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位網友提省過我「小人樂聞君子之過, 君子恥聞小人之惡.」(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7082502980)所以,已經有好一段時間沒有回應這樣的話題了……
近來又花了點時間重讀《李天命的思考藝術》,又重拾了參與「反學術遊戲」的熱情。因為,回應這些「含糊不清」的假設性問題,一來可以當做腦震盪(Brain Storming)遊戲,刺擊一下自己的思維,二來又可以當做「助人自助」的「義工」,讓自己在「代入別人身份」的時候,可以反思一下,一旦未來遇上了相類似的悲劇,都會有些心理準備,不致於頓然變得不知所措。
其實,「事出必有因」,「冰封三尺,非一之寒。」除非是患上了生理問題(即精神病,如思覺失調、人格分裂、抑鬱症、強迫症、兩極情緒失控症等,與腦內的化學物質分泌失調及遺傳基因有關之症狀),一個人的性格是不會突然之間,於短期內(西醫將「短期」一詞定義為一個月內)突然間「180度轉變」(即性格突變,英文Character Mutation)的。
如果我有個這樣的女兒,而自己「主觀」地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我便會試下從「客觀」的角度嘗試去接受這個事實。想想是不是自己的愛女的性格突然出現了「突變」,如果是真的話,我便會立刻去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忙。
而The Road Less Travelled一書提過:「患上人格失調症(英文為:Character Disorder,即以推卸責任為生活慣習的人格缺憾)的父母,經常責備自己的孩子,例如罵道:『你們快把我逼瘋了!』、『要不是因為要照顧你們,我本來可以幹一番大事業!』、『要不是因為你們這些小鬼這麼不長進,影響了我的休息,影響了我的情緒,我的工作都不會這麼一團糟的!』他們不但是孩子逃避自身責任的榜樣,這些遁辭還告訴孩子沒法了解這種要求多麼的不合理,往往就信以為真,接受責備。這麼一來,孩子反而成為精神官能症(英文為:Neurosis,即思想及感覺與現實脫節,時而強迫自己承擔過多的又不切實際的責任與責備、時而很不負責任地逃避自身責任之認知失調症)的患者。所以人格失調父母的孩子,幾乎都有人格失調或精神官能方面的問題,可說是禍延後代。」(引自:The Road Less Travelled,台譯《心靈地圖》,作者:M. Scott Peck M.D.,出版社:天下文化,P. 30)
如果,事實上是作為父親的自己已經有好一段時間沒有關心自己的女兒,又時常沒有以身作則,女兒一點一滴地被社會上的「歪風」及自己的惡習慣所「潛而默化」了,她慢慢地變壞而自己又沒有及時發現及提省,這個便是作為父親失職的苦果,雖然極之難以「主觀」地去接受自己沒有做好盡父親責任的結果,但也不得不「客觀」地去接受這個事實。
而教導子兒,就有如管理一所公司一樣,需要「防範於未燃」,講求愛與邏輯(Love & Logic,引自:Parent With Love & Logic,此書全本300多頁,全以從愛與邏輯的角度,去分析怎樣處理數十個不同的育養問題)。此題已被「阿渣‧向陽」所詳談過了,不在此重覆了。
而今天,聽到不少可悲的家庭故事,當中的父母每多是中產人士,理應是一個生活無憂的小康之家,但父母總愛有這樣的口頭禪:「真的不知道怎樣教兒女才好……」這些父母有的更時常向自己的配偶及子兒怨道:「生活迫人,你們可以理會我的壓力嗎?」
唉……孔子口中的儒道,講的是「父慈子孝」,只是不知怎的,自漢武帝「獨尊儒術」始後,華人便只會斷其章,只喜取「子孝」一義,一個簡單的四字真言,便忘記了一半。今天,每多人都耳熟能詳、人所常談的那一部份儒家思想,我不在此再重覆了,以免浪費大家時間,讓大家「百看『生』厭」。我以下便只強調著眾人多遺忘了的另一部份:
「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因時風而修改為:
「吾力足以賺巨財,而不足以顧一家;明足以察股市泡沫,而不見兒女。則為父之君許之乎?」
「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因時風而修改為:
「勤足以及工作,而愛不至於家人者,獨何如?」、「是誠何心哉?不為也,非不能也。」
「今之孝者,是為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因時風而修改為:
「今之教者,是為能養,至於貓狗,皆能有養,不愛,何以別乎?」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因時風而修改為:
「以身作則為慈。一日以身作則,一家和睦焉。為慈由父,而由兒乎哉?」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因時風而修改為:
「慈父恩母,無打兒以發泄,有勞心、力以成恩慈。」
而「君明臣忠」,我國的領導人、香港的當權派,又是否刻意地遺忘了當中的一部份呢?
