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Q:如題,「斯斯縮縮」的正寫應該是怎麼寫???
A:由學者孔仲南於1933年所編寫的《廣東俗語考》中,曾經提及過一個解釋:
『瑟縮讀若尸宿。不敢前也。『蘇軾詩』歸來瑟縮愈不安。瑟字入聲轉讀平聲。』
孔仲南先生提出,「斯縮」的本來寫法就是「瑟縮」。當然在意思上,「瑟縮」無疑跟「斯縮」很相似,都可被解作「因驚恐等而在一旁蜷縮」。但問題就出於「瑟」的讀音。粵語讀法一般為sat1(室音),國語也是se4(近於色的國語音)音。此兩音其實本已不像「斯」音,即使是轉成平聲也不可能讀出「斯」音。本人不敢否認孔前輩可能有更高深的想法,但暫時對「瑟縮」為「斯縮」本字仍有保留。
本人反而在考慮另外兩字,作為各位的參考。其一是「葸」字,其二是「諰」字。
先從讀音考慮:
「葸」跟「諰」在國語中同音,均為xi3。但若聲調變化為平聲(即xi1),則較「瑟」字更見似於「斯」音。再看此兩字的粵語讀法,亦同為一樣,即讀成saai2(遷徒的「徒」音)。不過,「諰」字還可另有一個讀音。就是si2(「史」音);把si異讀為平聲時就正好得出「思」音。故此感覺上「諰」較「葸」好,但兩者在讀音上均比「瑟」音更恰當。
再看看意思:
(1)「諰」的意思,乃形容擔心害怕之貌。這跟「斯」的意思,正有異曲同功之處。,《荀子·強國》:「雖然,則有其諰矣。」楊倞注:「諰,懼。」楊倞對荀子作注時,就解釋其中的「諰」字為「擔心害怕」的意思。
「諰」亦可創出疊詞「諰諰」,亦解作「擔心害怕的樣子」,例如:
《荀子·強國》:「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軋己也。」
宋.王安石《上皇帝萬言書》:「四方有誌之士,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久不安。」
(2)至於「葸」的意思,可見以下:
形聲。從什,思聲。本義:畏懼的樣子。
(1)害怕,畏懼:畏葸不前。
《玉篇》:「葸,畏懼也。」
《論語·泰伯》:慎而無禮則葸。
(2)又如:葸葸(畏懼的樣子;小心謹慎的樣子)
從以上所見,另一字「葸」其實也有擔心害怕、畏懼之意。
因此不難看出,「葸」跟「諰」兩字都絕對合符粵語「斯」字所表達的畏懼/害怕之意。兩者亦可創出叠字,即「諰諰」、「葸葸」。再者論讀音的比較,兩者的國語音都跟「斯」音十分接近(聲調稍有不同);而且「諰」的其中一個粵音,也同樣近於「斯」音。故本人相信這些都比孔先生提出的「瑟」字更合音合理。
另外,其實「葸」跟「諰」兩字音義相近,也有原因的。按《康熙字典》內引《字彙》所述:「諰」,同「葸」。這就說明了古時「諰」跟「葸」本就是互通;故其實可以說在表達「畏懼」的意思,兩者也根本是互通的。
本人的結論是:「葸葸」/「諰諰」,應該較「瑟瑟」更合於理解為「斯斯」的本字。
****************************
至於「縮縮」,其實本在字典中就不難發現有許多相關詞語。如「畏畏縮縮」、「揜揜縮縮」、「縮縮朒朒」、「乞乞縮縮」等,都是解作「顫抖瑟縮,害怕的樣子」。而單是「縮縮」本身,其實已有解作「慚愧模樣」的意思。
因此可証明「縮縮」已是正寫無誤。
****************************
總結: :「葸葸」/「諰諰」都有「畏懼,害怕」之意;「縮縮」有「慚愧,顫抖瑟縮」的意思。兩者合起來就正是「因畏懼、害怕而顫抖瑟縮」的意思。故可推論「葸葸縮縮」/「諰諰縮縮」兩詞,有可能為「斯斯縮縮」的本來寫法。
參考:
(1)
http://arts.cuhk.edu.hk/Lexis/lexi-can/
(2)《廣東俗語考》
(3)
http://www.zdic.net/zd/zi/ZdicE8Zdic91ZdicB8.htm
(4)
http://www.zdic.net/zd/zi/ZdicE8ZdicABZdicB0.htm
(5)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090404596(本人的舊回答)