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二中史問題

2007-12-05 2:00 am
中史分享故事
5分鐘(約1000字)

故事:桓溫北伐

回答 (1)

2007-12-05 2:06 am
✔ 最佳答案
五胡亂華之後,中國北方淪入胡人之手。在此期間,偏安的東晉、南朝政權都曾屢次北伐,力圖收復失土,但皆無功而返,達不到恢復中原的目的。「東晉、南朝屢次北伐無功」的原因,一方面可以從內在政治因素入手,探索東晉、南朝中央與地方的矛盾、宮廷政治的腐敗,如何影響其北伐事業。另一方面,可從軍事角度來看,討論多次軍事行動失敗的原因,是否存在戰術的困難。最後,部分北伐將領本身的弱點,也應加以討論。以下就按照上述三方面來進行分析。

從內在政治因素來看,北伐失敗是很受中央與方鎮之爭的影響,即所謂的「荊、揚之爭」。這種現象,尤以東晉一朝為甚。所謂「荊」是指長江上游的荊州;「揚」是指揚州,位於長江下游,亦是京畿之所在。荊、揚兩州同是東晉的經濟、軍事重心,但荊州可利用上游的戰略優勢,隨時來控制下游。因此,荊州鎮將往往擁兵跋扈,孕育野心,甚至利用北伐來提高自己的威望,與中央對立。所以,中央對荊州專事猜防,對鎮將之所為百般阻撓,因深恐其勢力坐大。

例如在東晉初年,朝廷雖准許祖逖北伐,但只給他象徵性的支持,而沒有給兵器、兵士。因為司馬睿正忙於對付日益在荊州坐大的王敦,北伐只是他調動軍隊的藉口,實際上是為了對付即將暴發的內亂,準備和王敦動武。朝廷雖派戴淵、劉愧等都督北方軍事,以討石勒為名,駐軍於合肥、泗口,但此舉實際是節制祖逖。因此,祖逖雖然得到李矩、郭默等義軍將領和黃河北岸塢壁間人民的支持,並能以自行招募的二千餘人收復黃河以南,但最終得不到朝廷的重視。由於祖逖他「慮有內難」,所以最後便憂忿而死。祖逖死後,荊、揚之間的矛盾果然形成「王敦之亂」,祖逖收復的失地又被石勒攻佔。

後來的桓溫北伐,也是在「荊、揚之爭」的影響下遭受挫折。當時,朝廷派桓溫以荊州刺史的身份,都督荊梁四州軍事,總攬長江上游的軍政大權。不久,司馬睿少子司馬昱又坐鎮京畿,輔助剛繼位的晉穆帝,於是荊、揚之間又成對立之局。桓溫企圖以軍事上的勝利,來提高個人的威望,以利於與政敵週旋。他首先親率步卒消滅巴蜀的成漢政權,從而取得極高的聲望,再進一步興兵北伐,收復中原,為自己的代晉稱帝鋪路。當時,中原陷於一片混亂;首先是石氏控制下的後趙政權因內部自相殘殺而動搖,卒被冉閔所滅。不久,冉閔又被南下的鮮卑族所滅,北方大亂,胡漢各族又互相殺掠。在這種形勢下,東晉是有機會收復失土的。其時,桓溫也想乘機北伐。可惜,朝廷恐怕其北伐成功,更難控制,遂把他的建議擱置,反而將北伐的任務先後交給外戚褚裒和揚州刺史殷浩。褚裒懦弱,一戰而敗,立即退卻。殷浩是個書生,誤信羌族的姚襄為前鋒,姚襄中途倒伐,殷浩狼狽逃走。在這情勢下,朝廷只好將北伐的任務交給桓溫,但卻不給予應有的支持,其中以桓溫第二次的北伐最為明顯。當時軍事上進展順利,甚至收復了洛陽。可惜,在南方已置立莊園的北方大族根本不想還都洛陽,他們不但不支持桓溫,反而命謝萬北伐。而謝萬卻誤認友軍為敵軍,倉忙退兵,至軍隊潰散,使收復的失土又再淪入敵手。

另外,宮廷內部的鬥爭以是北伐的絆腳石。這種現象以南朝最為顯著。例如劉宋建立後,即改用宗室,藉此懲東晉的門閥勢盛,使其權威下移。此項政策不但使地方的異性坐大,而且還釀成王室骨肉相殘的惡果。在殘酷的宮廷鬥爭中,北伐有功的將領首先遭到猜忌。如檀濟道就這樣被殺;另一些將領如薜安都等就被迫投魏。由於南齊政治黑暗,因此一些能威脅魏兵的將領如裴叔業、陳伯之等都投降於北魏。

