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三思而行
注解 : 三:約數,表示多。思:思考。
釋義 : 經過多次反覆考慮才決定去做,指做一件事情之前要深思熟慮。也形容非常小心謹慎。
語源 : 《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人名)三思而後行。子(孔子)聞之,曰:‘再(第二次),斯(大概就)可矣。’”
例子 : 這項決定關係到全區的環境衛生,一定要三思而行。他非常小心,做甚麼事情都要三思而行。
感情色彩: 褒義
名正言順
注解 : 名:名義、名分。言:說話。順:順當、合理。
釋義 : 名義正當,那麼說話也就在理。也指做事情的理由非常充分。
語源 : 《論語‧子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例子 : 1. 你是他親哥哥,你去求情是名正言順的。
2. 你是唯一的繼承人,當然可以名正言順地住在這裏。
感情色彩: 褒義
近義 : 順理成章 | 義正詞嚴
反義 : 強詞奪理
異形 : 三思而後行
近義 : 深思熟慮
反義 : 草率行事
盡善盡美
注解 : 盡:極其。善:好。
釋義 : 從形式到內容都極其美好,沒有任何的缺陷。
語源 : 《論語‧八佾》:“子聞《韶》(古樂曲名):‘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古樂曲名):‘盡美矣,未盡善也!’”又《大戴禮記‧哀公問五義》:“雖不能盡善盡美,必有所處焉。”
例子 : 她做甚麼事都要求盡善盡美,所以活得很累。
感情色彩: 褒義
異形 : 盡美盡善
近義 : 完美無缺 | 十全十美 | 無懈可擊
反義 : 一無是處 | 百孔千瘡
舉一反三
注解 : 舉:列舉。反:類推。
釋義 : 原指只要舉出一個角就能夠類推出其餘三個角,現指能夠觸類旁通。
語源 : 《論語‧述而》:“舉一隅(角落),不以三隅反,則不復(再教)也。”
例子 : 學習時我們要舉一反三,才能越學越活。
感情色彩: 褒義
近義 : 觸類旁通|融會貫通
反義 : 一知半解
點成金鐵
注解 : 點:點化,道家用語,指用法術使物質發生變化。
釋義 : 原指古代的煉丹術,丹煉成後可以把石頭點化為金子。比喻手段高明,化腐朽為神奇。
語源 : 《景德傳燈錄‧靈照禪師》:“靈丹一粒,點鐵成金。至理一言,點凡成聖。”
例子 : 這麼普通的一首詩改得那樣生動,你真有點鐵成金的本事!
感情色彩: 褒義
異形 : 點石成金
近義 : 指水為油|化腐朽為神奇
反義 : 點金成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