西方的心理學治療,引入了「《聖經》療法」(Biblic Therapy)。本人最是「崇洋」,特此效法西方的心理學智慧,與全華人社區的君、父、兄、夫輩,分享以下的儒學,希望可以幫到大家治療因家事、政治而來的心病吧:
「君明」(小學生常識)
「父慈」(小學生常識)
「兄友」(小學生常識)
「夫妻和睦」(小學生常識)
「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妻、兒)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眾(妻兒、社稷)以為殃(因香港有《保護婦孺條例》也)。」(香港會考中文科範文《大同與小康》)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慈父)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家規)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家)可運之掌上。」、「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父)不能者,賊其君(父)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教兒女)。」(香港會考中文科範文《論四端》)
「德何如則可以王(教)矣?保民(家)而王(教),莫之能禦(社會上之歪風)也。」、「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父)之不王(慈),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父)之不王(慈),是折枝之類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勤吾財,以及妻兒之心);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顧投資,以及家之妻兒),天下(家務)可運於掌。」(香港會考中文科範文《齊桓晉文之事章》)
「不仁(慈)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慈父)安仁(慈),知者利仁(慈)。」、「惟仁者(慈父),能好人(妻兒),能惡人(妻兒)。」、「知者不惑,仁者(慈父)不憂,勇者不懼。」、「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妻兒),不可棄也。」、「君子(父母)不重,則不威,學(教)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君子(慈父)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慈父)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慈父)不憂不懼。……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君子(慈父)成人(兒)之美,不成人(兒)之惡。小人反是。」、「君子(慈父)恥其言而過其行。」、「君子(慈父)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君子(慈父)病無能焉,不病人(妻兒)之不己知也。」、「君子(慈父)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妻兒)。」(香港會考中文科範文《論仁‧論君子》)
最後,還記得國父孫中山先生常說的一句話:「以建大同,以創民國。」(此句亦載於《中華民國國歌》)之內。其實,大同,亦可以在家中建立出來的。而儒學之中,每當講到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有次序的……希望我們華人可以多點了解一些傳統的儒學哲理吧……不會因為「破了四舊」、「打倒了孔家店」之後,便將我國數千年來的優良文化都放進垃圾筒吧……就算儒學是「四舊」,就算「孔家店」真的需要被「打倒」,希望大家可以抱著「環保」精神,嘗試一下「廢物回收循環再用」吧……
2007-12-13 13:40:56 補充:
有關「撞邪」一說,因自小受到「孔家店」的思想所薰陶,我都有著「敬鬼神而遠之」的「舊思想」。我較為接受佛洛依德的說法:「宗教是人類的毒草。」見鬼、撞邪之迷,已經被現代表的西醫精神科專家從科學化的研究,一一破解了。要解決「撞邪」的問題,最有效的不是喝符水或聖水,而是食「精神科葯物」。
2007-12-13 13:44:04 補充:
更正:「以身作則為慈。」一包,更正為:「以身作則為教。一日以身作則,一家和睦焉。教養由父,而由兒乎哉?」
2007-12-13 17:31:21 補充:
「君子(慈父)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妻兒)。」更正為:「君子(慈父)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妻兒、學校、社會)。」
2007-12-17 14:35:47 補充:
在「Yahoo知識+」流連了好一段日子,此時此刻,心底裏有著很多的納悶,只想到達明一派的歌《今夜星光燦爛》的歌詞:
http://ktzhk.com/lyric.php?action=lyric&lyricid=52635&srid=1277
紅黃綠燈驅散 心靈盡處界限
無懼夜風冰冷 車從沒有變慢 多荒旦 的今晚
城內到處去逛 這黑夜 沒有終站
沉悶極這一晚 星塵劃破暗淡
華麗夜市燦爛 晶瑩亮透熾熱 的雙眼 驅不散
祈望我倆撲向 這光亮 墮進這晚 臂彎
燈光裡飛馳 失意的孩子 請看一眼這個光輝都市
再奔馳 心裡猜疑 恐怕這個璀璨都市 光輝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