幾個地質時代出現. 不能作為地層對比的化石. 但它們對生存環境的某些因素很敏感, 可用以認出特定的沉積環境或氣候情況. 這一類化石稱為 指相化石. 例如:
造礁珊瑚: 沉積環境: 熱帶淺海. 有充足的陽光, 海水循環旺盛, 有充足的食物供應.
)作為地質時代裡生物演化的紀錄. 利用各個不同地質時代之化石紀錄, 可以明白生物的演化過程.
四. 生痕化石
)數百萬年前生物居住, 攝食或爬行時, 所留下的痕跡. 經過砂泥長期的掩埋, 便形成生物痕跡的化石. 生痕化石是當年生物在原地留下來的活動記錄, 因此最能直接顯示當時的環境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