至於在軍事方面,東晉、南朝所面臨的問題是軍隊之野戰能力不及北方的騎兵。在北伐的戰例中,不難發覺南方軍隊的追擊、騎射等戰術,都比北方的軍隊遜色。如劉彥之北伐取河南時,一遇到魏兵反攻,就敗下陣來;又如梁朝陳慶之送元顥北伐,前後平三十二城,大小四十七戰,攻至洛陽,所向無敵,但一遇到魏將爾朱榮的精騎,即被擊潰。

一些北伐將領就曾改變戰術,例如桓溫第三次北伐時,就想以水戰為主,動用了龐大的艦隊,鑿巨野三百里引戰船入黃河,不從陸路北上,已有避開水戰的意思。但後來由於運糧不通,他的謀士提議登陸,與前燕軍隊速戰速決。

不過,桓溫不敢與胡人在陸上決戰,於是引艦西上枋頭,戰術上流於被動。結果到了秋天,糧儲已竭,河床乾涸,因此退兵時無法走水道,只好焚燬船艦,丟棄輜重,上岸步行,不料正中前燕所伏的騎兵,結果大敗而還,所復的失地又再喪失。此外,梁武帝伐魏時,由於主將蕭宏懦怯,把暴風雨當做是敵人的進攻,於是他便棄軍而逃,導致軍隊潰散。當魏軍反攻之際,梁派韋叡率軍在鍾離死守卻敵。他們曾利用靈活的築壘戰術,令敵人大驚,並且扭轉了大敗之局。後來梁武帝又曾在河道上築浮山偃,提高河道水位,想以水淹壽陽的魏軍。雖然魏軍被退走,但由於水漲偃潰,因而禍及沿淮河數百里的居民。

由此觀之,無論是戰艦、築偃或築壘都只能收效於一時,而沒有左右大局的野戰能力,始終是東晉、南朝北伐的致命傷。何況北人很快學會了切斷河道、剋制戰艦的方法,甚至在築壘戰術的運用方面,都比南人有過之而無不及。如號稱陳朝柱石的因吳明徹,乘周滅齊之大亂,渡江取淮南,舟船並上,攻略淮北,想坐收漁人之利,但卻遇到周軍用豎木、鐵鎖、車輪等連貫的障礙物切斷船路,結果全軍潰敗,吳明徹自己也成俘虜。

雖然北人利於野戰,南人精於守城和水戰,是當時一般的情況,但南人的野戰能力也曾一度增強,那就是東晉的北府兵。北府兵在淝水之戰中大敗秦軍,證明了其野戰能力是不容忽視的;況且,北府兵屬於中央,有助抑制荊州方鎮的坐大,從而改變內輕外重的局面。其實,最有機會利用北府兵之野戰能力去領北伐之功的將領,應該是劉裕。劉裕時代的北府兵,戰鬥力空前強勁。首先,他率領北於兵平定了荊州之「桓玄內亂」,解除了荊州對中央的威脅,繼而兩度北伐,先後擊敗當時北方四大強權的其中之三;分別是慕容超、拓跋珪、姚泓,再滅南燕、後秦。由此看來,他對野戰、水戰皆有取勝的把握,功業達到了巔峰,超越了祖逖和桓溫。劉裕兩次北伐中,戰果雖然如此輝煌,但卻末能在勝利的基礎上擴大戰果,回復中原,實與個人弱勢有關。首先,劉裕北伐的主觀動機,是建立個人的威望,以便代晉稱帝。如果不是這樣,劉裕不會為了篡位而在收復關中後匆匆東歸,使得來不易的關中落入了赫連勃勃之手。這點與桓溫很相似的。桓溫獨攬大權,企圖在勝利後做皇帝,從而加深了國內的政治矛盾,擴大了荊、揚之爭,此舉確是對北伐事業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總括而言,國內政局的不穩、南北軍力的優劣與戰術運用上的困難,可謂導致東晉、南朝屢次北伐無功的主要原因。期間,雖有北府兵一度崛起,所向披靡,但旋即衰弱,始終末能完成恢復中原的使命。加上,將領個人野心勃勃,使北伐更難成功。因此,東晉、南朝只能支持偏安的局面,最終被北朝所滅。


收錄日期: 2021-04-19 00:00:0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204000051KK0197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